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上,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高度評價了中國倡導的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并表示該倡議符合平等伙伴關系、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原則。有益的合作伙伴。中亞地區是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區域之一。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項目推動下,中國和中亞國家取得了有利于該地區國家的具體成果。
如今,在哈薩克斯坦注冊的中資企業約有5000家,還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尋求以更廣泛和更長期的項目進入中亞市場。
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資料圖)
本次峰會上,中方領導人與中亞五國元首共同簽署了中國同中亞各國永久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這既是中國周邊外交的歷史性創舉,也開啟了中亞地區外交的新篇章。在霸權主義肆意實施關稅霸凌、慫恿武力入侵、大搞代理人戰爭的背景下,中亞西、北、南三個方向的戰略風險和不確定性都在上升。這一條約的簽署,不僅將中國中亞世代友好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更向世人昭示:當今寰宇,誰才是和平的建設者、秩序的維護者。
除此之外,值得關注的是,據哈薩克國際通訊社報道,哈薩克斯坦原子能署署長薩特卡利耶夫當天表示,哈薩克斯坦計劃建設的第二座核電站可能將由一家中國企業承建。薩特卡利耶夫稱:“很顯然,屆時將再次展開競爭性對話,程序也將依照既定方法推進。但考慮到核電站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及我們此前的調研考察,我們將優先考慮核電建設領域的領先者。”而薩特卡利耶夫在講話中提到的“領先者”,就是俄羅斯和中國。
核電站(資料圖)
一直以來,哈薩克斯坦在能源領域與俄羅斯聯系緊密。蘇聯時期,在哈薩克斯坦地區建設有核電站,并部署了核武器。蘇聯解體后,哈薩克斯坦放棄繼續持有核武器,舊核電站也被關閉。但近年來,隨著自身發展需求,哈薩克斯坦重啟核電站建設計劃。在首座核電站項目中,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的方案被評定為最優,成為了牽頭企業。當時,中核集團的方案僅次于俄羅斯,韓國和法國的公司也表現出參與的意向。
從更廣的視角看,哈薩克斯坦此舉,很可能也是為了在大國之間,維持一種“戰略平衡”。在過去,哈薩克斯坦一直依賴于俄羅斯的技術和經驗,但隨著中國在全球核能市場的崛起,哈方已經看到了與中國合作的巨大潛力。
此外,哈方也明白,僅靠一國之力無法實現能源獨立和技術現代化,因此,尋求多元合作,特別是同中國這樣的新興力量合作,對其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這樣的抉擇也可能會影響到整個中亞地區能源發展的格局,為中國創造更多的機會。
而哈薩克斯坦對中方的信任,和伊朗對美國的排斥也直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哈薩克斯坦所建設的核電站也是需要使用核能的,主要是利用核裂變反應產生的能量進行發電。并且現在以商業為目的而運轉的核電站,都會運用到核裂變。所以中方對于合理使用核能的國家,都是保持著支持態度的。但美國不同,在伊朗一再強調,伊朗有權使用核能,并僅僅進行有益于社會的核研究的情況下。
哈薩克斯坦原子能署署長薩特卡利耶夫(資料圖)
近日,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同中國領導人在阿斯塔納總統府舉行會談。會談后兩國元首共同見證雙方交換10余份雙邊合作文件。中方指出中哈關系歷經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始終保持高水平運行,這得益于山水相連的地緣優勢和世代友好的歷史傳承,也是兩國共謀發展的必然選擇。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中哈關系,愿同哈方一道,堅定不移鞏固中哈友好,以中哈關系的穩定性和正能量為地區乃至世界和平和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