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
年代: 唐 作者: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面對茫茫沙場和胡風酒筵,此詩對戰爭與娛樂、生與死的體驗,也帶有幾分唐 人的豪華感和豪放感。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作品賞析
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 ,也是豪放詞最杰出的代表。它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游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此詞對于一度盛行纏綿悱惻之風的北宋詞壇,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偉雄壯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嘆、哲理于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作品賞析
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學《湘山野錄》、楊繪《時賢本事曲子集》,都載有傳為李白所作的這首《菩薩蠻》。黃誑《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且將此詞推為“百代詞典之祖”。韓元吉《念奴嬌》詞云,“尊前誰唱新詞,平林真有恨,寒煙如織。”可見南宋初這首《菩薩蠻》猶傳唱不絕。
《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年代: 宋 作者: 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上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作品賞析
這首詞節奏明快,渾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見矯揉造作之跡。明代文人沈際飛在《草堂詩余正集》中評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不假雕飾,自是神仙境界。”
《金縷曲 贈梁汾》
年代: 清 作者: 納蘭容若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作品賞析
這首詞以“狂生”自白始,以生死之約終。納蘭性德以貴胄公子的身份,卻發出打破階層壁壘的吶喊;在注定離散的世間,卻許下超越輪回的諾言。詞中激蕩的不僅是真摯友情,更是對生命本真價值的執著追尋。當相府深院的貴公子與江湖漂泊的寒士雙手緊握,他們的情誼已在森嚴的封建秩序上撕開一道人性之光——真正的知己之情,足以讓一切世俗的藩籬黯然失色,成為照亮歷史長河的永恒星光。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樓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作品賞析
這是李煜降宋之際的詞作。此詞上片寫繁華下片寫亡國,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而極衰,極喜而后極悲,中間用“幾曾”,“一旦”二詞貫穿轉折,轉的不露痕跡,卻有千鈞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