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完美展現了隱形冠軍企業“一米寬、萬米深”的價值精髓:在看似狹窄的領域深鉆萬米,終將掘得無盡的甘泉與不可撼動的地位。
文:中外管理傳媒 莊文靜 王爽
責任編輯:胸懷天下
在由中外管理傳媒發起的第六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中,華美憑借其引領行業的技術創新實力,以及橡塑絕熱保溫材料市場銷量全國第一的卓越業績,成功脫穎而出,榮膺“隱形冠軍”稱號。那么,這家企業何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為行業的執牛耳者?其成功的核心基因究竟是什么?
一家企業,撬起一個產業集群
1999年,華美節能科技集團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留各莊鎮扎根。彼時,正值我國基建浪潮與房地產業爆發式發展的黃金時期,這股洪流也催生并推動了大城縣絕熱保溫材料行業的崛起。
事實上,華美的創業歷程早已與材料結下不解之緣,從加工、銷售小批量樹脂起步,到1987年創辦生產離子交換樹脂的工廠,一直深耕材料領域。十年后,華美以敏銳的商業嗅覺洞察到保溫材料市場的巨大機遇,果斷轉型,開啟了第二次創業征程,自此便心無旁騖地專注于綠色保溫材料的生產制造。
歷經二十余載風雨兼程,當初那個僅有十幾個員工的鄉鎮小廠,已然蝶變為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更被中國絕熱節能材料協會評定為行業標志性企業。如今,華美已連續多年穩坐國內市場占有率的頭把交椅,其全球市場地位也舉足輕重。
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在華美的強力帶動與標桿引領下,大城縣已崛起為全國最大的絕熱節能材料生產銷售基地,并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國家火炬絕熱節能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的稱號。這生動詮釋了一個龍頭企業如何帶動一個區域產業生態蓬勃發展的傳奇歷程。
華美的主營產品涵蓋橡塑絕熱材料、離心玻璃棉、擠塑聚苯乙烯保溫板等絕熱節能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工業等保溫領域。“在國際上,橡塑絕熱材料在節能保溫領域屬于不可替代的核心產品。”華美節能科技集團總裁高占起向中外管理傳媒介紹道,“華美的產品不僅在傳統建筑、工業、新基建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更成功進軍軍工、航空、船舶、新能源汽車等高端領域,是兼具戰略意義與綠色節能環保價值的核心材料。”
得益于以華美為代表的企業不懈努力,當前中國絕熱節能行業,無論是在生產工藝、技術水平,還是在產品質量、研發能力上,均已躋身世界一流行列,中國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絕熱材料生產國。
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在制造業,核心技術始終是競爭的主戰場。尤其是顛覆性技術的突破,往往能重塑行業未來格局。“華美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客戶具體場景和痛點牽引技術創新,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先進的系統解決方案。”高占起強調道。
華美26年的發展歷程,其核心優勢的鑄就,正是依靠對“核心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創業初期,華美也經歷了學習、模仿和跟進的階段,但通過不懈的自主攻關,逐步建立起核心技術壁壘,實現了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華麗轉身。
那么,華美的“領跑”優勢具體體現在何處?
首先,是“全球通行”的領先技術實力。華美在生產設備、工藝創新、質量控制和核心產品技術方面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企業擁有國家專利150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多項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22項;其產品更是獲得了美國FM認證、歐盟CE認證、韓國KS認證、英國PS測試、SGS認證等多項國際權威認證和檢測,構筑了強大的技術護城河。
其次,是享譽全球的品牌影響力。華美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和科技賦能,是行業內首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目前,公司擁有兩個“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和一個“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此外,華美在海外成功注冊了55個商標,有力推動了品牌的國際化進程。
