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暗中來,奔向光明去
來源:拾遺(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遺
01
高考剛過,一個《變形記》里的孩子再次登上熱搜。他就是,高占喜。
人們紛紛追問:這個節目里最爭氣的農村娃怎么樣了?
其實,早在去年6月,一網友曾分享過姐姐訂婚的現場照片。
眼尖的網友發現,英姿颯爽的準新郎越看越眼熟,外表神似當年參加《變形計》的高占喜。
越來越多網友詢問內容發布者,也得到了對方肯定的回答。是的,高占喜本人訂婚了。
這個消息令當年的觀眾無比欣慰,那個說著自己是丑小鴨的男孩,終于蛻變成了白天鵝。
在《變形計第一季》里, 高占喜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他在城市的種種表現,以及最后的選擇,都曾讓人們討論良久。
1992年,高占喜出生于青海一個貧困家庭。他的父親雙目失明,母親身體多病痛,高占喜和弟弟上學的學費,就是靠去西藏打工的哥哥寄回來的。
但哥哥在外打工,沒有學歷,沒有技能,賺的錢有限,一年頂多寄回一兩千。這對這個貧窮的家庭來說,杯水車薪。
從家里到鎮上的學校,高占喜要走20里山路,放學回家,喂豬、割草、收麥子……
這些繁重的農活也是他的責任。他經常吃不飽,他每天的食物就是家里做的黑饃饃。村里其他條件差的家庭,吃黑饃饃還能拌個咸菜,而高占喜只能就著自來水吞下去。
他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吃過豬肉,至于魚還有其他好吃的東西,只能在課本上看著解解饞。在這樣的家庭里出生,初中畢業后去打工,幾乎是高占喜的既定命運。
但他始終堅信一點:
“讀書一定能改變我的生活,
讀書可以使我未來的人生變得更好?!?/strong>
2006年,一次意外機會,高占喜被帶到城里“交換人生”。
第一次坐飛機、拿到200元零花錢,前所未有的體驗沖擊著高占喜的靈魂。這個樸實的鄉下孩子似乎迷失了。
城里“爸媽”的親戚來了,問他姓什么?他說姓魏(城里爸爸姓魏)。
電視、電腦游戲瞬間吸引了他的興趣,他將學習扔到了一邊,豪爽地掏出零花錢請客,他的表現似乎和那個窮苦少年完全割裂。
但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迷失的時候,他老家一個電話,這個孩子立刻清醒,要求提前結束錄制回家。面對節目組的詢問,他只說了一句:我的麥子熟了。
沒有別的理由,也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麥子熟了,該回家收麥子了。他立刻換下所有新行頭,穿著來時的布鞋, 回到那個一無所有的家。
他默默扛起鋤頭走向麥田,仿佛從來沒離開過這兒。但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讓他心中那個想法更堅定:“只有考上大學才能達到這里?!?/p>
后來,他更加努力地念書,從初中,到高中,沒人知道這個少年,吃了多少苦頭,受了多少罪,好在,結局是好的。
2011年高占喜以理科第一的成績,順利進入湖南師范大學,成為一名國防生。當時在整個青海只招2個人,他是其中一人。畢業后,他進入部隊,一步一步青云直上。
知情人士透露,他現在的職位是副中隊長,并多次擔任武警青海總隊新兵團連長。他還那么年輕,未來還有無限可能。讓他逆天改命的,從來不是節目,而是他的清醒、努力和堅定。
那年回家收麥子的孩子,終于收獲了人生的麥子。
02
身陷溝渠,心向明月,這是高占喜成長的寫照,也是無數和他一樣,出生貧寒,卻掙扎著沖出泥濘,奔向光明的寒門學子共同的畫像。
他們沒有被命運開金手指,一出生便是hard模式,一不留神就跌入深淵,讀書是他們僅有的可以翻身的機會,幸運的是,這根唯一的稻草,有人抓住了。
新華社發布過一個視頻,內容是:
曾經走懸崖邊上學、在工地打鐵,
這些孩子現在怎么樣了?
10多年彈指一揮間,
很多孩子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2012年,廣西11歲的蒙秋艷,每天上學都要經過一段200多米長、100多米深的半山懸崖,冒著危險翻越大山才能抵達學校。
上學像在歷險,雨天路滑,只能手腳并用,否則極有可能發生危險。“一定要努力讀書,走出大山”,這是支撐蒙秋艷最大的動力。條件艱苦,她就利用一切時間學習。
苦心人,天不負。2021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廣西醫科大學。
2013年,12歲的熊三耶在工地“打鐵”這是他一家人賴以為生的營生,一家人擠在十多平米的出租屋,條件艱苦。努力考上大學,在城市扎根,是他最大的心愿,23歲那年,他通過努力,考上了桂林的本科院校。
而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命運的孩子,又何止他們?
