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risil最新發布的Quickonomics專項研究顯示,印美即將簽署的雙邊貿易協定(BTA)將通過關稅結構調整顯著改善美國出口商品在印度市場的競爭優勢。研究指出,當前印度實施的進口關稅水平明顯高于美國,協議生效后將促使美國能源產品、特定農產品及國防裝備等戰略性商品對印出口量顯著提升。
該報告強調,鑒于美國特朗普政府將縮減貿易逆差作為核心政策目標,且印度主要出口商品已享受美國免稅待遇,預計印度對美出口增長空間相對有限。研究特別分析了農產品貿易格局:美國杏仁出口占據印度市場70.5%份額,而核桃、開心果等產品則存在較大市場開發潛力(當前份額分別為19.4%、5.0%)。
研究進一步揭示,兩國在能源貿易領域具有顯著互補性——美國作為全球主要能源出口國與印度這一能源進口大國的合作前景廣闊。此外,伴隨印度航空產業快速發展,民用航空器及其零部件的進口需求預計將持續增長。報告同時指出,非關稅壁壘的消除將成為美國企業拓展印度市場的關鍵突破點。
印度與美國能源及防務合作前景分析:機遇與挑戰并存
能源貿易:液化天然氣協同效應顯著,原油進口面臨挑戰
盡管印度與美國在原油貿易領域存在潛在合作空間,但實際推進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包括高昂的運輸成本及較長的物流周期。相比之下,液化天然氣(LNG)領域的合作更具互補性。美國作為全球領先的LNG出口國,與印度這一主要進口國已建立穩定的供需關系,并躋身印度前三大LNG供應國之列。美國天然氣價格較中東地區更為穩定,加之印度企業與美方簽署的長期供應協議,進一步推動了雙邊LNG貿易的增長。
防務合作:戰略調整推動美印關系深化
印度作為全球主要武器進口國,正逐步調整其國防采購戰略。盡管俄羅斯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但其市場份額近年持續下滑,為美國等西方供應商創造了新的機遇。2023年,美印聯合啟動“INDUS-X”雙邊防務合作機制,旨在強化兩國在國防技術及裝備領域的協同發展。這一舉措標志著雙方戰略伙伴關系的進一步升級。
貿易平衡與雙邊協定談判:互惠關稅下的經濟博弈
為應對美國對貿易順差國的關稅政策(印度適用26%的互惠稅率),印度正通過擴大智能手機、醫藥產品及勞動密集型行業(如紡織品、珠寶)的出口以優化貿易結構。目前,美印雙方正就《雙邊貿易協定》(BTA)展開談判,目標于2025年秋季達成初步協議。盡管美國已暫緩加征關稅90天以推進談判,但10%的基礎關稅仍持續生效。此舉旨在通過協商實現更均衡的貿易關系,降低印度對美順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