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廣義指隴山以東的甘肅地區,
以及陜北狹地以西、
六盤山以東的廣袤區域。
一般指甘肅省最東部的慶陽和平涼地區,
俗稱“隴東”;
由于地處陜甘寧三省區交匯地帶,
素有“隴東糧倉”之稱,
曾為軒轅黃帝活動過的區域。
這里也是絲綢之路東西往來的交通要道,
是佛教較早傳入的區域。
中原和南方地區的佛教
最早也是經過這里傳入的。
從前秦、北魏到明清等不同時期的近二百處石窟遺跡,分布于涇河、汭河、以及葫蘆河、蒲河等流域,還有關山叢林里,被統稱為 “隴東石窟”。
主要有慶陽北石窟寺,涇川南石窟寺,涇川王母宮、丈八寺、羅漢洞;華亭石拱寺;莊浪云崖寺;合水保全寺、張家溝; 還有鎮原的石空寺等等。
▲涇川王母宮石窟的大象 圖源:世界名人網
▲涇川羅漢洞 圖源:涇川發布
▲須彌山石窟 圖源:美篇
▲南石窟寺 圖源:搜狐
▲云耀寺
▲北石窟寺 圖源:搜狐
隴東石窟的窟龕形制、造像內容、藝術形式等方面,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地方特征。
其中平涼市涇川縣在半個世紀內先后三次(1964 年、1969年、2013年)發掘出土佛舍利及數量眾多的造像、造像碑、造像塔、文字碑等,不僅在全國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堪稱“涇川奇跡”。
8月5日,跟石窟藝術研究專家、蘭州大學魏文斌教授,走進慶陽、平涼、寧夏固原等隴東石窟群秘境,探尋絲路佛教石窟藝術令人心動的美。
隴東石窟游學
時間
內容
亮點
住宿
8月5日
集合
慶陽酒店集合
慶陽
8月6日
隴東石刻博物館
被稱為“可移動的敦煌石窟”;
甘肅四大石窟之一
第三批國保單位之一
固原
慶陽北石窟寺
含1、32、263號特窟
8月7日
固原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
莊浪
須彌山石窟
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第二批國保
8月8日
莊浪云崖寺石窟
“中國晚期石窟的集大成者”
第六批國保單位
涇川
華亭石拱寺
“隴東佛窟奇葩”
第七批國保單位
王母宮石窟
為隴東石窟中最大的中心柱窟
第六批國保單位
8月9日
涇川縣博物館
隴東地區佛教文物收藏
涇川南石窟寺
開鑿于北魏
第三批國保單位
羅漢洞石窟
涇川規模最大佛教圣地
甘肅省寶單位
送團
下午17:00以后慶陽送團
主 講 老 師
魏文斌
現任蘭州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考古與文化遺產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先后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工作。
甘肅省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專家組成員 從事石窟考古、佛教藝術及絲綢之路考古、文化遺產研究。
游學概況
游學主題:隴東石窟藝術游學
團隊人數:8-14人(也可商務定制包團)
集結時間:8月6日--8月9 日
*8月5日慶陽酒店報到
*從西安到慶陽高鐵車次很多,
不用出站臺就可以轉乘
費用原價:6790元/人
早鳥價:6600元/人(7月10日以前)
會員價:6500元/人
*不含單房差660元/人
*已含北石窟寺三個特窟
*會員價可與其他優惠疊加使用。
報名贈送:
游學預習
01隴東古石刻藝術博物館
位于甘肅合水縣,是甘肅省首家以古石刻藝術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
▲ 以上二圖圖源:隴東報20220305
02石空寺石窟
石空寺石窟位于雙龍山南麓。又名大佛寺,雙龍山古稱石空山,山東側石壁峭立,適于開窟造像。
▲圖源:宜賓客123 20211103
03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位于覆鐘山下,巨大的七佛造像,甘肅省四大石窟之一。
在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由涇州刺史奚康生所建,后來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繼開窟增修。
現存窟龕集中分布在高10多米、長120米的懸崖峭壁上,是甘肅省隴東地區遺存最為豐富的一處石窟群,窟群的精華是北魏和唐代的窟龕。
▲北石窟寺 圖源:豆瓣哆啦B夢的相冊
