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劇柏含 如鑫淼
今天6月23號 公元617年6月23號,李淵起兵反隋。
但是,當時還不能這么說,我來給你介紹,史書一般記載隋煬帝昏庸無道,他老爹楊堅在彌留之際說隋煬帝急于篡權,甚至還調戲老爹的妃子。
那么,隋煬帝楊廣當時不叫隋煬帝,就把他哥哥給殺了,然后,自己當上了皇帝,就是橫征暴斂,荒淫無度。
那我們實話實說,第一在中國歷史上,隋文帝和隋煬帝還算是有為的皇帝,這是真的,如果沒有他們打的基礎,后面唐朝,不可能如此的興盛繁榮。
另一方面,中國人修史書往往是這樣修啊,就是上一任皇帝給修隋煬帝算是亡國之君。那是李淵起兵造反,最后取而代之。所以,唐人要修隋煬帝的歷史,那沒什么好話,這是實話吧。
隋煬帝真實的狀況是個什么人?一方面,說他著急站位把老爹氣死,把哥哥殺了。這恐怕談不上,只要是個正常人的思路,那個老爺子彌留之際沒幾天了,甚至說不好好的醫治都有可能。那非得這時候調戲他的妃子,就是說楊廣隋煬帝女人也不少,著這個急干嘛。
而且,中國歷朝歷代講以孝治天下,你要混了個不孝的名聲皇帝這個位置也坐不穩,別的事你隨便干,這個事兒是不能隨便干的。就隋煬帝身上很多黑歷史,恐怕都是后人潑的臟水。
隋煬帝是亡國之君。問題在哪兒呢?這個人有點像李隆基就前半生的英明神武,后半截兒就放飛自我。隋煬帝前半生過得也比較隱忍,也比較謹慎,而且,當了皇帝之后確實英明神武。他興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征高麗,這都是大事兒,那真的是青史留名。
問題在于他太著急了,也許是前半生太順利了。在古代這幾件事情都是勞民傷財的,修一座都城花錢不論,人工得用多少啊。開鑿大運河,那不是鬧著玩的。有人講他是為了享樂去揚州耍哈,其實也不盡然吧?
當時的中國分裂以久,尤其是南北有一個運河,把他溝通了一個是物資人員往來,這都需要調運,軍隊要維持統一,運河開鑿之后一切就方便的多了。所以,他堪稱叫雄才大略。
說到底就是性格決定命運。有的人善使順風船,有的人善于在逆境中崛起。楊廣這位一直很順,想什么來什么,所以,他征高麗失敗后不服氣,再來又失敗,還要不要三征高麗? 這正不爭這個面子他就活下不來,但這勞民傷財,真的受不了了。
征高麗這事兒你能不能慢慢來,老百姓受不了,天下受不了,國家經濟已經支撐不住。說到底隋煬帝我覺得是一個什么呢?是有戰略思維的人,可以說他是個設計師,但他確實不是一個好工程師。而在古代作為一個帝王,要么你就身兼數職設計師工程師,要不你把工程師交給別人又很可靠,又能幫你實現自己的愿望,你手頭沒人也不行啊。
總之,隋煬帝聯征高麗失敗,民怨沸騰,老百姓日子過不了。他呢,一方面悠哉悠哉,另一方面內心痛苦也無人知曉,這人生遇到大挫敗了。
然后,就花天酒地,說有一次她拿著一面鏡子,那會兒當然銅鏡,照自己,據說這人長得挺帥,說,我這腦袋好,好頭顱啊,誰拿去啊,誰砍我的頭啊?他說這個把旁邊蕭皇后嚇夠嗆。說你何出此言呢?他也知道這么做沒有好下場。
但是,也沒有想辦法,遇到點挫折應該沉下心來,談不上臥薪嘗膽,但可以好好謀劃一下將來,不能花天酒地呀!
