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哎呦……”幾句輕微的呻吟引起了血透室護士的注意。護士趕緊跑到張大哥(化名)的身邊詢問,“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么?”
“不是不是,我就是太癢了。”
全身像爬滿蟲子,抓癢到出血
老張已經透析5年了,但最近一年來,他常常被皮膚瘙癢折磨得苦不堪言。
起初只是偶爾感覺手臂、腿部發癢,他以為是皮膚干燥,就涂抹了一些潤膚霜,可并沒有什么效果。隨著時間推移,瘙癢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在晚上睡覺前,全身像有無數小蟲子在爬,讓他忍不住不停地抓撓,常常把皮膚抓得傷痕累累,血跡斑斑。
因為瘙癢,老張睡眠質量直線下降,白天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也變差了,原本開朗的他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整個人的狀態都很差。
腎臟病科主任助理、越城院區病區主任沈曉剛副主任醫師接到護士的通知后,為老張進行了全面檢查,發現他的血磷水平高達 2.5mmol/L(正常范圍 0.87 - 1.45mmol/L) ,甲狀旁腺激素也明顯高于正常水平,結合他的癥狀,確診為透析相關性皮膚瘙癢。
針對老張的情況,沈曉剛制定了綜合治療方案:
1. 在飲食上:制定嚴格的低磷飲食計劃,禁止食用動物內臟、堅果等高磷食物,每餐隨餐服用磷結合劑,幫助減少磷的吸收。
2. 透析方案:原本每周 3 次的普通血液透析,改為每周 2 次血液透析聯合 1 次血液灌流,加強毒素清除。
3. 皮膚護理:使用溫和無刺激的弱酸性沐浴露,控制洗澡水溫在 38℃左右,洗澡時間不超過 8 分鐘,且每天早晚涂抹醫用保濕霜。
此外,醫生還為老張開具了口服及外用止癢藥品。
經過一個月的綜合治療,老張的瘙癢癥狀明顯減輕。血磷水平降至 1.6mmol/L,甲狀旁腺激素水平也有所下降。醫護人員還鼓勵老張多參與社交活動,通過下棋、散步等方式放松心情。三個月后復診,老張的瘙癢癥狀基本消失,皮膚傷口也逐漸愈合。
為什么透析后會那么癢?
皮膚瘙癢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困擾之一,據統計,約30%-60%的透析患者會受到它的折磨,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一方面,透析過程中患者體內的毒素不能完全被清除,像尿素、甲狀旁腺激素等物質在體內蓄積,會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引發瘙癢。
另一方面,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鈣磷代謝紊亂的問題,高磷血癥會導致皮膚中的鈣沉積,引起皮膚的病理改變和瘙癢。此外,皮膚干燥、過敏反應、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等因素,也都可能成為皮膚瘙癢的誘因。
皮膚瘙癢不是小事
不要以為皮膚瘙癢是個小事。長期的皮膚瘙癢容易讓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而這些負面情緒又會加重瘙癢癥狀,形成惡性循環。
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膚瘙癢雖然常見,但只要了解發病原因,采取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從飲食、透析、皮膚護理、心理調節等多方面入手,就一定能減輕瘙癢癥狀,重獲舒適生活,讓透析患者也能擁有健康、快樂的每一天。
腎臟病科
浙江省人民醫院腎臟病科為浙江省重點創新學科、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重點學科、國家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診治疾病包括:IgA腎病,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隱匿性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及高血壓腎病、腎病綜合征(微小病變腎病,局灶節段硬化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病、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泌尿系感染、妊高癥腎病、多囊腎、狼瘡性腎病,高尿酸血癥、尿酸性腎病、痛風性腎病、泌尿系結石,遺傳性腎小球病如Alport綜合征、Fabry病、薄基底膜腎病,各種遺傳性腎小管疾病,藥物、毒物及各種理化因素性腎損害等腎臟疑難雜癥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末期慢性腎衰的腎替代血透/腹透治療。
沈曉剛
浙江省人民醫院腎臟病科主任助理,越城院區病區主任,副主任醫師
擅長:各種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的診治,以及終末期腎臟病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療及其通路的建立與維護。
門診時間
越城院區
精英門診:周四全天
專家門診:周一下午、周日上午
部分圖片來自攝圖網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