▲圖源:搜狐《隴東石窟》陳吉吉20161021
▲北石窟寺 阿修羅 圖源:豆瓣哆啦B夢的相冊
▲圖源:搜狐《隴東石窟》陳吉吉20161021
04須彌山石窟
須彌山石窟,位于固原西北的山峰上,始創于北魏晚期。現存的歷代開鑿洞窟162窟,造像600余尊。
其中北周時期開鑿的51窟造像精美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須彌山石窟造像中的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石窟藝術的杰作,更有“須彌之光”、“國之瑰寶”的美譽。
▲須彌山石窟,圖源:美篇20181105 《須彌山石窟》 和昶
▲須彌山石窟 圖源:百科百家號
▲圖源:固原文化旅游20221115
▲圖源:自駕網
05固原博物館
博物館藏品以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系青銅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時期絲路文物最具特色。館現藏文物近2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3件,國寶級文物3件。其中北魏漆棺畫、北周鎏金銀壺、凸釘玻璃碗為國之瑰寶,鑲寶石金戒指、波斯銀幣、羅馬金幣等均為中亞西亞傳入我國外來品,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實物依據。
▲鎏金銀壺
▲玻璃碗
▲棺側板漆畫
06云崖寺石窟
云崖寺石窟,又稱主山白云洞。 云崖寺石窟群初建于北魏、經西魏至明清諸代,形成了以云崖寺、紅崖寺、竹林寺等石窟群,總計有洞窯99個。 2006年,被評為第六批國保單位。
▲圖源:澎湃新聞 平涼文旅局
07涇川博物館
涇川博物館內包括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各個時期的石刻造像,以及少量陶造像、泥塑造像、經幢等單體造像和造像碑等。這些造像雕刻刀法精細,造型優美,藝術價值極高,對研究北魏至隋唐佛像風格的發展變化有重要意義。
▲以上二圖圖源:涇川博物館
08石拱寺石窟
石拱寺石窟,是隴東地區北朝時期重要的佛教石窟寺遺存。現存窟龕14個,造像皆為石雕。最大的洞窟是第2窟和第6窟,規模相當宏偉,窟內均造三佛及脅侍菩薩,前壁門兩側雕天王。石拱寺石窟開鑿時代早,延續時間長,內容豐富,與麥積山石窟相呼應,是絲綢之路佛教藝術文化線路中東段的重要節點。
09涇川王母宮石窟
位于甘肅省涇、內兩河匯流處,也稱大佛洞、千佛洞,始建于北魏永平三年(510年)。 王母宮石窟鑿于灰色沙質巖層上,是一座中心柱式石窟,為隴東石窟中最大的中心柱窟,窟內造像約200尊。 2006年,被評為第六批國保單位。
▲圖源:搜狐“涇川王母宮山及古縣衙名聯”(私人文化時光)20210804
▲涇川王母宮石窟
▲圖源:平涼日報“隴東最早的石窟—涇川王母宮石窟考”20140318
▲涇川王母宮石窟 圖源:項一峰
10羅漢洞石窟
羅漢洞,始建于北魏的佛教石窟寺,以16羅漢洞著名,在綿延5華里的涇河北岸石崖上鑿有窟龕200多個,是涇川佛教圣地規模宏大的禮佛中心之一。
其中千佛嘴與清霄洞最珍貴,洞內外尚存高大造像石胎和洞內殘存壁畫、泥塑彩繪高浮雕壁塑、壁題等。
▲以上二圖圖源 豆瓣哆啦B夢 《涇川石窟寺》
11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據南石窟寺碑記載,北魏永平3年(公元510年),為涇州刺史奚康生所造。南石窟寺又俗稱為東方洞,窟龕開鑿在涇河北岸紅砂巖上,現存5窟, 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國保單位。
▲圖源自網絡
▲以上二圖圖源:搜狐 《南石窟寺》黑馬照照 20190808
▲此圖源自豆瓣哆啦B夢《涇川石窟寺》
▲圖源:搜狐 《南石窟寺》黑馬照照 20190808
費用說明
【費用包含】
住宿:當地優質酒店,雙人標準間
交通:全程空調旅游用車,含送高鐵站
(不含往返集合地點交通費用)
*最后一天散團時間17:00左右,
建議購買18:30以后的返程交通票。
餐飲:含4頓早餐+7頓正餐
門票:行程中所列景點門票
講師:專家講解費用+無線耳麥
保險:旅游意外險
其他:途中無購物項目,無其他消費性收費。
【費用不含】
1.往返各自所在城市交通費用;
*最后一天散團時間17:00左右。
2.不含第一天到達集合地點的交通和其他費用;
3.行程中沒有注明的餐費;
4.不含個人消費支出。
報名可添加二維碼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