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時代是歐洲歷史上的一段重要時期,對歐洲大陸的各國人民來說,更習慣于將其稱為“維京入侵”。關于抵抗維京人的記載數不勝數,記錄了很多維京人的登陸地點。而維京人這邊則有許多出發港口,如丹麥的里伯(Ribe)、海澤比(Hedeby),挪威的卑爾根(Bergen)、特隆赫姆(Trondheim) 以及瑞典的比爾卡(Birka)等。但是在長達二百多年的歷史中,維京人是如何在這些地點之間建立有效的運輸和貿易網絡的呢?瑞典隆德大學的考古學家格里爾·賈瑞特(Greer Jarrett)試圖用古代維京人的視角重新尋找他們可能走過的那些歷史航線。
維京人的遠征路線
圖源:Bogdangiusca., CC BY-SA 3.0,
維京時代(約公元800年至1050年)是北歐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以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維京人為中心,他們以卓越的航海技術聞名于世,不僅是勇猛的戰士和掠奪者,也是出色的商人、探險家和殖民者。他們駕駛著各種戰船和商船,憑借領先的導航方法,穿越浩瀚的海洋,足跡遍布大半個歐洲乃至更遠的地方。他們從丹麥、挪威和瑞典出發,沿歐洲海岸線進行貿易、定居和掠奪,影響了英格蘭、愛爾蘭、法國、波羅的海沿岸,甚至深入東歐的第聶伯河和伏爾加河貿易路線,與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建立聯系。在西方,他們探索了冰島、格陵蘭島,并在公元1000年左右到達北美洲的紐芬蘭,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近500年,這一史實在考古遺址蘭塞奧茲牧場(L’Anse aux Meadows)得到了證實。
為了深入了解維京時代的航海方式,瑞典隆德大學的考古學家格里爾·賈勒特(Greer Jarrett)進行了一項大膽的實驗:他親自駕駛復原的維京帆船,沿著挪威海岸的古代航線航行,試圖重現部分維京航海網絡。這項實驗歷時三年,航行總里程達5000公里,結合了實驗考古學和數字技術,為我們提供了關于維京時代航海路線的新視角。
賈勒特和他的團隊使用的是基于傳統?fjord船型的復原船只,這種船采用方形帆和重疊式船板建造,與維京時代的船只設計高度相似。2022年,他們從特隆赫姆航行至北極圈并返回,整條航線主要沿著挪威西海岸(古挪威語稱為Norevegr),這條路線是維京時代的核心航道,連接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眾多港口和定居點。
這種帆船被稱為“法林”(Faering),在挪威一所高中建造,也是研究項目的一部分。
圖源:Greer Jarrett
他們的主要思路是:古代維京人缺乏現代導航技術和儀器,和其他航海民族一樣,主要靠口口相傳的經驗來導航,包括觀察天象、海洋潮流、鳥類遷徙和陸地標識等因素。而在掌握這種技能的古代水手眼里,什么樣的地方適合停靠,什么樣的地方條件不佳,與現代人的標準可能相差極大。
通過親身體驗,里爾·賈勒特部分的體會到了古代維京船只的性能特點:這種“法林”船在開闊水域時,即使在惡劣的海況下也能航行自如,盡管這艘船沒有深吃水龍骨,但它仍然出奇地穩定。但在靠近陸地和峽灣航行時則相當危險,尤其是碰到洋流和山坡上吹下來的下降風。實踐證明,這種方形帆船吃水淺,對港口的水深要求不高,但是必須有多條進出路線,因為這種船帆不像三角帆那樣,完全逆風也能勉強航行。因此如果只有一條進出通道,風向不利時就只能完全停航。
里爾·賈勒特在駕船
圖源:Greer Jarrett
實驗結束時帶來了令人意外的發現:維京人可能比此前認為的更傾向于在離岸較遠的海域航行,而非完全貼近海岸。通過對航行細節的體驗以及對維京時代景觀的數字重建,他們找到了四個可能利用的天然港口,這些港口的位置比迄今為止已知的主要港口和樞紐更遠離大海。而這幾個地點此前未進入過考古學家的視線,因為這里早已無人居住。
圖片顯示了賈瑞特發現的四個可能的維京港口。
圖源:Greer Jarrett
在長達5000公里的航程中,他們也遇到了不少挑戰。2022年5月,他們從羅弗敦群島返回途中,在穿過韋斯特峽灣中部時,支撐主帆的桅桿斷裂,當時船距離海岸25公里,情況緊急。他們只能暫時用兩條槳捆在一起固定船帆,慢慢回到了港口,又花了好幾天修復船只。在另一次航行中,一頭小須鯨突然浮出水面,在距離船僅幾米的地方拍打著它巨大的尾鰭。那時候,就真的只能祈禱了,小帆船絕對扛不住鯨魚拍打一下。這也讓里爾·賈勒特體會到了團結、默契、互相信任的船員的重要性,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很難在海上生存下去。
圖源:Greer Jarrett
賈勒特的實驗表明,維京人的航海技術不僅是技術的體現,更是一種基于經驗和集體智慧的文化實踐。他的研究挑戰了傳統考古學對維京航海的假設,強調了通過“實踐導向”的方法來還原古代生活的價值。這項工作不僅為維京時代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我們理解古代海上文明的流動性與適應性提供了啟發。
參考文獻:
1.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816-025-09708-6
2.https://scitechdaily.com/this-archaeologist-sailed-like-a-viking-for-3-years-and-made-an-unexpected-discovery/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king_Ag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