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業,盡說大實話!
還記得“瘋產姐妹”嗎?這個由張小花和邵雨軒組成的網紅組合,曾因整蠱閨蜜的搞笑視頻火爆全網,粉絲一度高達4300萬。
2022年8月6日,“瘋產姐妹”突然發文宣布解散。盡管之后經歷兩次短暫“合體”,可再也沒傳出過任何復合的可能。
最近,“瘋產姐妹”中的邵雨軒道出了解散背后的內心感觸,也許在流量的世界里,這對好閨蜜并沒有獲得真正的快樂!
01
流量狂歡背后,“瘋產姐妹”不快樂!
“巨大的流量像沉重的行囊,越想給別人快樂,自己越不快樂。”
這是“瘋產姐妹”邵雨軒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言論,她一邊訴說著自己的心境,一邊捂著嘴哭泣,并不像是演出來的。
誰能想到,這句話是從一位曾擁有4000多萬粉絲,依靠流量獲得巨大收益的網紅口中說出來的?
在普通人眼里,當網紅就意味著遠超常人的賺錢能力,是草根逆襲的最短路徑。
如果在街頭隨便拉個年輕人采訪,問他想不想當網紅,10個人至少有7個會做出肯定的答復。
可實際上呢,那些外在光鮮、賺錢無數的網紅們,也許有的并不是那么的快樂。
至少邵雨軒沒有獲得真正想要的快樂,她的一句“流量像沉重的行囊”,道破了4000多萬粉絲流量帝國崩塌的真相。這句話并非輕描淡寫,而是承載著賬號崩塌的全部重量。
這也是“瘋產姐妹”自三年前解散后,邵雨軒首次捅破窗戶紙。而這句話背后的一連串數據也說明,她和張小花也許友誼尚在,可共同用心經營的賬號,早已在流量的大潮里成了過眼云煙。
數據冰冷地記錄著這場墜落:截至目前,瘋產姐妹主賬號粉絲2988.2萬,近30天掉粉19萬粉。而自從宣布解散后,近三年間賬號掉粉超過千萬,甚至比因虛假宣傳塌房的小楊哥掉粉速度還要快。
另一邊,單飛后的邵雨軒雖然賬號粉絲已超400萬,可無論是粉絲量級和影響力,都難以再現當年“瘋產姐妹”的輝煌了。
“瘋狂姐妹”瘋狂掉粉,只能說是“停更解散+時代變革”雙重作用下的結局。當他倆按下賬號更新的暫停鍵時,彼此的人生便開始朝兩個相反的方向奔赴,幾乎再無交匯的可能。
2019年的春天,張小花和邵雨軒這兩位普通女孩在出租屋里拍下第一條視頻。
當時23歲的邵雨軒還在北方小城的咖啡館打雜,25歲的張小花在婚慶公司做策劃。
他們沒有光鮮的學歷,也沒有專業的團隊和背景、更沒有花里胡哨的濾鏡和一夜成名的幻想。
“要是有人喜歡咱們就好了。”沒想到在這這樸素的愿望之下,卻有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
2020年4月,“瘋產姐妹”的狂歡被一條吃桃視頻點燃。她們發布的這條投喂閨蜜吃桃的視頻一夜爆火,從此命運開始瘋狂加速,三個月粉絲破百萬,半年突破千萬,最終登頂四千萬,“瘋產姐妹”走上瘋狂出圈之路。
之后她們搬進一個小院,白天嬉笑打鬧拍視頻,夜晚促膝長談想創意。用最本真的閨蜜日常,成了無數年輕人不眠夜里的“電子榨菜”。
而她們在賬號簡介里始終寫著:“沒有團隊和公會,從零到現在,離不開每一個粉絲的支持。”
這句話就像一場青春宣言,在這份閨蜜情里,她倆不想摻雜任何虛假,就是要展現最真實的一面,實現草根逆襲的夢想。
事實證明,“瘋產姐妹”確實做到了。從投喂閨蜜到整蠱閨蜜,草根逆襲的劇本被她們演繹的淋漓盡致。
隨著爆火出圈瘋狂漲粉,她們的廣告報價也跟著水漲船高。1-20秒視頻26.64萬,21-60秒58萬。
2020年時,邵雨軒就已經悄然注冊多個“瘋產姐妹”商標,從廚房用品到酒類家具,一個商業版圖正在展開。
然而,沒有團隊包裝和資本運作的這對姐妹,在成為頭部網紅后,壓力也越來越大。
要想保持長期熱度,就必須源源不斷地創作出高質量的內容。這對于單槍匹馬奮戰的她們來說,只能咬著牙堅持高強度工作。
邵雨軒采訪中表示,長期高強度的創作,讓她經常失眠、咳血甚至整夜崩潰大哭;
而張小花呢,也因為經常迷迷糊糊沒睡醒就被拉起來拍視頻,壓力大到喘不過氣。鏡頭前瘋癲大笑的姐妹背后,是床頭柜里偷偷藏起的藥片。
如邵雨軒所說,“每條視頻都得讓人笑出眼淚”成了無法掙脫的枷鎖,高強度的創作成了“沉重的行囊”。
2022年5月20日,“瘋產姐妹”賬號突然停更,長達39天的空白引發全網猜測。有人傳言張小花回家待產,更多人在背后猜測,難道是利益分配不均?
