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襄城縣煙田翻涌著綠浪,飽滿的煙葉在烈日下泛起油光。王洛鎮煙農王老漢蹲在田埂上,捏著煙葉主脈仔細端詳:“這葉子該采了!可這今年第一炕煙手有點生,就怕烤壞了……”話音未落,煙站技術員李星奎已趕到地頭:“老王,咱們按我總結的訣竅來,保準能炕出金葉!”
田間課堂:把脈煙葉開“良方”
“葉色落黃綠轉黃,葉尖葉緣垂下方、主脈變白發亮光,茸毛脫落粘性降、葉片變脆結構疏,莖葉角度近平張、適熟采收最關鍵,不同部位有短長。”在煙田里,李星奎舉著自制的煙葉成熟度照片集,十余名煙農圍成一圈,他邊念著自己總結的口訣邊示范采摘角度,“像這樣斜45度輕掰,不傷莖皮!”針對近期高溫干旱天氣,襄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各個煙站技術員組建了“采烤技術服務隊”,將培訓課堂搬到各個烘烤工廠。技術員手持濕度檢測儀鉆進電烤房,指著顯示屏講解:“經過雨水的返青煙要稀編竿,同棚層煙葉成熟度必須一致!濕度先控到35%,變黃期溫度得穩在38℃±0.5℃——這‘半度之差’就是金葉和黑糟煙的分界線!”
襄城縣王洛煙站煙農的第一炕煙。宋偉濤攝
“神器”助陣:小煙夾提升千元收益
烤房旁,煙農們正用梳式煙夾“咔噠”一聲合攏鮮葉。“以前竹竿編煙7分鐘一桿,現在2分鐘搞定!”種煙30年的李老漢笑著展示煙夾,“不勒手、不掉葉,卸桿還能快一倍!”技術服務隊推廣的“煙葉分類—精準裝炕—智能烘烤”三步驟,讓煙農嘗到甜頭,王老漢算起賬:“去年一炕煙掉葉10斤,損失300多元,今年用煙夾分層裝,加上電烤房自動控溫,上等煙比例漲到85%,每斤輕松多賣2塊錢!”這一畝地一來一回可就多出來千把塊,“這煙夾子可是省里專家在咱們全縣各個炕房試驗好幾年的,肯定省工、省力才給咱們推廣”,李技術員說著臉上笑開了花,比自己掙錢還開心。
智慧護航:數據跑出“金鑰匙”
“李技術員,3號烤房濕度報警了!”深夜,老高手機彈出智慧煙葉平臺提示,他急忙給李星奎打去電話,李星奎教完老高遠程調整參數后,又不放心再次撥通了煙農電話:“老高,把排濕窗開三分之一,我半小時到現場!”。“以前守夜添煤,現在手機看數據,一覺睡醒金葉出炕!”90后新煙農“網紅小張”在直播中展示電烤房操作界面,吸引上千粉絲圍觀。在閆寨村,老煙農郭老漢拉著技術員感慨:“我這‘土專家’服了現在的科技!以前全憑經驗,十炕煙總有一兩炕烤黑。現在按你們給的‘烘烤秘籍’,溫度濕度有數字管著,烤出的葉子噴香金黃!”襄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管經理陳萌表示,今年全縣統一組織加上各站開展的采烤培訓已達50余場,覆蓋煙農千余人,全縣電烤房覆蓋率超90%,煙夾推廣率達50%以上,烘烤損失率從15%降至5%以下,下一步我們會進一步推廣新技術,讓每片煙葉都煉成‘黃金葉’,托穩煙農致富夢!”
朝陽剛剛露頭,王老漢便已經興奮的起床,他推開烤房門,該出炕的煙葉金燦燦又清香撲鼻。他摩挲著葉片笑道:“這哪是煙葉,分明是紅火日子!”在遠處,技術隊的紅馬褂仍穿行在綠浪間,留下一路科技助農的腳印。(來源:河南省煙草公司許昌市公司 作者:榮仕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