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里約熱淚奴
幾天前有傳言說哈梅內伊已遇刺身亡,被證實是假信息。
但以色列駐美大使私下透露,對哈梅內伊采取行動“可能性始終存在”。
這里,我不想說哈梅內伊還能挺多久,我只是打算盤點一下二十世紀里,那些著名獨裁者的幾種謝幕方式。
01
齊奧塞斯庫式。
1989年12月16日,羅馬尼亞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發生了騷亂,結果警察對居民開槍,造成數人傷亡。該沖突事件引發了羅馬尼亞境內大規模反抗活動。
12月21日,在布加勒斯特廣場舉行的10萬人集會上,“最杰出的、無與倫比的戰略家”、 “當代世界的杰出人物和光輝戰士”齊奧塞斯庫發表講話,把“蒂米什瓦拉事件”定義為“鬧事”。突然,從廣場的某個角落有人大喊了一聲:“打倒齊奧塞斯庫!”
這句話就像夜空中的一道閃電,點燃了地火,劃破了長期以來被壓抑的沉寂。一波憤怒的颶風在廣場上空積蓄、爆發,集會變成了針對齊奧塞斯庫的示威。
隨著局勢徹底失控,齊奧塞斯庫夫婦乘坐直升飛機開始逃跑,但很快被抓獲。審判結束后,齊奧塞斯庫夫婦被捆綁著押送到室外。持槍的士兵在行刑隊指揮官尚未趕到的情況下,便開了槍。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開槍前,齊奧塞斯庫高呼:“自由和獨立的羅馬尼亞萬歲!”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獨裁者可能是一個例外。是入戲太深,真的將自己當成了羅馬尼亞人的“大救星”甚至是“人類的星辰”,還是誓將謊言進行到底,用謊言為自己離開這個世界進行最后一次加持?
作為獨裁者,齊奧塞斯庫推行的最荒誕的政策要數強制生育。他宣稱,不生育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國家的人。他規定,禁止離婚,每對羅馬尼亞夫妻至少要生四個孩子,節育和墮胎都屬違法,婦女月經期要受到嚴格地檢查與盤問。人們將這類執法者稱作“月經警察”。
1980年,齊奧塞斯庫還頒布了《大羅馬尼亞打字機法》。根據該法,每一個羅馬尼亞的公民、企業、機關、學校等單位,凡擁有打字機必須要得到警方的許可,領取使用執照;要成為打字員也必須照此辦理,并且要將所打字的樣品同時上報。如果打字機需要修理,其使用者及其打字機都需要更新執照。
一個子宮與大腦都受到嚴格控制的國家,在齊奧塞斯庫嘴里卻是“自由而獨立”的。當時羅馬尼亞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許多申請出國的人正在排隊領取護照。其中一人回頭看到他身后的人不是別人,而是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斯庫對他說:“既然大家都要出國,那么我也走。”他無限感激地說:“如果您走的話,我們就不必出國了。”
02
薩達姆式。
2003年12月13日,伊拉克共和國第五任總統,革新指揮委員會主席,伊拉克武裝部隊總司令薩達姆·侯賽因被美軍捕獲。經過數十次審判,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執行絞刑,死后遭人向尸體吐口水。薩氏王朝就此終結。
薩達姆的殘暴是出了名的,統治期間,他利用國家機器對反對派和異己分子進行了長期鎮壓,秘密警察和特務遍布全國各個角落,被處決的高級官員達到數十人,民眾動輒被投入監獄甚至殺掉的更是數不勝數。
這就不難理解,在薩達姆被殺的那一刻,無數民眾為什么會涌上街頭慶祝;在薩達姆家鄉提克里特的行宮中,一座薩達姆騎馬揮劍的銅像被炸毀。在更多地方,伊拉克民眾用拖鞋抽打薩達姆銅像發泄憤怒。
