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伊朗德黑蘭街頭空無一人。
毫無預警,突然巨響劃破夜空,火光沖天。
伊朗三處最重要的核設施,幾乎同時遭到襲擊。
精確、迅猛、毫無征兆。
這是誰干得?到底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覺做到的?
這場轟炸,既是一場高效配合千里奔襲的軍事斗爭,還是一場波譎云詭、令人眼花繚亂的政治表演。
故事的一邊,是川普和以色列的老謀深算,故事另一邊,是屢屢落入陷阱的傻白甜伊朗。
故事的序幕,從一場“表演”開始。
上周六凌晨,兩架B-2隱形轟炸機從美國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向西飛往太平洋。
幾小時內,加油機從俄克拉荷馬、加州、夏威夷起飛,沿途跟進加油。
航班追蹤網站立刻捕捉到信息。媒體也迅速報道:
“B-2隱形轟炸機正被調往太平洋。”
種種跡象顯示:美軍似乎正在為幾天后的對伊打擊做準備。
伊朗松了口氣,覺得還有時間。
但這一切……只是煙霧彈。
真正的進攻部隊——七架B-2轟炸機,幾乎在同時從同一基地悄悄起飛,方向卻是東。
他們刻意保持無線電靜默,在雷達難以捕捉的高空,安靜地劃過大西洋。
每架B-2僅搭載兩人,一行14人,肩負重任。
目標明確:伊朗的三個核心核設施。
伊朗時間凌晨12:30,美軍率先出招:
潛伏在中東海域的一艘美軍潛艇,發射超過20枚戰斧導彈,直撲目標。
幾乎同一時刻,B-2轟炸機編隊悄然接近伊朗領空。
為了躲避防空系統,美軍安排“誘餌飛機”高速飛行,吸引伊朗雷達。
緊接著,F-22等美軍戰斗機伴飛,為轟炸機清除空中威脅。
然后,在東部時間6:40到7:00之間,B-2轟炸機開始投彈。
12枚GBU-57巨型鉆地炸彈砸向福爾多,2枚投向納坦茲。
同時,巡航導彈再次發動攻擊,擊中伊斯法罕。
這場突襲,是B-2轟炸機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作戰任務,
飛行時長,僅次于911后的那次遠程打擊。
執行任務的轟炸機,直到最后一枚炸彈落地,才開始返航。
這一夜,美國動用了全國庫存中四分之三的鉆地炸彈。
重拳出擊,只為一件事:阻止伊朗的核計劃。
但真成了嗎?
伊朗核設施確實受損,衛星圖像證實了爆炸痕跡。
但核材料真的被摧毀了嗎?沒人能確認。
聯合國原子能機構表示,情況不明。
濃縮鈾被儲存在金屬圓筒中,可隨時轉移,靈活得很。
如果伊朗在襲擊前就將其轉移、或藏于更深處——那么,一切破壞都等于徒勞。
更關鍵的是:離心機還在不在?
如果沒被毀,那重啟核計劃將快得驚人。
即便不是諸葛亮這樣的神機妙算,作為美國和以色列的頭號敵人,伊朗表現過于天真和傻白甜。
伊朗在挨100鞭子和吃2公斤屎之間選擇了挨鞭子,挨了幾鞭子發現太疼扛不住又選擇吃屎。
吃了幾口屎發現確實咽不下去又選擇挨鞭子如此往復。
最后100鞭子也挨了,2公斤屎也吃了。
既然雙方有深仇大恨,那戰備要早做打算,廣積糧,高筑墻。
一旦開打,就是咬緊牙關,絕不后退。
伊朗既沒有做好戰備,一開打連連求饒,每一步都被對手玩弄于股掌之間,爛泥不扶上墻。
美國的實力仍然不容小覷。
通過這次空襲證明,美國的能力很在線。
戰前情報搜集和戰術欺騙,組織戰斗集群遠程奔襲,洲際協同作戰,戰場指揮協調。
美國如今的軍工項目,一個比一個拉垮,比如第六代戰機影兒都沒有,中國已經試飛兩個型號。
但美國的家底還是很厚實的,不管是B2轟炸機、MOP鉆地彈,都不是樣子貨。
哪怕二十多年沒有執行過這種高強度遠程奔襲任務了,上了戰場卻不含糊。
換做是咱們,能不能做得到,哪些可以做得更好?
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戰略上重視這個對手,不要被那些自吹自擂的家伙忽悠。
伊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