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來“訃客”?
山東/孫延宜專輯/2025年/170(隨筆)
其三:王粲生前喜歡驢子鳴叫,舉行葬禮的時候,魏文帝曹丕親自來憑吊。他望著同來的友人說:“每人各作一聲驢叫送他。”于是訃客都作了一聲驢叫。
這是2025年6月23日某報第6版《你好, <世說新語> 》中的一段話,其中的“訃客”難以索解。
訃,讀fu(四聲),報喪或報喪的信。訃告,指報喪或報喪的通知。訃聞(訃文),指向親友報喪的通知,多附有死者的事略。沒有查到“訃客”一詞,且“訃客”也講不通。
于是,我在我們滕州方言研究群里咨詢了老師們,詩酒趁年華老師率先回復我道:“我查了一下,這個說法還真沒大有。一般說吊喪者、吊唁者,還有的用吊客。《世說》原文為‘赴客’,指同去的人。此處疑為生造的詞。”獨立寒秋老師接著說:“訃,報喪的意思。前去吊唁的人也不能稱為‘訃客’呀!無疑是生造,或是寫白了,‘赴客’倒還講得通。”我認為詩酒趁年華老師已經給出了我們明確的答案:“《世說》原文為‘赴客’,指同去的人。”即引文中的錯誤應該是將“赴客”誤寫成了“訃客”。“赴客”與“訃客”一字之差,且“赴”與“訃”讀音相同,字形也有相似之處,這或許是誤用的原因吧。
此外,這篇文章中還有這樣一段話,其首句中的“他”無疑應為“它”(指《世說新語》)。
——說《世說新語》,不能不說早他百年的《搜神記》。同是小說,一個“志人”,一個“志怪”,都開了先河。這是講究陰陽互補的祖先的完美,也是古人的無私與饋贈。
作者簡介:
孫延宜,山東省滕州市人。1980年于滕州一中高中畢業后考入空軍一機校,1982年秋軍校畢業后,分配至蘭空航空兵部隊工作,歷任師直修理廠軍械師,
航空兵團
定檢中隊軍械分隊長、政治指導員,飛行大隊政治教導員等職,空軍中校軍銜,2001年選擇自主擇業的安置方式轉業。喜歡文字,堅持讀寫,在軍內外刊物上發表文章數百篇。《鄉村精短文學》專欄作者。《大眾日報》特約評報員。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投稿須知:
平臺用稿無稿費, 投稿本平臺必須為首發原創作品,凡在其它媒體或網絡平臺上刊發過的作品請勿投稿。
1.投稿需先關注《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
2.投稿微信號:13877397223
投稿郵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臺刊發且收到贊賞費7天后,贊賞費的80%發放給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臺運營管理。(字數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請“原創”標識的作品才可以獲得讀者贊賞費)
4.本平臺刊發的作品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且侵權與否均與本平臺無關,如作品涉及侵權請聯系本平臺刪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聲明,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均由投稿者承擔,本平臺不負其任何連帶責任。
本文由《鄉村精短文學》原創,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