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領導的三重挑戰。
文/每日財報 杜康
北有青島,南有珠江。啤酒界的“華南王”,近日迎來了新“掌舵人”。
6月16日,珠江啤酒發布公告,掌舵十二年的董事長王志斌因退休正式辭去所有職務。同日,公司董事會選舉原總經理黃文勝為新任董事長,法定代表人亦同步變更。這標志著珠江啤酒正式進入“黃文勝時代”。
不過,就珠江啤酒當前的發展而言,雖然王志斌留下的公司基本盤還算堅實,但在未來黃文勝依舊面臨著珠江啤酒高端化光環與全國化困局的雙重考題。
數據顯示,2024年珠江啤酒的華南地區營收為54.91億元,同比增長了7.45%,占比高達95.81%,但非華南地區只有2.41億元,同比下滑了10.37%,占比則由2023年的4.98%進一步下降至4.19%。此外,珠江啤酒中高檔產品的總營收占比已接近90%,這也意味著高端化戰略未來的上升空間已非常有限。
王志斌的遺產:
高端化有成,全國化無解
據公開資料,現年60歲的王志斌于1998年加入珠江啤酒,是妥妥的珠江啤酒內部成長起來的實干派代表。2010年珠江啤酒上市后,他曾先后擔任董事、董事長等要職,并歷任集團生產部副經理、經理、董事,以及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最終成為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及后來的掌門人。
在王志斌任期內,珠江啤酒通過確立“雪堡、珠江、純生+特色”的“3+N”品牌矩陣,逐步淘汰低毛利產品,重點打造了純生啤酒、雪堡啤酒等高端產品線。數據顯示,2024年珠江啤酒中高檔產品總營收占比已接近90%,公司毛利率也達到了46.3%的行業高位,凈利率14.5%的表現更是遠超許多同行。
除此之外,王志斌的智能制造布局也同樣值得稱道。他推動的數字化轉型使珠江啤酒生產基地成為行業智能化標桿,生產效率顯著提升。2024年,在啤酒行業整體產量微降的背景下,珠江啤酒實現銷量143.96萬噸,營收57.31億元,凈利潤同比大增29.95%至8.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當然,在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時,王志斌帶領下的珠江啤酒也始終未能突破地域的桎梏。
盡管早在2012年珠江啤酒就提出“南固、北上、西進、東拓”的全國化戰略,但2024年華南市場仍貢獻了95.8%的營收,省外份額更是不升反降。即便在華南大本營,這個全國啤酒消費第二大省,珠江啤酒也面臨著華潤、青島等巨頭的強勢擠壓,增長空間已然見頂。
可以說王志斌雖以“守業重臣”姿態完成高端化轉型,但全國化戰略實質上淪為一紙空談。尤其是在渠道層面,珠江啤酒線上渠道布局明顯不足,傳統經銷商體系在省外市場效率低下,這也制約了其全國化步伐。
數據顯示,2024年珠江啤酒在廣東地區以外經銷商數量雖有增加,但貢獻收入卻下滑10%,這種“增量不增收”的怪象反映出渠道管理能力的短板。王志斌任內曾多次嘗試通過定增募資擴張產能,但多個投建項目頻頻延期調整,固定資產利用效率問題始終未能有效解決。
黃文勝的“三重考驗”
與扎根啤酒行業二十余年的王志斌不同,新任董事長黃文勝的酒行業從業經驗并不是很豐富。
資料顯示,自1989年參加工作以來,黃文勝曾任廣州有線電廠工程師、副經理;廣州哈里斯通信有限公司市場副總裁、總經理;廣州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廣州廣哈通信有限公司總經理;廣州智能裝備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廣州廣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