那些每天走崎嶇的山路上學的孩子,有的回到家鄉成了村醫。那些給家里放羊的孩子,慢慢在廣州站穩了腳跟。
他們通過讀書,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迎來了蝶變。從黑暗中來,奔向光明去。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我知道有很多窮苦家庭的孩子會迷茫;很多為了生活辛苦打拼的父母會焦慮:
讀書有沒有用?窮苦人家的孩子唯一出路是不是讀書?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而我想說的是:請你一定要相信,請你一定要看見,請你一定要堅持。
請相信:所有努力的汗水,都會變成照亮前方的路。
幾年前中科院博士黃國平,那篇令全網淚目的論文致謝。 那句“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讓太多人感受到一個寒門學子想要沖破貧窮的束縛,掌握自己的命運究竟有多難?
一貧如洗的家,惡劣的學習環境,他隨時可能失學,但他如履薄冰的人生,終于迎來了自己的光。
03
知乎作者@子卿說過自己的故事。
他出生在極度貧窮的家庭,母親是殘疾人,視力接近于盲人。父親做過磚廠工人、干過建筑,當過木匠,都是賣苦力的活,收入很低。家里欠下很多外債,也常因為窮、弱,被同村人欺負。
幸運的是,父母始終支持他讀書。他也就真的爭氣,拼了命學習,拼了命想帶全家過上更好的生活,從碩士,到博士,一路的艱辛和苦難,不足為外人道也。
但最后,也是那些無人問津的時光,是那些挑燈夜讀的夜晚,讓他真的跳出了命運既定的安排,闖出了更大的天。
后來他和志同道合的女友結了婚,在北京安家落戶,成為一名學術研究員。
請看見:褪去一身泥濘,你自己就是那一束光芒。
你看那個住茅房、租豬圈,帶著媽媽撿廢品求學的劉秀祥。
最后他學成歸來,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校長,資助4000多名貧困學子,獲得“全國最美教師”榮譽稱號。
你看那個去廢品站買習題,靠咸菜就白米飯、搬磚湊學費的清華學子林萬東。
他順利畢業后,投身家鄉建設,在相關部門發光發熱,大有作為。
你再看看華坪女高那些不舍晝夜,比別人千倍萬倍付出的山區女孩。
她們考上大學后,有人成為醫生,有人成為警察,有人接過張桂梅的衣缽繼續奮斗在教育行業。
雖然很苦,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多年后,這些本要循著父輩的軌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孩子,用自己的半生譜寫出了不屈的命運。至此,命運才收起它的兇惡對他們展開溫柔的一面。
永遠記住一句話:
“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除此之外沒有捷徑?!?/strong>
04
請堅持:哪怕拿到最爛的劇本,也要成為最好的演員。
羅翔在演講時曾說過一個故事。一個人在無意中,上了一個野雞大學。但他在野雞大學一直都發奮讀書, 通過幾年的努力,他終于過了法考。
然后令人崩潰的事情來了,他最后發現自己的畢業證無效,法考成績自然也無效了。這對他來說,幾乎是晴天霹靂,自己幾年的努力都付之東流。
換成別人或許怨天尤人,但他冷靜下來之后,選擇重新開始。后來他又通過幾年時間自考本科,通過自考本科之后再次參加法考,最后如愿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再次考法考并且通過。雖然足足比別人多耗費了幾年時間,但他從不自怨自艾、自暴自棄,而是默默用更多的努力把結果修正。
羅翔總結說道:
“我們登上并非我們選擇的舞臺,
演出并非我們所選擇的劇本,
即使不喜歡,也試著用心演繹下去。”
生在羅馬是極少數的幸運兒,
大多數人都只能靠自己拼。
你沒有辦法選擇出身,
但你有辦法決定人生走向。
哪怕拿到爛劇本,
你也可以變成好演員。
做好手中的事,
演繹好人生的劇本,
終有一天你也能迎來自己的豐收。
有人說,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說這個時代,上升的通道已經關閉。可我仍然要說,對普通人乃至窮苦家庭的孩子來講,學習、讀書依然是改變階級最有效的途徑。
高考很快就要出分了,送一句話給大家:
今朝燈火闌珊處,何憂無友;
來日折桂古蟾宮,必定有君。
本文來源:拾遺(ID:shiyi201633),一個有態度的人,過著有態度的生活。不管什么時候遇到你都不晚,這里總有一束光,能夠穿透你生命中的黑暗。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后臺。
Hot Events
讓每一次閱讀都有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