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照的意義應回歸紀念成長、珍藏回憶的本質,而不是攀比價格與追求奢華。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楊鳳娟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教師發展中心附屬小學
6月畢業季,拍攝畢業照是學校的一個常規操作。然而近年來,互聯網上屢屢爆出“天價畢業照”等不良現象,讓溫馨的告別儀式演變為一場消費競賽。最近就有一位福建的家長表示,當地一些學校以畢業留念名義組織拍攝高價畢業照,或借助“自愿參與”之名變相收費。當地教育管理部門迅速回應,明確中小學和幼兒園畢業照拍攝費用不得向家長收取,由學校承擔,家委會也不得以任何形式統一組織或收取費用。
畢業照承載著師生之間的美好情誼,是學生時代的一個重要儀式。然而這份情感不應成為家長“被自愿”買單的理由。一些學校或默許、或推動,借由家委會組織“高規格”拍攝項目,不僅讓原本簡潔的畢業儀式變成了一場消費競賽,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盡管這些做法披著“自愿”的外衣,但在現實中往往淪為變相強制,學生不參與便很可能被孤立在集體之外。這種微妙的心理壓力,對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及家長而言并不公平。
更值得警惕的是,有的學校并未公開提出收費要求,而是默認由家委會出面操作,在形式上規避了監管,實質上仍然突破了教育收費的政策紅線。這種責任“外包”行為模糊了管理邊界,導致家委會的職能被嚴重誤解和濫用。家委會本應是家校溝通的橋梁,而非代學校行事的“第二管理層”。一旦其職責被誤用,不僅損害了家委會的公信力,也為教育治理埋下隱患。
對于類似事件,需要教育管理部門梳理畢業照的“收費邏輯”并主動回應,一方面明確由學校承擔畢業照的拍攝費用,劃清公共責任與家庭支出之間的界限;另一方面禁止家委會越權操作,從源頭上遏制學校利用第三方收費的做法。這不僅是對制度的規范,還是對教育公平的捍衛。
我們必須看到,關于畢業照、校服、課外實踐等名目的收費問題頻頻引發輿論關注,歸根結底是部分學校對教育資源分配與公共責任邊界的認識模糊。教育經費的使用本就應當優先保障學生的基本學習和成長需求,拍攝畢業照作為普遍性、集體性活動,理應納入學校預算統籌安排。讓所有學生在無負擔的前提下留下青春紀念,不僅是尊重個體的表現,更體現了教育的人文關懷。
在強調教育公平和治理規范的背景下,類似拍攝畢業照收費這種“隱形消費”現象應當引起警覺。教育不是商業活動,更不應成為某些機構謀利的空間,任何加重家庭負擔的收費行為都必須有明確的規則約束與行政監督。在制度之外尋求變通的灰色操作空間,最終損害的是學校形象與公眾信任。
畢業照的意義應回歸紀念成長、珍藏回憶的本質,而不是攀比價格與追求奢華。唯有厘清邊界、強化監管、落實責任,才能讓孩子在最值得紀念的一刻留下一張溫暖的合影。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