2020年1月空降至珠江啤酒擔任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由于其技術背景與國企管理經驗,與啤酒行業的市場拓展需求存在天然斷層,所以在上任之初曾引發業內對其行業認知深度的質疑。
如今雖然五年過去了,但資本市場仍對其能否帶領珠江啤酒突破發展瓶頸持觀望態度,公司股價在換帥公告發布當日下跌1.97%。此外,從珠江啤酒當前的發展處境來看,此次接任董事長之職后,黃文勝也面臨著“三重挑戰”:
首先,是區域依賴頑疾難破。很明顯,珠江啤酒華南市場95.8%的營收占比已成為“阿喀琉斯之踵”,2024年其雖嘗試通過成都春糖會招商破局,但省外渠道的萎縮趨勢未改。今年,在投資者業績說明會中,有人曾尖銳地指出營收結構“單一”的風險,但公司僅以“完善全國營銷網絡”的套話應對,并未給出實質性實施措施。
其次,是高端競爭白熱化。毋庸置疑,珠江啤酒的高端化成果正遭遇巨頭圍剿。華潤啤酒推出“醴”系列,青島啤酒加速精釀布局,百威亞太持續加碼超高端產品,行業價格戰硝煙彌漫。所以,在行業高端產品急劇競爭的環境下,王志斌時代的高端紅利能否持續,考驗著黃文勝的差異化運營能力。
最后,是內部動能不足。《每日財報》認為,盡管公司近期動作頻頻,如6月初在廣州海心沙舉辦萬人音樂派對制造聲量,在社交媒體獲千萬曝光;投入SCRM系統實現數字化管理;甚至取得“卸壓式帶可導流功能的轉接裝置”等專利優化生產流程,但這些舉措仍集中在本地營銷與后臺升級,未能觸及全國化核心痛點。
如何“破局”?
顯然,人事更迭后的珠江啤酒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王志斌留下了一份利潤豐厚卻高度依賴單一市場的成績單,而黃文勝接過的則是關乎企業天花板的全國化考題。
這在啤酒行業高端化競爭白熱化、寡頭格局固化的當下,珠江啤酒若無法在全國市場打開局面,再亮眼的高端化數據也不過是“池塘里的大魚”。新帥黃文勝的國企經驗與技術背景能否轉化為跨區域拓展的銳力,將決定這家老牌粵企是困守華南,還是真正走向全國。
在如此處境下,《每日財報》認為,要撕掉“區域性品牌”標簽,黃文勝可能需要在以下三個層面尋求突破:
一是進行渠道“革命”。珠江啤酒省外渠道薄弱非一日之寒。對比青島啤酒全國超600萬家終端網點,珠江啤酒的省外滲透幾乎可忽略不計。需打破“廣東造、廣東賣”的慣性,通過并購區域酒廠或與跨省渠道商深度綁定,重構全國分銷網絡。
雖然今年2月,珠江啤酒對“物資出入廠管理系統”維保服務的投入,暗示了其供應鏈優化意圖,但這也僅是基礎工程,還需要更激進的前端渠道拓展。
二是品類創新還需再發力。當前珠江啤酒的品牌營銷仍停留在“啤酒+音樂”“啤酒+美食”的場景組合層面,如6月音樂派對,但產品本身尚未形成全國性爆款。精釀賽道雖是突破口,但“雪堡”系列未能復制廣州本地影響力。
在這方面,珠江啤酒可借鑒烏蘇啤酒憑借“硬核”口感逆襲全國的案例,打造其具備品類代表意義的明星單品。
三是資本運作需突破地域基因。在王志斌時代,珠江啤酒過度依賴內生增長,在行業并購潮中幾無建樹。而黃文勝的國企背景或帶來新思路,比如利用廣州國資平臺資源,探索對區域啤酒品牌的整合收購。畢竟在華潤吞并金沙、青島收購銀麥的背景下,單靠自然增長難以打破格局。
最后,更換掌舵人,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次重要變革。新董事長的上任,無疑是珠江啤酒注入新活力的開端。但未來黃文勝能否繼續講好高端化故事,并在鞏固本土優勢的同時,走出華南、邁向全國,這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