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簡介
被執行人聲稱“名下無財產”就真的拿他沒辦法?原來法院系統外藏有這些財產線索!陳曉峰律師親述如何通過租賃關系、債權代位權、審計股東出資和刑事追責四步破局,讓長葛企業主追回百萬欠款,老賴終現原形!
文章正文
農機廠欠款背后的“空殼陷阱”
去年初,長葛某農機制造商因客戶拖欠80萬元貨款委托我代理執行。當我們向法院申請財產查控時,反饋結果令人心涼:對方名下無房、無車、無存款,甚至連常用的銀行賬戶流水都近乎停滯。企業負責人急得徹夜難眠——難道這筆血汗錢真要打水漂?
執行實務中,“無財產可執行”往往是老賴精心設計的障眼法。我曾代理某機械配件廠案件,初期查詢結果同樣顯示被執行人“身無分文”,但當我們深挖其經營痕跡,發現他竟用侄子名義購買了三臺挖掘機對外租賃。這種通過親屬代持資產、轉移經營收益的行為,在長葛小微企業中尤為常見。(注:此處自然植入地域詞)
深挖財產線索的三大突破口
當常規查控遇阻時,律師需化身“法律偵探”。第一步是核查被執行人生活消費記錄。在一起飼料欠款案中,我們通過調取其妻子名下車輛ETC通行記錄,發現該車長期往返于許昌某物流園,最終鎖定被執行人借用他人倉庫存放的12噸飼料原料。
其次是穿透審查經營行為。去年處理的瓷磚廠執行案中,法院系統查無財產,但我們走訪發現該廠仍在正常生產。通過向稅務機關調取近兩年增值稅發票,鎖定了其長期合作的酒店工程方,最終法院直接從工程應收款中劃扣了欠款。
最關鍵的是運用《民法典》535條代位權訴訟。當被執行人對外享有債權卻怠于追討時,債權人可越過債務人直接起訴次債務人。去年我代理的布匹供應商案件,正是通過代位追償被執行人對外地的22萬元面料款實現回款。
刺破公司面紗:追加股東實戰策略
面對法人主體“無財產”的狀況,需重點審查股東出資責任。某建材公司拖欠貨款案中,雖然公司賬戶清零,但我們通過調取工商內檔發現股東認繳的200萬元注冊資本出資期限已屆滿。依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13條,我們成功將四名股東追加為被執行人。
更典型的案例是某食品加工廠執行案。經財務審計發現,該公司在債務激增期間將300萬元設備以50萬元“賤賣”給關聯企業。我們立即提起撤銷權訴訟,法院最終認定該交易侵害債權人利益,依法追回轉移資產。
拒執罪:懸在老賴頭頂的利劍
當被執行人故意隱匿財產時,《刑法》313條拒不執行判決罪就是終極武器。2022年代理某工程機械案時,被執行人將挖掘機藏匿在長葛某村親戚家中,還偽造了車輛報廢證明。在收集其微信中收取租金的轉賬記錄后,我們立即向法院提交刑事控告書。
壓力之下,被執行人三天內主動現身還款。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河南高院聯合公安廳出臺《關于建立拒不執行判決案件移送機制的意見》,長葛法院已對21名轉移財產的老賴追究刑事責任。法律從不縱費任何僥幸心理!
長葛企業的執行救濟指南
在十年執業生涯中,我親歷太多從“執行無望”到“絕處逢生”的案件。上月剛辦結的食用菌合作社欠款案,正是通過凍結被執行人支付寶“隱藏賬戶”追回欠款。記住三個關鍵動作:
- 立即申請財產報告令:責令被執行人申報財產,虛假申報可司法拘留;
- 懸賞執行靈活用:針對車輛、設備等動產,可申請發布懸賞公告;
- 執行審計抓漏洞:對公賬戶異常時申請專項審計,費用由被執行人承擔。
每個看似完美的財產轉移方案都存在法律裂縫。與其輕信“無財產”的查詢結果,不如讓專業律師構筑多層執行策略。當法律武器精準組合出擊時,“空殼被執行人”終會顯形!(注:此處自然植入關鍵詞)
陳曉峰律師提醒:涉及復雜財產轉移的執行案件需在立案60日內啟動深度調查。如有執行困境,可攜帶材料至長葛市新區陳寔路盛合麗晶酒店西座六樓現場研判,咨詢電話:1518850626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