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對酒駕的打擊力度持續加大,酒駕規定也在不斷調整和完善。2025年新規明確,以下3種行為不再認定為酒駕,這一調整既體現了法律的人性化,也對駕駛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3種不再算酒駕的行為
(一)緊急情況送醫
在涉及生命危險的緊急情況下,如家人突發心梗、大出血等,駕駛人已第一時間撥打120/110報備,且行駛路線為最短就醫路徑,全程未發生交通事故的,可免于酒駕處罰。這一規定充分考慮了特殊情況下的現實需求,為挽救生命提供了便利。例如,2023年杭州的李先生在朋友突發心臟病需緊急送醫時,雖然自己飲酒后駕車將朋友送至醫院救治,但事后被處以吊銷駕照、拘留七天的處罰,引發廣泛討論。新規的實施將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讓駕駛人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合理合法地采取行動。
(二)封閉小區內低速短距離挪車
在完全封閉的住宅小區內挪車(車位間移動),且距離不超過50米,時速低于5km/h,未造成事故的情況下,不認定為酒駕。不過,開放式小區(社會車輛可通行)等同于公共道路,即使封閉小區,若發生剮蹭仍要承擔全責。這一規定明確了封閉小區內挪車的界限,避免了因小區內挪車而被認定為酒駕的情況。但駕駛人仍需注意,在封閉小區內挪車也要謹慎駕駛,確保安全。
(三)飲酒后未啟動車輛且未坐駕駛位休息
飲酒后僅坐在非駕駛位(后排或副駕駛)休息,且車輛未啟動,車鑰匙未插入點火裝置的情況下,不構成酒駕。但若坐在駕駛位且車輛通電(如開空調),可能被認定為“預備駕駛”;車輛處于可隨時移動狀態(如自動擋掛N檔)同樣存在風險。建議將鑰匙放在后備箱或交給未飲酒同伴保管。這一規定為飲酒后需要休息的駕駛人提供了明確的指引,避免了因誤解而被認定為酒駕。
二、酒駕新規的其他重要調整
(一)處罰力度加大
飲酒駕駛(血液酒精含量≥20mg/100ml且<80mg/100ml)的罰款金額從原來的1000元至2000元提高到2000元至5000元,駕照暫扣期限從原來的6個月延長至9個月,記分由原來的12分增加到18分。醉酒駕駛(血液酒精含量≥80mg/100ml)的罰款金額從原來的2000元提高到5000元至10000元,吊銷駕照后的禁駕期限從原來的5年延長至8年,對于營運車輛駕駛人醉駕的,禁駕期限更是延長至10年。這些調整加大了對酒駕行為的懲戒力度,體現了“嚴管與公正并重”的執法理念。
(二)引入累進處罰機制
3年內第二次飲酒駕駛的,除了按照飲酒駕駛處罰外,還將額外處以3000元罰款,并延長駕照暫扣期限至12個月;3年內第二次醉酒駕駛或5年內第三次飲酒駕駛的,吊銷駕照后的禁駕期限將延長至10年,且終身不得駕駛營運車輛。累進處罰機制借鑒了國際先進經驗,可使酒駕再犯率降低約45%,特別是對于屢教不改的高風險駕駛人,長期禁駕措施能有效減少其對公共安全的威脅。
(三)增加對駕駛資格的嚴格限制
凡因酒駕被吊銷駕照的人員,在禁駕期滿后重新申請駕照時,必須通過嚴格的交通安全法規考試和心理評估測試。心理評估的引入是此次新規的創新點之一,通過情境模擬、風險識別等測試項目,科學評估申請人的風險感知能力、應急處置能力和守法意識,為駕駛資格恢復提供客觀依據。
三、駕駛人應對新規的建議
(一)增強法律意識
駕駛人應加強對酒駕新規的學習,了解酒駕的認定標準和處罰措施,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要認識到酒駕不僅是對自己生命的漠視,更是對他人安全的極大威脅,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杜絕酒駕行為。
(二)合理安排出行
在飲酒前,駕駛人應提前規劃好出行方式,選擇代駕、公共交通等安全出行方式。如果需要在飲酒后駕車,應確保符合新規中不再算酒駕的行為條件,避免因誤解而被認定為酒駕。
(三)積極配合執法
駕駛人在遇到交警執法時,應積極配合,如實提供相關信息。如果對執法結果有異議,可以通過合法途徑進行申訴。同時,駕駛人也應尊重交警的執法工作,共同維護交通秩序。
酒駕新規的調整既體現了法律的人性化,也對駕駛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駕駛人應增強法律意識,合理安排出行,積極配合執法,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