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大消費板塊明顯回暖。
而大消費板塊這么多個股當中,表現最好的當屬“量販零食巨頭”萬辰集團。
資料顯示,萬辰集團起初以“食用菌”起家,2022年通過設立子公司切入量販零食市場,并培育起了陸小饞、好想來等多個零食店品牌。
2024年,萬辰集團實現營收323.3億,同比增長247.86%,量販零食業務是其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該項業務的營收達317.9億,占比98.33%。亮眼的業績也推動其股價大幅上漲,截至6月20日收盤,萬辰集團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高達112.76%,總市值為305億。
萬辰集團在資本市場上亮眼的表現,給正在沖擊港股上市的另一家“量販零食巨頭”鳴鳴很忙更好的預期。資料顯示,鳴鳴很忙是量販零食領域雙寡頭之一,2024年新增門店數達8083家。截至2024年底,鳴鳴很忙總門店數已達14394家,比第二名的萬辰集團多出198家。
此前,鳴鳴很忙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作為和萬辰集團齊名的“量販零食巨頭”,鳴鳴很忙能否在資本市場上收獲亮眼的表現?
規模化帶來的護城河
鳴鳴很忙由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組建而成。
作為量販零食兩大鼻祖,零食很忙成立于2017年,趙一鳴零食則成立于2019年,兩家企業都經過多輪融資。
2023年,零食很忙以換股方式成功并購趙一鳴。本來發展就已經非常迅速的兩家零食巨頭,在合并之后更是開始加速發展。
招股書顯示,近兩年鳴鳴很忙的門店數和營收都出現了大幅增長。門店數方面,2022年鳴鳴很忙的門店數為1902家,到2024年則增長至14394家,2年時間增長6.57倍;而在營收方面,2022年鳴鳴很忙的營收為42.86億元,2024年營收增長至393.44億元,2年時間大幅增長8.14倍。
從主營業務來看,2024年鳴鳴很忙向旗下加盟和自營門店的商品銷售額為391.51億元,占比99.5%,包含加盟費、服務費在內的銷售收入金額僅1.92億元,占比0.5%。從業務占比可以看到,鳴鳴很忙主要是通過向加盟店銷售商品來獲取收益,而不是靠加盟,本質上零食很忙是一家供應鏈管理企業。
不過,雖說是供應鏈管理企業,但其和傳統的供應鏈管理企業又有所不同。傳統的供應鏈管理企業一般擁有自己的生產線,可以自主生產產品,但鳴鳴很忙卻并沒有自己的生產線,其核心經營模式是繞開經銷商,直接向品牌方采購,利用規模效應掌握議價權,再以一定的差價賣給加盟商,看起來鳴鳴很忙又像是一個“二道販子”,這樣的模式也限制了鳴鳴很忙的盈利能力,2024年鳴鳴很忙的凈利潤率僅2.1%,遠低于三只松鼠的3.8%。
近兩年,隨著門店數大幅增長,擁有了規模化后鳴鳴很忙也成功構筑起了自己的低價護城河。
對于鳴鳴很忙來說,其經營重心就在門店擴張上,因為門店數越多,鳴鳴很忙對品牌方的議價能力就越強,商品價格越低對消費者就越有吸引力,鳴鳴很忙的營收也可以進一步擴大。
不過,這樣的經營模式也為鳴鳴很忙埋下了風險。過去幾年,鳴鳴很忙的發展速度之所以會這么快,行業紅利起到了關鍵作用,據《2023中國零食量販行業藍皮書》顯示,2021到2023年,全國平價門店數量從2500家野蠻增長至2.5萬家,增長了1000%。然而,經過了快速發展期后,量販零食行業增長放緩是必然結果,媒體預計2025年全國平價門店數量將會突破3萬家,全年新增門店約7000家,增幅僅為30%左右,不足巔峰期的十分之一。
實際上,鳴鳴很忙也感受到了擴張的壓力。據媒體報道,今年年初鳴鳴很忙取消了“距離保護”,單店月流水60萬就能開新店,還推出了“0加盟費、0管理費、0培訓費、0服務費、裝修0利潤”的新加盟政策,大張旗鼓招攬新的加盟商。雖然新加盟政策確實吸引了不少新的加盟商,但同時鳴鳴很忙在2024年也有273家加盟店因經營困難而退出,閉店率已達到10%到20%,遠高于行業平均約8%的閉店率。