其實,評判薩達姆是否獨裁殘暴,不用看那些容易被掩飾的罪惡,看一看他那些發行量巨大的畫像就知道了。在薩達姆時代,他的畫像幾乎是遍布大街小巷,其數量創下同時期世界之最,總數達到7000萬到1億張之巨。當時,伊拉克的民眾,家里必須掛有薩達姆的畫像,每天起來還要向畫像致意。甚至男女結婚、紅白喜事,都需要掛薩達姆的畫像。每處城墻、院墻、馬路圍墻等,都有薩達姆畫像,而且還得配上諸如偉大總統之類的稱謂。政府機關更是密密麻麻地掛滿了薩達姆的畫像,甚至公務員的宣誓也要對著薩達姆畫像進行。
一個在領導人畫像下運轉的國家,連空氣都可能是凝固、令人窒息的。據說薩達姆臨刑前說了一句話,“沒有我的伊拉克一文不值!”用某些人習慣引用的一種常見句式就是,沒有薩達姆,伊拉克什么都不是。國內還有不少人為這句話唱贊歌,我想,面對這些人這種完全被銹掉的思維,煞有介事地加以批駁才是一種真愚蠢。
至于伊拉克的現狀如何,如果不太懶惰的話,在網上總能找到真實的答案,看看是不是沒有薩達姆就沒有伊拉克。
03
卡扎菲式。
二戰后,卡扎菲恐怕是被趕下臺的獨裁中死相最難看的一個。2011年8月,統治利比亞達40多年之久的卡扎菲政權正式倒臺。當年的視頻顯示,70歲的卡扎菲先是像老鼠一樣被人從下水道拽出來,腦袋被人用槍托砸破,然后被亂槍射殺。
據說,這位曾說過“拉登已經成為一個先知”的著名的反美狂人,臨終前喊出的卻是“別開槍”。他不斷向武裝人員求饒,愿意用黃金與美元換回自己的性命,但遭到毆打——在死亡面前,他多年苦心經營的強悍硬漢形象,瞬間坍塌了。
利比亞人為什么如此憤怒?
表面上,卡扎菲反對奢侈,他本人生活十分簡單,喜歡喝礦泉水和駝奶,喜歡住帳篷而不喜歡住豪華宅邸,喜歡騎駱駝而不愛坐高級轎車。他的妻子和兒女一直住在的黎波里的軍營里。他在帳篷里辦公和會見外賓。
然而,當卡扎菲政權被推翻后,公眾才見識了卡扎菲家庭的奢糜。卡扎菲家人在的黎波里的多處豪宅被曝光,里面的潛水中心、網球場、游泳池、足球場、餐廳和醫院等,讓卡扎菲一家子的“簡樸”露出了原形。
關鍵是,石油使利比亞國力大增,國家表面上十分繁榮,但民眾并沒有從中得到好處,巨額財富被卡扎菲家族及“身邊人‘通過各種手段瓜分。對外,他塑造反美的強人畫風;對內,他殘酷清除異己,鎮壓民眾手段殘酷,毫不留情。
卡扎菲聲稱在利比亞建立了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眾國”。但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民眾國“呢?網上有一段評價:“42年來,利比亞的一切都是畸形的,你無法歸類它是王朝還是何種類型的集權統治,人類文明史上,所有已知的暴虐行徑這里都能找到,如果卡扎菲對人類史有什么貢獻,那就只能說,他讓幾個世紀后的人們了解到,利比亞直到2011年年頭,還未進入文明社會。”
04
當然,更多的獨裁者的謝幕方式,是流亡海外,如蘇哈托、蒙博托、馬科斯、朗諾等。這讓他們得以保留最后一絲作為人的尊嚴。
無論是齊奧塞斯庫式,還是薩達姆式、卡扎菲式,這樣一種跟權力、跟生命告別的方式,沒有多少尊嚴可言。
如果我們相信人類文明會不斷進化,就應該相信,越來越稀缺的獨裁者終有一天會從這個星球上消失。獨裁者剝奪了千千萬萬人的尊嚴與生命,但我還是希望,當有一天獨裁者被迫交出權力與生命的時候,人們能讓其保留生而為人的起碼尊嚴。這是文明與野蠻的分野。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出從一場殘暴過渡另一場殘暴的輪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