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站里揚新風 移風易俗“衡”文明丨衡陽市雁峰區岳屏鎮山林村: “引建治”繪就移風易俗新畫卷
衡陽市雁峰區岳屏鎮山林村針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天價彩禮屢禁不止等陳規陋習,村“兩委”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目標,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系統化、制度化、常態化。
強化“引”字當頭,凝聚思想共識
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將移風易俗納入主題黨日“必學內容”、組織生活會“必談議題”。建立黨員干部“三帶頭”機制(帶頭簡辦紅白事、帶頭抵制高價彩禮、帶頭破除封建迷信),全村116名黨員實行“黨員包戶責任制”,通過設崗定責將治理責任精準落實到23個村民小組。同時,構建“線上+線下”全域宣傳矩陣,利用村廣播、宣傳欄、微信群等平臺,高頻次宣傳移風易俗政策、先進典型、村規民約。組建由老黨員、鄉親、文藝骨干組成的宣講隊,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用“土話”“白話”講道理,算清“人情賬、經濟賬、精力賬”三本賬,讓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山林村“兩委”班子成員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
突出“建”字筑基,完善治理機制
在廣泛征求民意基礎上,健全紅白事自治組織。成員由德高望重、熱心公益、辦事公道的1名村干部、2名退休村干部、4名鄉親組成。制定《紅白事標準化操作手冊》,明確宴席規模、彩禮上限、儀式流程、隨禮金額等具體細則,流程規范上墻公示,實現辦事“章程、理事有依據”。建立“積分獎勵+道德評議”機制,村民遵守公約可累積積分兌換“道德超市”生活用品,違規行為由理事會上門勸導,將村規民約上墻入戶,成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
山林村文明實踐所村規民約制度上墻
聚焦“治”字發力,務求工作實效
針對“天價彩禮”問題,理事會成員主動當“媒人”,牽線搭橋時積極宣傳新觀念,協調雙方家庭理性溝通。大力整治低俗婚鬧、封建迷信等活動,凈化社會風氣。盤活利用組內閑置場所,建成集壽宴、村民議事等功能于一體的“新風禮堂”,為村民提供免費或低償場地服務,倡導集體婚禮、植樹婚禮等新形式,提升儀式感的同時避免浪費。將移風易俗作為文明實踐工作重要內容,常態化開展家風家訓講座、文明禮儀培訓、文化惠民演出等,用健康向上的活動占領思想陣地。
2025年“文化惠民,戲曲進鄉村”在山林村展演。
目前,山林村紅白事平均支出下降20%,彩禮回歸理性區間,大操大辦、攀比浪費現象基本杜絕,厚養薄葬、勤儉節約成為新時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