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23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與日本達成了一項關稅協議,將對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征收15%的關稅,較此前決定降低10個百分點。這也是美國第一次在汽車關稅上對貿易伙伴國家作出重大讓步。
汽車行業被認為是受到關稅最大影響的行業之一,原因在于該行業供應鏈高度全球化,且嚴重依賴于北美業務。美日貿易協議無疑為市場帶去了極為積極的影響,周三,日本、韓國以及歐洲的汽車制造商股票都看到上漲。
作為對日本汽車關稅稅率和總體關稅水平下降的交換,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露,日本承諾將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并對美國進一步開放其汽車及農產品市場。
但咨詢公司GeoPol Asia分析師Andy Staples對媒體表示,日本允許更多美國車輛進入日本,但這并不被日本市場視為重大威脅,因為美國品牌不太可能為了日本市場定制產品。
還不到開香檳的時候
有分析認為,日本最新的汽車關稅稅率為歐盟和韓國等國提供了方向,將成為這些國家與美國談判時的基準。目前,韓國還在與美國進行談判,但與日本汽車激烈競爭的韓國汽車制造商現代、起亞等公司的股價周三均大幅上漲。
花旗經濟學家Katsuhiko Aiba表示,美日協議將汽車關稅降低至15%,可能會影響美國與其他主要汽車出口國的談判進程。美國對日本產汽車關稅下調且沒有對汽車出口設置任何限制,這可能會對與歐盟和韓國的談判產生影響。
然而,日本與美國的協議具有較高的限制,不太可能引發大規模效仿。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學家Kohei Takeda指出,柬埔寨、老撾和斯里蘭卡等體量較小的亞洲國家可能會聯合起來,組建自己的貿易集團,以限制美國在亞洲經濟中的影響力。
Takeda分析稱,日本是最富有的經濟體之一,也是美國的主要債權國。而很多較小經濟體是制造業出口國,嚴重受制于關稅,且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幾乎沒有與美國談判的實力。
關稅的嚴重影響以及有限的談判手段,可能將導致一些國家背水一戰,Takeda認為,這些國家也會在與美國的談判中警告長期結果的影響。
對于較大型經濟體來說,風險也并非已經消弭。德意志銀行市場策略師Jim Reid警告,大幅提高關稅的威脅仍然存在,其中歐盟的關稅為30%,加拿大的關稅為35%,巴西的關稅為50%。
他還指出其他行業類關稅也仍然存在,如鋼鐵關稅和銅關稅等,這些關稅一旦實施將影響巨大。歷史經驗還表明,不到最后一刻,市場無法知道最終結局,因此人們不應該過早安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