急需第二增長曲線
綜合而言,鳴鳴很忙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規模化帶來的強議價能力,而規模化背后則是龐大的門店數。
但是,門店數不可能無限增長,未來鳴鳴很忙門店增長放緩已是必然,從這一點來看鳴鳴很忙的“天花板”已經越來越接近。
另外,量販零食市場競爭加劇也對鳴鳴很忙造成了沖擊。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休閑零食市場CR5(前五名集中度)僅4.2%,混戰才剛剛開始。而據界面新聞報道,好想來對“凡在‘很忙系’門店200米范圍內的門店,進行所有的提升門店銷售的活動,公司全力支持給予活動政策補貼。”
對于鳴鳴很忙來說,未來門店數增長必然越來越難,其若想要打開想象空間、在資本市場上被看高一線,那就必須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而鳴鳴很忙自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門店快速擴張的同時,其也在主動求變,其中開發自有品牌便是重要嘗試之一。
據媒體報道,近期鳴鳴很忙著手布局自有品牌,其在公開場合中提到“自有品牌涵蓋紅標、金標系列及未來推出的子品牌。其中,紅標系列主打性價比,如1.9元1瓶600毫升的無糖烏龍茶。金標系列主打優質原料,如9.9元50克裝拇指風干牛肉。未來推出的子品牌,將用以滿足更精細化的市場需求。”
目前,量販零食店的產品經營模式以“低價大品牌引流品+腰肩部品牌+白牌”為主,其中低價大品牌產品如可口可樂、怡寶等負責引流,腰肩部品牌主要起擴充品類的作用,而大量的白牌零食才是量販零食店主要的利潤來源。對于鳴鳴很忙而言,發力自有品牌、做好白牌零食可以提升盈利能力,不過其想要做好白牌零食也并不容易,目前白牌零食面臨著同質化嚴重、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復購率并不高,而且鳴鳴很忙還需要平衡與零食品牌方的關系。
除了布局自有品牌之外,鳴鳴很忙對于第二增長曲線另一個嘗試,則是從零食行業出發擴展多元化產品,進入硬折扣超市賽道。
據報道,此前鳴鳴很忙發布了鳴鳴很忙3.0店鋪,在原有的水飲、零食產品外,將新增百貨日化、文具潮玩、烘焙、雞蛋等多元化產品,增設鮮食和低溫凍品專區,向社區超市、便利店方向靠攏。然而,這一嘗試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去年9月份量販零食品牌“零食有鳴”宣布推出硬折扣全品類零售品牌“零食有鳴批發超市”,到12月零食有鳴宣布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家。另外,同為量販零食龍頭之一的萬辰集團此前也宣布推出優品省錢超市。
不難發現,在門店擴張越來越難的情況下,無論是鳴鳴很忙還是零食有鳴、萬辰集團等同行,都將目光聚焦向硬折扣超市賽道。
誠然,這種類商超的經營模式確實能帶來營收的提升,但硬折扣超市賽道整體的想象空間其實非常有限,畢竟目前各大商超都處于虧損泥潭當中,例如永輝超市2024年就虧損了14.65億。本質上,量販零食就是在傳統商超模式上的一種創新,但如今為了維持增長,量販零食企業卻又開始“往回走”了,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雖然萬辰集團在資本市場上的亮眼表現,令正在沖擊港股上市的鳴鳴很忙有了更高期待,但無論是從門店增長已過高峰期,還是第二增長曲線的探索來看,鳴鳴很忙的“天花板”已經十分明顯,沒有新故事作為支撐,鳴鳴很忙或許很難在資本市場上受到青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