三個月后瘋產姐妹正式解散,真正的解散原因如今終于真相大白:邵雨軒渴望嘗試音樂、影視等新方向,張小花則希望維持原有模式。
一邊是主動求變、追求夢想的沖動,一邊是被動適應、維持現狀的堅持。可不管選擇了哪一邊,均驗證了一句話:即使收獲了物質上的豐裕,也沒有收獲真正的快樂!
02
流量悖論,當快樂成為負擔!
解散后的“瘋產姐妹”,其實還是有過兩次短暫復合的。可惜,這兩次復合,都更像是流量裹挾之下的逢場作戲。
一次是去年的5月20日,停更兩年的“瘋產姐妹”突然更新。
視頻里,另起新號的邵雨軒發布了一首新歌,她找張小花幫忙拍攝MV,可張小花卻反過來要車馬費。最后邵雨軒給張小花發了個大紅包,打開一看居然是麻將里的“二萬”。
另一次同樣是今年的5月20日,視頻內容同樣是為邵雨軒的新歌宣傳造勢,這讓滿懷期望的粉絲又一次失望了。
這兩次短暫的“復合”讓粉絲感到她倆之間的關系早已變了味。解散后的賬號成了引流賺錢的工具,那個靠著整蠱帶給大家無數歡樂的“瘋產姐妹”一去不復返。
簡單來說,造成這一切的主因并非傳聞中的分贓不均,無非就是巨大壓力和利益驅使下,雙方的理念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作為內容創作靈魂的張小花選擇堅持,而邵雨軒則憧憬著更大的舞臺,主賬號持續掉粉的同時,自己的新號更是未達預期。
雖然單飛的邵雨軒個人賬號三年積累400多萬粉絲,這個成績放在普通網紅身上十分亮眼,但對照曾經“瘋產姐妹”的輝煌,卻又顯得如此蒼白。
為了夢想前行的邵雨軒面對流量只得妥協,她試圖利用“瘋產姐妹”殘留的熱度和曾經的姐妹情誼,為自己的新號添把火。
更深的困境在于邵雨軒的身份迷失。她既非顏值博主,又難脫離閨蜜賽道,而音樂、模特等新領域更是極度內卷,難以突圍。
也許到現在她才明白,粉絲們愛看的,始終是張小花視角中那個沒心沒肺的“貝勒爺”,而非現實中的邵雨軒。
“越想給別人快樂,自己越不快樂”,邵雨軒的這句獨白,更是撕開了網紅經濟的殘酷真相。
當觀眾的快樂被量化成點贊數、轉化率、廣告報價以及直播帶貨的銷量時,網紅自媒體人的創作便開始失去真正的靈魂,質量下降、過度商業化、團隊矛盾甚至虛假宣傳問題隨之層出不窮。
面對邵雨軒所謂的壓力一說,網友的反應耐人尋味。有人就怒懟:“既然想要快樂、不想被流量裹挾,為什么不學張小花干脆退網?”
還有人表示:“都已經賺夠了,真不如激流勇退體面離場。非要等到翻車塌房那一天嗎?”
這些質疑背后藏著一個更為尖銳的命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管網紅的初心和夢想到底是什么?一旦和流量深度綁定,將很難舍棄這片天地。
另一對夫妻網紅“彩虹夫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對夫妻因姐弟戀話題爆火,此前兩年帶貨銷售額高達32億,同樣在流量和利益的驅使下,哭訴自己的身體早已不堪重負。
然而當妻子孫彩虹面對鏡頭表示為了身體健康準備暫時停播時,大部分網友都懷疑,這只不過是流量衰落后的一次炒作,很快他們便會回來。
事實證明,網友的猜測是對的。孫彩虹一邊宣布停播,一邊自曝丈夫患了焦慮癥,甚至還召開家庭會議討論健康問題。
可在另一頭呢,他們的小號至始至終都在帶貨,上個月更是開啟了618專場。
邵雨軒和彩虹夫婦面對鏡頭的一番話,或許道出了所有被流量困住者的心聲,但更多的是被流量困住所產生的復雜又矛盾的心理。
快樂本該輕盈,只因沾上太多欲望的分量,才成了壓垮靈魂的行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