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掌兵、義不聚財、善不從政、情不成事、仁不入仕",這句古訓出自明朝無名文人匯編的經典啟蒙典籍《增廣賢文》。
這部承載儒家精神的著作,將符合儒學理念的箴言,從古人的詩文辭賦、史料典籍、戲曲唱段、隨筆札記等文獻中搜集整理而成,成書后流傳至私塾,作為向兒童傳授智慧的啟蒙課本。
慈不掌兵
"慈不掌兵"中的"慈",指代慈悲之心。它說明,過分慈悲的統帥并不勝任指揮軍隊作戰。
古時戰亂不斷,無數成年男性身處血雨腥風之中。那些能在連年征戰的嚴酷條件下存活的人,都親身感受過生死搏殺的殘酷。他們要么自己武功高強、戰斗力出眾,要么跟隨了一位文武兼備、軍事天賦超群的統帥。
對于一支部隊來說,統帥是維持其野性與戰斗力的核心。統帥如同部隊的指揮中樞,不僅要具備果斷堅決的行動風格、公正嚴明的品格特征,還需具有不怒而威的氣場與聲望,這樣才能讓戰士們心悅誠服,對其指令絕對服從,從而使整支部隊紀律嚴整。
假如統帥仁慈溫和,戰士犯錯時不舍得處罰,面對敵軍入侵又不愿用嚴厲手段反擊,久而久之,部隊必然軍紀松散,統帥也會失去威信,根本無法管好兵。正如俗話所言:"一匹狼率領的一群羊能擊敗一只羊率領的一群狼。"這充分說明了領導者的關鍵性。
義不聚財
"義不聚財"是指,如果一個人過分注重義氣,便難以聚集財富。縱然賺得錢財,因其放不下面子,也會如水般將錢財揮霍,縱然最初擁有萬貫家財,最后也會消散殆盡。
"義不聚財"主要指向商家。商家并非慈善機構,盈利是他們的根本目的。在商業運作中,"為富不仁"與"無奸不商"這兩個詞語,形象地反映了商海的無情。
商家若要累積個人資產,就必須不惜代價實現收益最大化,不能對任何人談感情和義氣,親戚朋友的錢該收就得收。在實際中,精明的商家往往擅長從熟人身上獲益,既能賺取利潤,又能獲得良好聲譽。
善不從政
"善不從政"意指,善良、正直之人不適宜在政壇立足。
政壇如同商海般復雜多變,這里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不少人可能因眼前的共同利益而組成同盟朋友,但一旦利益不在,明日或許就會形同路人,甚至反目為仇。
因此,政壇上明爭暗斗、勾心斗角之事比比皆是。善良正直的人,既無害人之念,又缺乏防范之心,既不想得罪這個,又不愿招惹那個,往往處于孤軍奮戰的境地,身邊缺少支持,又怎能在政壇游刃有余呢?甚至還可能成為他人操控與利用的工具。
情不成事
"情不成事"表明,過分看重感情的人往往缺少理性,難以成就大業,甚至還可能把事情辦壞。
"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很多人經常說的話。社會各領域都有一套既定的規則,只有人人遵循,領域才能健康發展。
若一個人徇私舞弊,總是任人唯親,不僅會破壞規則,背離公平競爭原則,還會在團隊中失去威信,挫傷其他成員的工作熱情。
一個團隊若大量啟用有關系的人,其他人必然會心生不滿,認為干好干壞都一樣,看不到升職的可能,做事自然也就不會盡心盡力。
仁不入仕
"仁不入仕"與"善不從政"意思基本相同,它表明心地善良的人做事常常猶豫不決,不愿正視人性的復雜與陰暗,無法在政壇如魚得水,最終只能被他人壓制,像墊腳石一樣成全了別人的威望與地位,而自己卻始終原地踏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