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本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種詞牌名,以雙調小令為主,格律流麗諧婉,多用于詠史抒懷或描寫水景神女題材,由白鹿和曾舜晞主演的仙俠劇以詞牌名“臨江仙”作用為劇名,講述一對神仙眷侶因誤會三世虐戀的故事,最近迎來了大家心心念念的大結局:花如月與白九思守護蒼生,渡過情劫。
看到最后,我感覺編劇很會設局,表面上只是四靈仙尊花如月與大成玄尊因觀念不合引起誤會,導致三婚三離,相愛相殺,其實這一切竟然是墮入魔道的人修蕭靖山精心設下的圈套。原來,600多年前,蕭靖山只是一個普通農戶,過著平凡而美滿的幸福生活,但因清虛真人元承華除鸓鳥時,導致凡間五個凡人葬身火海。而遇難的五人是蕭靖山的妻兒,父母以及好友孟大哥。
蕭靖山修仙后,元承華早已仙逝,但因元承華的名字被刻到了無量碑上,所以蕭靖山要破壞無量碑,以此泄憤。無量碑一旦被摧毀,魔族將入侵九重天,從而引發三界動蕩。他背地勾結魔族、策劃三世虐戀,害得花如月親手刺殺丈夫、痛失愛子,甚至讓白九思背負四百年罵名,并聯合魔教沖上九霄,以達到稱霸三界的目的。所以,這部劇初看劇情比較老套,但是由于編劇很會設置反轉情節,而且環環相扣,還是有不少觀眾越追越上頭。
不過,我感覺其實最上頭的地方是男主曾舜晞飾演的白九思重創后變成傻子的這一段,他以精湛的演技把對花如月的萬般柔情與愛意演繹得非常精彩。為了徹底消滅蕭靖山,白九思將他種在張酸身上的生死咒轉移到自己的身上,準備親手殺了他,卻被他逃了出去,白九思也因此受到重傷。導致他在醒來后,變成了一個智商只有孩童的傻子。
白九思在蘇醒后,忘記了所有人,卻只記得花如月一人,并且將為她準備的所有首飾都戴在了自己頭上。花如月因為不能釋懷白九思之前對她的絕情,始終對他冷漠相待,而白九思放下身段,不僅處處忍讓,還對花如月百般呵護,甚至死纏爛打,終于博得愛人一笑,這與白九思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清冷上神形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曾舜晞演得很自然,也很有代入感,比較符合劇情的發展。
我想,編劇是想通過白九思重創后對待花如月的態度來揭示現代社會的婚姻問題,給人以啟示。婚姻從來不是一味地去要求伴侶怎么做,而是彼此去掉自己的個性,才能更好地組成一個美好的家庭。說到底,婚姻是一場修行,懂得在愛情里示弱的人,才是最懂愛的人,就會懂得婚姻經營之道,也會更加幸福。因為,相伴一生的愛人遠比輸贏來得重要。
面對全劇的幕后黑手蕭靖山,花如月帶著白九思的佩劍一起對付蕭靖山,佩劍里有著白九思的一絲殘魂,原來,哪怕是白九思煙消云散,仍要守護最愛的人。蕭靖山最終被花如月所滅,消散于天地間,獨留下回溯晷,意在讓花如月進入輪回彌補過去的種種遺憾:花如月回到小竹林,挽救蕭靖山家人被火球燒死的遺憾;用陌離的血解開紅蓮的煞氣,真心相愛的兩人再不因誤會產生羈絆;救下兒時的玄微,指點他修仙創立宗門,告訴他將來不要辜負青陽的愛;回到自己斬殺旱龍的那一刻,告訴自己一個真相,選擇與白九思消解誤會,堅定地與他并肩作戰、共渡雷劫,走向彼此的圓滿。
編劇在結局中也著力表現了深懷大義、守護蒼生的主題:無量碑因為損壞使凡間壞劫加重,玄微為了護住師父、拯救百姓,寧愿放棄飛天成仙的機會,也要選擇犧牲解開劫難;離陌為了不讓妖獸禍亂人間,選擇自爆元神與其同歸于盡;凌兒為拯救素不相識的百姓,寧愿用自己的性命換取百姓的性命;白九思為守護愛人,拯救天下,選擇以死破局。
最終這場轟轟烈烈的三世虐戀,沒有辜負觀眾的期望:在花如月歷盡千山萬水,來到冰封之地,帶著深情一吻,冰層消融,愛人醒來,情劫已過。
在眾多仙俠劇中,《臨江仙》首創三婚三離的敘事框架,將婚姻關系與誤會相殺結合起來,顛覆了傳統仙俠劇里的雙強戀愛模式,其強烈的沖突反轉、時空循環、婚姻現實啟示等元素吸引了不少年輕觀眾。
我覺得這部劇后期的劇情比前期要精彩得多,既讓人感動滿滿,又彌補了觀眾心中的意難平,還沒看過此劇的朋友不妨一看,感受花如月與白九思歷盡萬般劫難的情感糾葛與恨愛反轉,領略亦真亦幻的中式仙俠世界吧。
作者:錦鯉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