那時的天下已是群雄并起了,很多義軍就造反。他這個官兵隋軍控制的地盤兒逐漸的越來越少。
然后,我們說到李淵,李淵跟他是親戚呢,咱就不說這個了啊。李淵屬于南隴右集團、也算軍閥,在隋之前北周時,其實都是他們在掌控。隋煬帝當然對此也是洞若觀火,一個有才能的君主怎么能接受這樣一個現實呢?采用一些手段,實際上就是削番就這個道理。
像康熙干過這事兒,然后我們知道吳三桂反了。之前,朱棣不也反了嗎?因為朱允炆要削藩嘛。所以隋煬帝楊廣呢,也多多少少做這個事情,他其實想殺李淵。但是,也不太好下手,因為南隴右集團樹大根深,李淵也知道自己是在高度的風險之中,風口浪尖。
所以,當時天下大亂他手下很多人,比如說兒子李世民,就勸他反了吧,手下還有很多有文臣武將也勸他反。比較典型的像劉文靜、陪祭這幫人都建議他可以反,但是李淵確實比較謹慎,他真的不想嗎?很想。 但是,他裝,在太原有一座晉陽宮,那是隋煬帝的地盤,還有些女人,她為了表示自己不思進取,花天酒地就跑到那兒喝酒,說有一天晚上出事兒喝高了,到第二天早晨醒來之后一看,呦,身邊有兩個女人,你說古代重男輕女,一個男人可以有好幾個老婆。那都是隋煬帝老婆妃子,這可是死罪呀。
這個時候那三位劉文靜、李世民就勸他反了吧,不反你也是個死啊。據說,這段子是李世民設了一計逼老爹反啊,請君入甕啊,反了吧,這就決定造反。我們講李淵這個人呢,其實他是很謹慎的,他想抓住時機,可能也是性格決定命運吧。他這人比較墨跡,拖延癥。
事已至此就反了吧。而之前他已經在為造反做準備了,只不過他手頭兵也就1萬人,1萬人打天下開玩笑嗎?有辦法,造謠還是造謠,現在這不有個說法嗎?造謠張張嘴兒,辟謠跑斷腿兒,當時更是如此。
造什么謠?了不得了,隋煬帝又要伐高麗啦。再征高麗,大家一聽這可就真得反了。所以,很快他手下3萬人,從1萬到了3萬人,這就可以攻長安了,長安的隋軍守軍根本就沒抵抗,而且。當他的3萬人殺到長安的時候,有說法說已經20萬了,守城的隋軍直接就投降了,拿下長安。
注意,下邊該稱帝了吧?不是,沒有。所以,這就是我說的公元617年歷史上的今天李淵確實起兵反隋,攻下長安首都。之后,隋煬帝南方呢?江都京城空虛,它攻下來之后,按說他肯定稱帝,那邊的隋煬帝就被廢掉了,也不得人心是。
他這兒算是一個新明主,大家投奔我來天下由我說了算,應該是這樣,人家沒有。李淵是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然后,他當兒皇帝,也不是,他立了隋煬帝一個孫子,來當小皇帝,我是大將軍我監國涉政啊,你說這是什么意思?這人也太有心機了是吧?其實你想當時的局面。
是這樣,就是隋煬帝不得人心,有很多義軍,其實都憋著,想爭天下。但你注意這一個是隋煬帝人還活著,這個皇帝雖然說不得人心,但天子還在,而誰要是在這個時候敢稱帝當皇上,那也是天下共討之,天下共誅之啊。誰冒頭大家就得打誰呀?所以,李淵這時候其實也是使招,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我不著急我先發展自己的勢力。
皇帝那是個名號真的時機成熟了,我當就是了。現在不是時機,這是李淵的心思,對不對呢?我們理解是對的。開個玩笑,里面也沒有皇帝的命啊。你說起兵造反。之后,等到真有機會當皇帝了,當了沒幾天,兒子李世民造反他是太上皇。
不管怎么說,就李淵這輩子,當然隋煬帝就更慘,最終,是手下士兵嘩變造反,拎著刀劍就來了。隋煬帝最后為了維持一個帝王的尊嚴吧,就跟大家說,我畢竟是皇帝,你們要殺我,我也沒有辦法。但是,要求穿戴要整齊,騎個白馬什么的,咱死咱也死的體面點兒。
另外,死不能見血,當兵的一聽那就別宰了,這么著勒死算了,弄了根玉帶大家把勒死了。結束了他混亂的一生。
(作者:劇柏含 系國家二級作家 高級書畫師 高級政工師職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