“寒風起,天鷹動,海疆千里無聲雷。”
中國最新一代隱身戰機——殲-35,終于揭開了那層“戰術面紗”,外媒曝出:它已經開始交付部隊。
從模型到試飛,從遙遙領先到實錘落地,殲-35的進度,如今已不是“畫餅”,而是“上桌”的猛菜。
問題來了:
殲-35到底強在哪?
為什么它一上艦,西太平洋的游戲規則就得變?
它是否將改變“航母無隱形”的尷尬局面?
與F-35B/C相比,中國是“追”還是“反超”?
這波,我們不聊情緒,只上干貨,但風格,依舊得有點詩、有點魂、有點狠。
【一、外媒驚呼:殲-35進入交付階段】
外網截圖
5月下旬,海外防務社媒賬號@ClashReport 發布了一則看似普通的視頻截幀,標題卻不普通:
“中國殲-35隱身戰機開始交付海軍。”
緊隨其后的是一段短視頻,一架涂裝標準化的殲-35,在滑行道上緩緩加速,背景有工廠編號,有地勤標識,最關鍵——尾部噴涂了中國海軍編號。
中國殲35
這意味著什么?
中國隱身艦載機,從“試驗階段”進入實戰部署期。
它不是“可不可以飛”,而是“已經上了菜單,開始準備上艦”。
殲35
而且據外媒猜測——殲-35的首批交付地點,很可能就是為福建艦做準備。
一句話總結:真正的“海空隱身時代”來了。
【二、殲-35到底是什么?不是“山寨F-35”,而是獨立進化】
有人說它是“中式F-35C”?那是膚淺了。
殲35A
殲-35(代號J-35,也稱J-31鶻鷹二代),是一款中型隱形艦載戰斗機,由中航沈飛研發,是我國對第四代艦載戰斗機的正面回應,其定位等同于美軍的F-35C,是航母戰斗群中的隱形拳頭。
殲35合成圖
核心亮點有三:
- 雙發設計,比F-35更穩定,航程更遠
- 低可探測性外形+國產隱身涂層,雷達反射面積<0.1平米
- 升級版WS-19發動機,推力充足,具備艦載短距起降能力
它不是J-20的縮小版,也不是FC-31的翻版,而是專為“航母時代”量身打造的隱身戰鷹。
而且,它有一個“殺手锏”:
中國人,終于有了自己的艦載隱形戰斗機,而且不是拼湊,而是自主體系化研發。
【三、為什么這次交付,意味極不尋常?】
中國航母這幾年有點“憋屈”
- 遼寧艦、山東艦搭載的殲-15雖說“重拳猛”,但體型太大,不隱身,作戰半徑有限;
- 航母打擊群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岸基飛機配合;
一句話,“拳頭大,速度快,但容易被看見”。
而殲-35的到來,正好補上這塊“隱身短板”。
網絡曝光圖
它交付的意義,不僅僅是型號上艦,更是作戰理念的飛躍:
- 隱身打擊:具備“潛入打擊+安全撤離”的能力
- 數據作戰:支持與055、052D、預警機的數據融合
- 編隊協同:將成中國版“空中狼群”的主力戰鷹
- 艦載空優:可替代殲-15完成制空、制電、制海等多任務
換句話說,未來的航母編隊,不再只是“亮劍”,而是“藏劍”。
【四、對比F-35,中國這次追上了嗎?】
許多人一看到殲-35就問:“是不是和F-35差不多?
這個問題不該簡單對比,而是分三個維度:
美國F35C
1.戰術目標不同
- F-35C是“以美為核心”的全球打擊節點,強調“對外遠征”
- 殲-35則是“區域控制+海洋推進”,目標是西太平洋局部優勢。
2.技術體系不同
- F-35依賴強大電子戰系統、國際數據鏈
- 殲-35搭載的是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北斗指引+鏈路融合,形成獨立自主體系。
3.數量與成本結構不同
- F-35貴得離譜,后勤復雜
- 殲-35目前定價不明,但極可能控制在國產航母可持續負擔區間,“能量產,能常用”
總結一句:
如果F-35是一個全球的“空中特種兵”,
那殲-35就是中國海軍的“隱形刀鋒”。
它不一定比你先進,但一定更適合我們打仗的方式。
【五、福建艦的關鍵拼圖:殲-35上艦倒計時】
中國福建艦
福建艦的最大期待是什么?不是噸位、不是彈射器,而是——艦載機何時上艦?
目前判斷,福建艦試航已進入收尾階段,艦載機模型多次曝光,搭配殲-35基本已成定局。
“甲板+彈射+隱身機”,
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航母體系”。
殲-35上艦,將解決中國海軍三大“航母焦慮”
中國殲35A
- 不再怕美日艦隊提前發現;
- 空戰協同能力獲得質變提升;
- 可配合無人戰機組成“空中蜂群”打擊系統。
簡單說,殲-35不只是飛機,它是開啟新時代的鑰匙。
【六、西太平洋的風,已經變了】
美軍之所以懼怕中國艦隊,不在于噸位,而在于——你越來越“不好猜”。
殲35與預警機合成圖
- 遼寧艦:殲-15+空警500,海空覆蓋
- 福建艦:殲-35+未來無人僚機,隱身突擊
- 南海基地:岸基支援+052D遠火掩護
再配合東風-21D、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
一套體系成型,那就是天羅地網。
而殲-35,就是這張天網最難被發現的一“枚子”。
【七、我們能對殲-35抱多大期待?】
三個字:很大。
殲35巴基斯坦版本合成圖
殲-35不是一款“刷存在感”的機型,它是真正能進入“海上作戰主力班底”的狠角色。
- 它可能成為中國出口首款隱身戰斗機(亞洲盟友高關注)
- 它可能參與“無母艦起飛計劃”,與無人戰機聯合遠程突襲
- 它甚至可能在未來接替殲-15M,成雙隱身體系對抗美艦載雙翼。
這不僅僅是換飛機,而是換戰術,換格局,換未來。
【結語:有些戰斗,不需要開火,只需起飛】
殲-35的交付,不會有太多鳴鑼開道,也不需要鋪天蓋地的報道。
殲35航母起飛合成圖
但它起飛的那一刻,
整個西太平洋的雷達屏幕,都會亮起“疑問”的紅光。
“它在哪?”
“它來了?”“我們能攔住它嗎?”
——這些,才是隱身戰機真正的“威懾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