華美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地乃至全球的標志性建筑和重大工程。從兩屆北京奧運會場館(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國“綠色奧運”承諾),到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場館的空調節能系統(助力卡塔爾實現全球首個“碳中和”世界杯目標),都閃耀著華美絕熱材料的光芒。同時,“西氣東輸”、“東數西算”、“西電東送”、“國防軍工”等國家特大戰略工程,以及外交部辦公樓、國家大劇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站、上海世博園、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重點項目,乃至眾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著名建筑,都留下了華美產品的足跡。可以說,華美的絕熱材料伴隨著中國建設的脈搏,已然無處不在。
未來增長極:“單聚焦、雙驅動、三提升”
談及未來三年規劃,高占起清晰地勾勒出“單聚焦、雙驅動、三提升”的戰略藍圖,這正是隱形冠軍企業穩健成長的典型路徑。
“單聚焦”——戰略定力:心無旁騖地聚焦絕熱保溫材料核心主業,持續深挖并拓展其應用場景邊界,矢志成為全球領先的綠色節能科技企業。
“雙驅動”——發展引擎:強力推進綠色制造與數字化轉型雙輪驅動戰略。“我們的數字化轉型已走在行業前列,成功打造并投入運行了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制造車間。”高占起詳細介紹了華美的智能制造實踐。其核心在于構建車間智能制造平臺,并將代理商、客戶深度融入同一數字化生態圈。平臺實時匯聚終端客戶需求形成訂單,同步分發至區域代理商及集團平臺,進而精準推送到對應車間,最終實現高效的定制化生產。這種“需求端-代理端-制造端”的秒級響應機制,使得定制化產品的交付周期得以大幅壓縮。“由于每個用戶所需的產品型號、規格、數量,以及應用場景(風管、水管、大型設備等)都存在顯著差異,每個訂單都具有高度獨特性。”高占起解釋道,“因此,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關鍵,在于通過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制造,無縫連接客戶與工廠,最終達成深度定制化,這正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三提升”——運營基石:在運營管理層面,持續深化三個維度的提升:持續開展技術創新,以提升技術競爭力;持續推進管理升級,以提升組織競爭力;持續優化人才布局,以提升人才競爭力。
人才:“專精特新”的關鍵密碼
“深耕細分領域的企業,普遍面臨一個長期痛點——行業和企業的高度特殊性導致所需人才難以直接從學校獲得。”高占起點出了關鍵,“在國內大專院校中,幾乎沒有專門培養橡塑材料領域對口人才的專業。”
因此,盡管華美的產品已具備強勁的國際競爭力,“但在基礎研究領域,我們與國際頂尖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高占起坦言道,“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必須緊密契合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市場需求會持續增長,但落后產能也將加速淘汰。唯有在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上實現重大突破,推動低碳、環保、節能、安全的絕熱材料廣泛應用,行業的協同發展能力才能躍上新臺階。”
整個行業最為關注的核心議題之一,便是顛覆性技術可能帶來的沖擊。作為領軍企業,華美始終密切跟蹤新材料發展動態,關注前沿技術的研發、應用與落地實踐。
在此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華美90%以上的核心人才依靠自主培養。雖然也曾嘗試引進外部高端人才,但成功率較低。對于華美所深耕的細分領域,高校專業設置幾乎空白。“沒有深厚的基礎科學研究支撐,真正的源頭創新將舉步維艱。”高占起透露,“企業正在積極思考解決方案,例如在海外橡塑材料領域頂尖科學家聚集地設立自有研究機構,同時也考慮并購全球范圍內技術領先的企業,以快速補強研發實力。”
堅守“一米寬,萬米深”的初心
在資本市場熱潮奔涌的時代,上市融資成為眾多企業的追逐目標。然而,華美卻做出了特立獨行的選擇。“不上市,是華美長期堅持的理念。”高占起語氣堅定地說。華美自創立以來,始終依靠充足的自我造血能力和現金流穩健發展,堅持款到發貨,使其即使在數次金融危機中也巋然不動。
高占起進一步闡述了深層次考量:絕熱材料行業本身的市場容量和特性,難以承載過度膨脹的資本和規模。一旦引入外部巨額融資,在資本對業績增長的強大壓力下,華美可能被迫走向跨行業擴張之路。而這種盲目多元化,必將與企業長期堅守的專業化深耕戰略產生根本性沖突。
“我們只想專心致志地把絕熱材料做到極致,不追求多元化。”高占起說,華美堅定地選擇不上市,將全部精力傾注于主航道,對盲目跨界誘惑說“不”。這深刻詮釋了中國古訓“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智慧。正是這種近乎“執拗”的戰略定力與克制,為華美構筑了一道能夠穿越經濟周期波動的、堅固無比的競爭護城河。
堅守核心能力邊界,篤行長期價值主張,這是華美一以貫之的戰略定力和經營哲學。當“做大做強”成為普遍的社會追求時,華美以“做精做專”的靜水流深,演繹了另一種令人尊敬的成功范式——真正的穩健與強大,源于對誘惑的清醒拒絕和對初心的極致堅守。他們,完美展現了隱形冠軍企業“一米寬、萬米深”的價值精髓:在看似狹窄的領域深鉆萬米,終將掘得無盡的甘泉與不可撼動的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