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軍院士表示:健康成年人獻血400毫升不傷身,網友靈魂拷問:院士您自己獻血嗎?
獻血是一件公益活動,這個活動本身是無償的,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將自身的血液無償奉獻給社會公益事業。
有很多出現意外或者因為生病急需用血的病人,醫院的血庫運轉不順暢可能就會需要其他人獻血相助,而獻血的意義也就在這里了。
獻血者不收取報酬和相應的成本,他們做的這個行為是無償而且自愿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素未謀面的那個人提供幫助。
全國各地有很多獻血點,有很多地方還會給獻血的愛心人士送一些小禮品,雖然價格不貴,但至少是一份心意。
不過去獻血的人也不是為了這些小禮品去的,他們只是想為公益事業奉獻自己的愛心,讓那些急需幫助的病人得到救助,這個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一個成年人血液的總量約占體重的8%,獻血時醫護人員也會根據你自身的情況調整獻血的毫升數。
200-400毫升是最常見的獻血數量,大約占據總血量的20分之一,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也能在日后很快補充回來。
而且獻血還能提升新陳代謝,刺激身體產生新的血液細胞,增強身體免疫力,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能給自身帶來變化。
一般在獻血站點都會貼著關于獻血的好處,比如獻血等于一次免費的體檢,因為不合格的血液是不會被收用的。
醫護人員會先篩查獻血者有沒有血液傳播的疾病,有時候獻血者本身并不知道這些情況,一次獻血就能檢查出來。
除此之外,還會有降低血液粘稠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標識貼在墻上。
既然獻血有這么多好處,為什么現在的人們卻不太感興趣呢?
以前的獻血站或者獻血車旁總是能看到一些人從里邊走出來,不用猜就能知道他們都是剛獻過血的人。
那時候人們還把獻血這件事情當成勛章,每獻一次血就能有一次記錄,每個人獻了多少次血都會被記錄下來。
可現在不管是路邊的獻血車還是醫院的獻血站都很少見到有人去獻血,從前被人們看做自豪的事情也很少有人去做。
現在人們的生活太忙碌了,每天被工作和家庭折磨的頭都疼了,自然很少有精力關注這些事情。
而且現在的人因為工作壓力大還有生活不規律的原因,有不少人身體都不好,氣血不足更是常見的問題,如果強撐著去獻血的話,很可能連獻血車都下不來。
其實還有一點最重要的也是因為人們覺得獻血不能給自身帶來什么好處,現在的人們生活條件好了,也不缺獻血之后拿到的一些小禮品。
而且人們也慢慢的對這些事情有點抵觸了,不管是獻愛心還是當先鋒也沒人愿意去做這些事情。
于是獻血的車子開進了大學校園,學生們每天運動上課,身體素質也很不錯,所以也可以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奉獻愛心。
而且獻血也能給身體帶來一些好處,比如一些潛在的疾病從前沒有被發現的,也會通過一次獻血被發現,及時治療痊愈的機會也比較高。
中國人從來不是冷血的人,當有些地區出現自然災害的時候出錢出力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做這些事情也沒有要求回報。
有些地方發生地震或者自然災害的時候,醫院外面和獻血站排起了長隊,他們都是為了同胞而來,沒有人會拒絕需要幫助的同胞,更不會有人冷眼旁觀。
現在有很多人獻血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需要的時候能夠方便使用,可等到用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麻煩的手續,獻血和用血中間相差很大的過程讓人們心神憔悴。
獻血是一件公益的事情,在保證自身健康的同時也可以適當的獻愛心,至于怎么選擇還是看個人決定吧。
信息來源:獻血對身體有害嗎?中國工程院院士:適齡健康人群獻血400ml沒有危害——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