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全部內容均有可靠信息來源,詳細出處見文章末尾
有觀察者表示“此次亮相的四川艦靈活性超越大型航母”。
四川艦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太平洋對岸的目光。
有人講“一旦四川艦展開海試,美軍的挑戰就將加劇”,這句聽起來刺耳的話,卻透露出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
美國軍方早已把四川艦歸入航母范疇,并將其與法國的戴高樂號、印度的超日王號并列。
那么這艘由中國自主建造的鋼鐵巨艦,為何會引起美軍的高度關注呢?
具體原因何在?
四川艦若進行海試
在上海某造船基地,紅旗招展,彩帶飄揚,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首艘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正式下水,舷號為“51”。
它的誕生,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水面,在全球軍事圈引發強烈反響,特別是美國,迅速將四川艦列入航母序列,甚至將其與法國“戴高樂”號、印度“超日王”號并列,足見其戰略意義之重。
從外形來看,四川艦采用了雙艦島式結構和全通飛行甲板設計,這種布局賦予它獨特優勢。
雙艦島設計使得航海控制與航空指揮得以分離,提升了操作效率,減少了干擾,與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設計理念相似,但又融合了中國獨有的創新元素。
該艦滿載排水量超過四萬噸,艦長約為263米,艦寬約52米,體型巨大,氣勢磅礴,已接近中型航母規模。
四川艦最吸引眼球的亮點,是其首次應用的電磁彈射與回收系統,這也是它被美方視為航母的關鍵因素。
相比傳統蒸汽彈射方式,電磁彈射具備顯著優勢。
蒸汽彈射依賴大量淡水與蒸汽推動活塞運作,準備周期長,效率低,且對艦載機類型與重量限制較多。
而電磁彈射依靠磁力驅動,能量轉換效率更高,彈射過程更平穩,可根據不同機型和任務需求精準調控彈射力度,使艦載機可攜帶更多燃料與武器起飛,極大增強了作戰能力。
盡管美國福特級航母也采用電磁彈射技術,但由于使用的是中壓交流電方案,故障頻發,平均每彈射四次就需要停機檢修。
中國的電磁彈射系統則基于中壓直流電設計,穩定性與可靠性遠勝于美方,連美國專家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在此領域領先一代。
四川艦所具備的強大航空戰力,也讓美方感受到壓力。
美軍為何感到不安
它能夠搭載多型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及兩棲裝備,包括先進的殲-35隱身戰機、空警-600預警機以及攻擊-11無人機等。
殲-35隱身戰機擁有卓越的隱身性能與強大的空戰、對地打擊能力,能有效掌握空中優勢。
空警-600預警機則是艦隊的“空中雷達”,顯著提升整體戰場感知能力;攻擊-11無人機憑借隱身特性,可深入敵后執行偵察與打擊任務。
在戰術體系上,四川艦開創了新模式。
以往海戰中,航母對抗是主要形式,但四川艦正在改變這一格局。
它以無人機群為前導,利用其數量多、成本低、隱蔽性強的特點,開展大范圍偵察與騷擾性打擊。
預警機在空中構建信息中樞,實時掌控戰場動態,通過電磁彈射升空的戰機則成為鋒利的刀刃,給予敵人致命打擊。
這種協同作戰模式,極大提高了戰術靈活性與戰斗力,重新定義了西太平洋海域的戰斗規則。
如果四川艦進入海試階段,意味著距離正式服役又邁進了一步,美國面臨的挑戰或許真的要開始了。
美國在西太地區部署了強大軍力,航母編隊是其威懾的核心力量。
但四川艦服役后,將打破原有平衡。
四川艦的作戰半徑覆蓋范圍廣泛,艦載機在滿油滿彈狀態下可覆蓋整個臺海區域,無人機群可監控宮古海峽,預警機則緊盯巴士海峽,壓縮了美軍航母活動空間。
中國強大的造船實力也讓美方警惕,四川艦從下水到可能的海試進展迅速,而且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每年都有能力交付一艘同類艦艇,船塢資源充足。
如此快速的建造節奏,預示著未來海上力量對比中,中國將迅速增強實力,美國苦心構筑的海洋主導地位將面臨嚴峻考驗。
四川艦不僅是一艘先進戰艦,更是中國海軍邁向遠洋的重要象征,它凝聚了科研人員與造船工人的智慧結晶,展現了中國雄厚的綜合國力與科技水平。
結語
面對美國的戰略圍堵與遏制,四川艦將成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的堅強屏障,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爭取更多話語權與戰略主動。
美軍為何會緊張?大家還有哪些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參考資料搜狐軍事2025-07-14《即將首次海試?全球首款電磁彈射準航母“四川艦”,在船廠插滿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