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沖突演變多日之后,美國終于還是下手了!據來自《央視新聞》的消息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發文表示伊朗三處最重要的核設施已被美國摧毀。其中被90米厚的花崗巖層包圍的最堅固的福爾多核設施,已被美國B2隱形轟炸機投放的巨型鉆地炸彈轟平。
以色列長期以來將伊朗視為在中東地區的主要威脅,其一直試圖通過軍事手段摧毀伊朗核設施并顛覆伊朗現政權。然而,在6月13日持續至今的軍事打擊行動中,以色列不僅未能達成目標,自身還遭受了伊朗的強烈反擊,國內多處被轟炸,多個重要城市正逐步“加沙化”,可謂損失慘重。
作為以色列的鐵桿盟友,美國眼見以色列陷入困境,加之自身也對伊朗核問題深感擔憂,開始親自下場介入。
《新華網》等媒體6月21日的報道稱,當日有6架B - 2隱形轟炸機從美國本土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前往關島,途中進行了空中加油。鑒于B - 2轟炸機飛往關島通常無需空中加油,此舉被認為是因其攜帶了重量較大的彈藥,而這些彈藥極有可能就是用于打擊伊朗核設施的GBU - 57巨型鉆地彈。
果不其然,6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發帖稱,美軍已經成功打擊了伊朗的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并強調針對首要目標福爾多核設施,美軍投擲了滿載的炸彈,且所有戰機均已安全撤離伊朗領空。
美國一出手,便達到了以色列10天的打擊行動都沒有達到的目標,這樣的作戰能力,怕是會讓很多國家都為之驚愕。
福爾多核設施的重要性與防御
福爾多核設施位于伊朗北部什葉派“圣城”庫姆以南約30公里的山村里,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該設施主廠房深藏于地下91米的巖石層中,有四層防護工事,采用鋼筋混凝土加固,地面還設有導彈陣地和電子干擾設備,四個入口均有伊斯蘭革命衛隊24小時嚴密警戒守衛。
可以說,福爾多核設施是伊朗核計劃的關鍵所在,也是伊朗核能力的重要象征,同時因其堅固的防御工事,被軍事專家普遍認為固若金湯。
美國的打擊手段與考量
面對福爾多核設施如此堅固的防御,普通炸彈根本無法對其造成有效破壞,只有美國的GBU - 57巨型鉆地彈才有機會將其摧毀。這種炸彈重達約13.6噸,是美國武器庫中威力最大的非核武器,目前只有B - 2隱形轟炸機具備搭載能力。
五角大樓評估認為,一枚GBU - 57只能觸及地下65米(土石質打擊深度)的目標,要想摧毀福爾多核設施,需要連續施放多枚。
自上周以來,白宮就一直在為對伊朗發動襲擊做準備。特朗普在6月17日晚雖已批準攻擊計劃,但因對GBU - 57能否成功摧毀福爾多核設施心存疑慮,所以一直未下達最終命令。
此外,特朗普也擔心此類襲擊會將美國拖入戰爭泥潭,這也是他謹慎決策的重要因素。
各方反應與局勢走向
在美軍襲擊伊朗核設施的消息傳出后,伊朗方面迅速作出回應。伊朗國家電視臺一名負責人表示,伊朗在一段時間之前已轉移了三個核設施中的材料,美方襲擊應未造成重大損失。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也強調,轟炸伊朗核設施無法摧毀伊朗在核計劃中掌握的技術知識,即便設施被摧毀,伊朗也有能力重建。
俄羅斯方面此前曾明確表示,美國親自轟炸伊朗是其不能接受的。然而,美國此次并未理會俄羅斯的態度,毅然對伊朗實施了打擊,這無疑使得美俄在中東地區的博弈更加激烈,也讓中東局勢朝著更深層次、更復雜的方向發展。
從國際局勢來看,美軍的此次行動意味著美國直接加入了以色列消除伊朗核威脅的行動,這極有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地區沖突。
伊朗勢必將對美國在中東的相關設施進行報復,而伊朗支持的也門胡塞武裝、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親伊朗民兵等也可能會采取行動,打擊美國在當地的軍事基地。
此外,伊朗還可能通過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和曼德海峽等手段,對全球經濟造成沖擊。對于美國而言,這是一個危險的決定,不僅會使美國在中東的利益面臨更大風險,也可能讓特朗普陷入政治困境,畢竟他在競選時曾承諾讓美國遠離代價高昂的外國沖突。
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是此次以伊沖突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后續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中東一些地區性國家乃至俄美都有可能會卷入。
消息來源:《界面新聞》6月22日報道《特朗普稱已“成功打擊”伊朗三處核設施,伊朗回應:已提前轉移核材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