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臨近,不少考生開始出現失眠、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最近接診的考生中,約60%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試焦慮。"一位資深心理醫生表示。這種在考試情境下產生的心理狀態,不僅影響備考效率,更可能干擾考場發揮。
沈陽研康醫院精神心理科叢成紅主任指出,考試焦慮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心理上會產生過度擔憂,生理上可能出現心跳加快、手抖等反應,行為上則表現為逃避復習或過度用功。作為遼寧省研究精神心理疾病醫院的專業醫師,叢主任強調:"適度的焦慮能提升專注力,但過度焦慮就需要及時干預。"
針對高考焦慮,沈陽研康醫院精神心理科開展了專業的心理疏導服務。叢主任介紹:"我們采用認知行為療法,幫助考生建立正確應考觀念,同時配合放松訓練,緩解緊張情緒。"作為軍科精神心理研究院指定醫院,該院還研發了一套針對考生的心理調適方案,通過專業評估和個性化指導,顯著提升了考生的應考狀態。
對于日常調節,叢主任建議考生可以嘗試幾個小技巧: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復習間隙做10分鐘正念呼吸,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她特別提醒:"家長要避免過度施壓,多給予情感支持。當考生出現持續失眠、食欲驟變等情況時,建議尋求專業幫助。"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節點,但不是唯一出路。"叢主任表示,沈陽研康醫院精神心理科開通了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專業解答。保持平和心態,掌握科學方法,每個考生都能發揮出最佳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