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 | hbsypl2023@163.com
6月8日上午,一則河南首富更迭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以203億美元的身家,取代牧原股份創始人秦英林(身家為163億美元)成為河南新首富。
同一時間,永樂2025春季拍賣會上,一件高131cm的薄荷色初代Labubu雕塑以108萬元的價格成交,震驚四座。這個曾被視作“小孩玩具”的潮玩公司,正用Labubu這只尖牙小玩偶,在資本市場啃出一條顛覆常理的“晉升”之路。
追Labubu的人,排到了法國
今年的“紫微星”,非Labubu莫屬。
最近一段時間,這個頂著尖牙、長著精靈耳“丑萌”小怪獸,正以破圈之勢刷新全球潮玩經濟的熱度峰值。在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的泡泡瑪特門店外,每到新品發售日,凌晨三點便聚集起無數Labubu信徒,排隊的人從店門口延伸至街角,只為可以買到心儀的娃。
二手市場里,原價79元的Labubu草莓精靈隱藏款被炒至上千元,且交易價格仍在刷新。社交平臺上,小紅書#Labubu#話題瀏覽量沖破25.6億,相關話題瀏覽量均以千萬計。
Labubu的爆紅,離不開明星經濟的推波助瀾。2024年,泰國女歌手Lisa在社交平臺展示其改造為LV包掛件的Labubu,引發東南亞粉絲模仿潮;緊接著,泰國公主攜帶Labubu出席時裝周,將其定義為“奢侈品掛件”;此后,國內外頂流明星相繼以私藏、街拍等方式為Labubu 背書,助推Labubu完成從玩具到社交貨幣的價值躍升。
在這個大家都在感慨生意難做的時代,泡泡瑪特2024年財報顯示,2024年底,Labubu超越Molly成為泡泡瑪特第一大IP,實現營收30.4億元,同比增長726.6%。公司全年營收達到130.4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34.0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85.9%。
從盲盒到珠寶:泡泡瑪特的多元化豪賭
當Labubu的熱潮達到頂點時,王寧也開始了新的嘗試:殺入珠寶領域。
6月,泡泡瑪特旗下獨立珠寶品牌popop全球首店在上海港匯恒隆廣場開業,覆蓋Labubu、Molly等熱門IP的飾品價格從 319元到2699元不等,最貴的純金項鏈售價1.98萬元。北京國貿門店開業不久,Labubu、Hirono、Molly這三個爆款系列接近斷貨,尤其是Labubu手鏈最為火爆,顯示出IP粉絲的強大購買力。
這一跨界看似突兀,實則是泡泡瑪特“全產業鏈IP生態”戰略的必然選擇。據媒體報道,王寧還透露,泡泡瑪特也會做電影,且已正式成立電影工作室。
價值拷問:Labubu帝國的隱憂
在這場席卷全球的Labubu風暴中,不少消費者陷入審美焦慮。在泡泡瑪特的相關評論區,有網友提出了疑問:“我現在已經搞不清楚自己是真的喜歡Labubu,還是在被流量洗腦。”“每次搶到隱藏款就很激動,但等擺在家里就索然無味。”
這恰似《穿Prada的女王》中的經典臺詞:“你以為是你選擇了藍色毛衣,其實是他們決定今年流行天藍色。”
“你會莫名開心,你會莫名失落,他們管這個過程叫入坑。”泡泡瑪特構建的精妙系統里,玩偶不僅是一個普通的玩具,更成為情感投射的容器。通過控制稀有款的抽中概率、制造社交媒體“病毒式”傳播、營造“抽盒儀式感”的消費場景,消費者在拆開密封盒子的瞬間,收獲的既是實體玩偶,更是社會認同的精神撫慰。
不過,“帝國”的裂痕正在顯現。二手市場的瘋狂炒作、黃牛囤積和盜版的泛濫,正在侵蝕泡泡瑪特品牌價值。在粉絲的瘋狂購買力下,6月,泡泡瑪特甚至不得不暫停韓國市場Labubu產品的線下銷售,以應對搶購引發的安全隱患。
反映在資本市場上,2024年初,泡泡瑪特的股價低位為16.8港元,到了2025年6月12日,泡泡瑪特盤中股價漲至上市以來的最高點283.4港元,總市值超3800億港元。
不過,在創造歷史新高之后,泡泡瑪特的價值正在遭受質疑。6月19日,泡泡瑪特股價大跌5.33%;6月20日開盤,泡泡瑪特股價大幅低開6.19%,當日收報239.600港元,跌幅收至3.62%。
當盲盒的塑料光澤褪去,留下的究竟是一個文化符號,還是資本市場的泡沫碎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