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積極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鼓勵新建各類秸稈收儲、綜合利用等加工企業,加快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多元化投入體系,確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穩步增長。
近日,在南河鎮的一處麥田里,打捆機、摟草機等農機具正在田間來回穿梭,兩臺摟草機首先將散落田間的小麥秸稈摟起成壟,打捆機緊跟其后,將秸稈吸入機器內,并在機器內完成壓縮打包,不一會兒,一捆捆重達幾百斤的秸稈包從打捆機中滾落,裝車后送到臨近的秸稈收儲堆放點。
南河鎮萬雙農機專業合作社
負責人 王萬雙
我們合作社今年夏收期間投入摟草機4臺,打包機8臺,裝運機械10臺,8臺打包機每天可作業面積達4800畝,打捆后的秸稈運往集中堆放點,統一送到秸稈利用企業。
為杜絕秸稈露天焚燒,污染水體和空氣環境,我縣通過招引一批“消化吸收”秸稈的項目落戶,解決秸稈集中回收“最后一公里”。其中,總投資3億元的上海電氣響水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主要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原料,通過先進的煙氣凈化系統,將從田間收來的大麥、小麥、油菜等秸稈進行集中處理,焚燒發電,每年可處置農作物秸稈約15萬噸。
上海電氣響水生物質發電
有限公司
行政總監 沈國榮
進入秸稈使用高峰季節以來,我們每天可以處置麥草400噸左右,保證我們能夠源源不斷高質量地發電。
目前,全縣累計投入可容納1000噸以上的秸稈堆放點35處,秸稈打包機械約350臺套,裝運機械約660輛,以及生物質處理企業。完善的“收、儲、運、用”秸稈綜合利用體系,走出了一條秸稈離田綜合利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