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7天,長江沿線又要迎來一輪暴雨連場。昨兒早上推開窗,滿鼻子都是潮乎乎的味兒。陽臺上晾了兩天的襯衫,摸起來還是濕噠噠的。
去年這時候家里進過水,地板泡得翹了邊兒,現在想起來還心疼。朋友住在江邊,車庫去年泡了半個月,這回囤了二十個沙袋堆門口。微信群里實時發水位,哪條路積水深,點開就能看。
老話說“梅雨季里無晴天”,今年這雨下得比往年更稠。南京的親戚說,過去雨下三五天就停,現在能連下半個月。
家里衣柜角落長了霉斑,媽媽把樟腦丸撒了一圈又一圈。
隔壁奶奶花兩千多買了除濕機,說“貴是貴點,總比扔衣服強”。
衣服晾不干發臭咋辦?試試用白醋水泡半小時,或者拿黑色塑料袋裹著曬。表弟買了防水充電線,說“手機淋濕也能撐會兒”,就是價格翻了倍。
老城區的張大爺把家具全墊高十公分,油氈布鋪在窗臺邊。年輕人用手機app查積水點,東京那套法子,在咱這兒也能使。物業把地下室排水泵查了三遍,說“這回保證不趴窩”。
超市除濕包賣斷貨,貨架上只剩最后兩包,被后邊大媽搶了去。環衛工人蹲在雨水口,拿夾子夾出一堆落葉,“堵了可就麻煩嘍”。
氣象部門說,未來7天累計降雨量超200毫米,低洼農田得防漬澇。
去年暴雨,鄰縣300畝玉米被泡,減產四成,今年得提前挖溝排水。樓上獨居的王奶奶,我給她送了擋雨板,她攥著我手直念叨“好孩子”。外賣小哥雨天多拿50塊補貼,可路上積水深,電動車騎得比走路還慢。
老辦法和新科技到底哪個更管用?可能得看具體情況。有人說“沙袋最實在”,有人信“app更靈”,其實搭著用才穩妥。
東西發霉太心疼,扔了可惜,留著鬧心,能救回來的盡量救。
過去漕運靠挖渠排水,現在有了抽水機,可清淤這活兒,還得人工來。
雨還沒下,心先揪起來,可該備的備了,該幫的幫了,總比干著急強。想知道更多防雨防潮小妙招?點個關注不迷路。
本文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