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我們迎來夏至
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且越往北白晝時間越長
此時節如何養生?怎么吃喝?
這份養生攻略請收好↓
夏至養生怎么吃?
進入夏至后,要重視養生保健。夏至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夏至暑熱難耐,機體營養隨汗液流失,面條可以補充人體所需淀粉、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以粗糧面、雜面為宜,綠豆雜面、蕎麥雜面更佳。
夏季瓜果豐盛,吃瓜有生津止渴的功效,此時節推薦苦瓜和冬瓜。需要注意的是,脾胃偏寒人群需煮熟吃或少吃。此外,夏至時節還可以適當食用橙子、荔枝以及龍眼肉。
橙子有和胃降逆、理氣寬胸的功效,脾虛、濕氣重引起的肚子脹可以適量食用。
荔枝是溫性食物,有健脾胃、補氣血、養顏的作用。對于緩解脾虛導致的腹瀉、打嗝有一定的輔助效果。
龍眼肉有益心脾、補氣血、安神的作用,適合氣血兩虛、睡眠不好的人食用。
夏日炎炎,容易心煩氣躁、虛火上炎。此時節,不妨試試烏梅三豆參湯,解暑生津的同時還能補氣化濕。(小提示:易胃脹人群慎用)
夏至養生怎么動?
夏至后,暑熱耗氣傷津,易出現心煩、意亂、氣短等情況。同時,暑熱多兼濕,人會感覺頭身困重。夏至時節,要做到戒躁戒怒、靜養身心,保持心情愉悅、以降心火。
適當運動有助于激發陽氣,改善氣血循行。建議早晚涼爽時選擇室外活動,推薦散步、慢跑、八段錦等慢節奏的運動,避免出汗過多耗傷心血。
此時節,應調心養心、清心除煩,不妨試試這套夏季養心操。戳視頻,跟著節奏動起來↓↓
動作要點
將大拇指向里使勁對折,四指緩慢地握緊大拇指,兩手握固之后置于腰間做一次深呼吸。
之后手勢不變,做屈伸,盡可能到極限位置。
在極限位置張開手指,手向后向下用力張開,頭輕微向上抬,并保持一次深呼吸。
夏至養生怎么按?
夏至后氣溫升高,出汗較多、津液丟失,情緒容易焦躁不安,引發各種疾病。此時節,要注意清心除煩,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
常按揉神門穴和勞宮穴,能補益氣血、養心安神。這兩個穴位應該怎么找?戳視頻,快來掌握↓
神門穴:手腕腕橫紋到小指側,內側有一個小凹陷,按上去有酸酸的感覺,就是神門穴。
勞宮穴:手輕輕握拳,中指指尖貼在掌心位置,用另一只手的四指握住手背,拇指按手心位置,便是勞宮穴。
此外,吃飯或睡覺前按揉中脘穴,可加強胃腸道蠕動、改善胃腸功能。(沒胃口的時候不妨試一試)
夏至養生
別做這5件事
01
空調吹一整夜
空調溫度開得過低、一開一整夜,這些行為很容易使寒邪之氣進入體內,損傷陽氣,使身體的氣血運行受阻,導致感冒、腹瀉、頭痛、鼻塞等。
02
貪吃冷飲
夏季人體陽氣呈向外擴散的趨勢,體內陽氣相對不足,攝入過多的生冷食物會嚴重損傷人體陽氣,甚至容易出現腸胃問題。
03
大口猛灌水
夏天出汗多,很多人口渴了就大口猛灌水。短時間大量喝水,會引發頭暈、眼花等“水中毒”的癥狀。建議少量多次飲水,每次喝100~150毫升,間隔20~30分鐘后再喝為宜。
04
洗冷水澡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孔處于張開狀態,如果剛出完汗就洗冷水澡,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受損。建議用溫水洗澡,這樣不僅利于消暑防病,還能加快血液循環、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抗病力。
05
吃隔夜菜
夏天剩菜剩飯長時間放置容易變質,可能產生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食用后可能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情況,甚至導致食物中毒等問題。建議做多少吃多少,吃新鮮的食物。
來源 || 央視一套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