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運輸機,可以搭載航天飛機和洲際導彈,安225的誕生歷程有多輝煌,它的隕落就有多唏噓。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蘇聯開始了瘋狂的航天計劃,規模宏大至今都沒有國家能企及。由于要運輸“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和其它大型的配套設備,蘇聯決定研制一種超大型運輸機。研制任務交由安東諾夫設計局,并于1985 年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研制工作。
其實,設計大型運輸機對于當時的安東諾夫設計局來說很簡單,因為有現成的作業可以抄。當時安124運輸機已經問世了,把它再放大一些就行。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安東諾夫設計局終于完成了首架樣機的組裝。
1988年12月,安225在基輔成功完成首次試飛,可惜這時的蘇聯已經行將就木,“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在蘇聯解體后被扔在角落銹跡斑斑。
唯一一架完工并且可以使用的安225被分給了烏克蘭,還剩一架只有完工并被封存,所以,我們看到的疫情期間曾飛往中國運輸抗疫物資的安225其實是一架孤品,這也是很多人為它惋惜的地方。
安225的誕生堪稱航空史上的技術奇跡,這架巨型飛機擁有龐大的身軀,機身長度84米,翼展更是嚇人,足足有88.4 米,機身高度相當于5層樓。
在載重方面,安225最大起飛重量640噸,貨艙內最大載重可達250噸,機身強度超級高,其頂部即使放置200 噸的貨物也照樣能飛起來。
安225能載這么多,主要還是動力系統太強悍。6 臺D18T渦扇發動機,每臺推力23噸。正因為此,安225最快可以飛到850公里/小時的速度。而且它的發動機涵道比很大,相當省油,空載時的航程遠達1.5萬公里,即使馱著 200噸重的航天飛機,其航程也有4500公里。
因為出色的運輸能力,烏克蘭曾有意愿重啟動第二架安225的制造項目。然而,由于資金短缺,加上設計它的專家很多都被其它國家挖走了,也有部分已經跑到俄羅斯定居,計劃最后不了了之,現在第二架安225只能繼續沉睡在機庫中。
第一架安225的命運更加坎坷,起初,在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公司的運營下,憑借著其強大的運輸能力,安225在國際運輸市場上備受青睞,是毫無疑問的明星飛機。因為是孤品,所以它每到一個機場,必有航空愛好者蹲守拍攝。
安225也經常給其它國家運送貨物,很多重大的國際運輸任務都由它來承擔。它在裝貨的時候很有意思,機頭可以翹起來,像是張開一個巨大的嘴巴,把一切它可以承載的貨物吞進去。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架飛機運輸過火車車廂。
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2022年,安225停放在烏克蘭的安東諾夫機場,這個機場距離基輔很近。當時俄軍突襲過這個機場,經過激烈的戰斗后短暫占領了此處,后來烏軍又返回奪取。
兩軍交戰自然是火炮子彈滿天飛,雙方都有重火力,黑燈瞎火的也看不清,交戰一夜后,安225直接被炸毀,機體破裂,損毀嚴重,發動機受損情況不明。
事后俄烏雙方都相互指責是對方炸毀了安225,這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世界上唯一一架可以起飛的安225被毀了,站在它的角度,不論是誰打的,都是毀在了自己人手里,畢竟它是蘇聯的遺孤。
被炸毀后的安225靜靜地躺在機場里“無人收尸”,網上曾有傳言被某東方大國買走了,這其實是謠言,現在的安東諾夫機場依舊留有安225的部分殘骸,烏克蘭在清理這個機場時,對安225的部分零部件進行了拆解轉移,有些殘片被放進了博物館里。
安225被擊毀后,它的前輩安124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這兩個飛機雖然長的很像,但是安225比安124大一圈,且多兩臺發動機。
安225以后還能再生產嗎?中國會不會造這款飛機?
其實,這架飛機已經并不適用了,它太大了,而且它是為了特殊需求才建造的,蘇聯當初也只計劃造兩架。相比而言,安124就剛好,這款飛機倒是挺符合中國國情。當下中國的確缺一款大型運輸機,安124也比我國的運20大上一圈,它可以運輸的最大重量差不多是運20的兩倍。
中國要是能生產這種大型運輸機就好了,可以軍民兩用,關鍵是大涵道比發動機,我們現在還差點意思。不過,以我國現在的科技和工業發展能力,相信在未來,我國軍工科研人員一定能研制出更優秀的大型運輸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