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同父異母”弟妹的起訴,杜建英的爭權想法,宗馥莉這一次忍無可忍,終于選擇了出手,成為娃哈哈掌門人后的她,將商業版圖跟杜建英一家人進行了劃分,每一招都直逼要害。
近些年宗慶后尚在人間時,宗馥莉本想忍忍就算了,可如今隨著父親一離開,弟妹公然叫囂遺產的行為,她決定不再保留手段,而在知情員工的爆料下,更多猛料也浮出水面,原來宗馥莉早已盤算著一步“大棋”。
另一個悄然生長的家
在公眾的記憶里,宗慶后是近乎完美的存在:民族企業家、平民首富,以及那位只擁有“一妻一女一布鞋”更是成為了他的代名詞,直到他的三名私生子曝光,而私生子的母親杜建英也不是憑空出現的闖入者。
杜建英是娃哈哈帝國的奠基元老之一,1991年,她砸掉國企的鐵飯碗,投身草創時期的娃哈哈,是宗慶后身邊最早的核心干將,后來更被委以開拓海外業務的重任。
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1996年,那一年,杜建英以“監護人”的身份,陪著年僅14歲的宗馥莉遠赴美國,這趟看似尋常的陪讀之旅,卻成了另一個家族的開端,杜建英在洛杉磯為宗慶后生下了長子。
自此,一個隱秘的家族在美國生根發芽,杜建英與她的三個孩子繞上了娃哈哈這棵大樹。宗慶后晚年,宗繼昌兄妹已是集團多家分公司的董事,而杜建英本人,更是通過錯綜復雜的股權設計,一度掌握著娃哈哈在陜、川、滇等地至少12家公司的命脈。這盤棋,宗慶后親自布下,卻又不敢讓它見光。
一碗水沒端平的補償與盤算
宗慶后當然知道這枚炸彈的威力,他一生極力維護的“愛妻愛女”人設,是娃哈哈品牌最堅固的基石之一,一旦這層窗戶紙被捅破,人設崩塌事小,動搖整個商業帝國的根基事大。
所以他選擇了一種微妙的平衡術,一方面,他絕不公開承認這段關系和這幾個孩子的存在,將他們雪藏于海外,另一方面,他又試圖用金錢作出補償。
他曾為杜建英的子女們,在美國設立了一筆高達21億美元的財產安排,這筆錢名義上是“集團海外項目注資”,巧妙地繞開了敏感的“家族信托”字眼,其真實意圖不言自明。
然而,這碗水終究沒能端平,直到宗慶后2024年撒手人寰,這筆巨款仍有3億美元的缺口未能填上,這份遲疑與未盡的承諾,最終成了點燃戰火的導火索。
第一槍對準了錢袋
宗慶后一走,那層微妙平衡瞬間碎裂,杜建英一方不再隱忍,一紙訴狀將宗馥莉告上法庭,打響了遺產爭奪的第一槍,他們的劍鋒,精準地指向兩個最核心的目標。
其一,是那筆未完成的海外“信托”,他們要求宗馥莉立刻補足3億美元的差額,并對宗馥莉此前因“業務需要”轉走的110萬美元,連本帶息地賠償,在他們看來,宗馥莉的任何支配行為,都是對他們既得利益的侵犯。
其二,也是更致命的一擊,是娃哈哈集團的股權,他們要求依法分割宗慶后名下29.4%的集團股份,這部分資產市值超過200億,一旦功成,娃哈哈延續多年的“國資46%、職工24.6%、宗氏29.4%”的穩定結構將土崩瓦解,宗馥莉的絕對控制權將被稀釋,甚至在11人的董事會里,她將不再擁有毋庸置疑的話語權。
面對來勢洶洶的訴訟,宗馥莉的應對冷靜而強硬,她的律師團隊迅速亮出了第一張王牌:宗慶后2020年親筆留下的遺囑。遺囑明確寫道,所有境外資產,包括那筆21億美元的安排,均由宗馥莉一人全權負責與處理。
至于那筆110萬美元的轉賬,宗馥莉方也給出了無懈可擊的商業解釋:“東南亞市場拓展儲備金”,手續完備,流程合規。
可這認祖歸宗的路好走嗎
根據《民法典》,非婚生子女確實享有同等繼承權,但法律講的是證據,杜建英的子女均在美國出生,國內沒有他們的出生證明,想證明“我爸是宗慶后”,唯一具備法律效力的途徑,就是親子鑒定。
宗慶后生前在醫院留下的血液樣本,成了這場官司的勝負手,杜家的律師已申請法院調取樣本進行DNA比對,但法律的天平此刻卻傾向了宗馥莉——進行此類鑒定,必須征得直系親屬同意,宗慶后已逝,這個同意權,完完全全掌握在宗馥莉手中。
她有權拒絕,這一拒絕,就等于在杜家子女的認親之路上,立起了一道幾乎無法逾越的法律高墻,更何況,那21億美元的安排,自始至終只是宗慶后的口頭承諾,從未落在任何一份簽字蓋章的正式文件上,沒有白紙黑字,宗馥莉便可不認這筆“感情賬”。
“公主”早已磨好了刀
與其說宗馥莉在被動應戰,不如說她早已為這一天做足了準備,父親在世時,她或許無法根除這些隱患,但父親離去后,她便再無顧忌。
第一步,是搶占輿論高地,宗慶后的葬禮,被宗馥莉巧妙地塑造成了一場權力的無聲宣言,原配施幼珍低調隱身,杜建英母子更是被徹底排除在外,聚光燈下,只有宗馥莉一人肅立堂中,以唯一繼承人的姿態接受八方吊唁。
這一幕,通過無數鏡頭傳遍全國,將“宗慶后唯一血脈”的形象,深深釘入公眾心中,緊接著,便是疾風驟雨般的商業清洗。
今年初,娃哈哈總部以“優化產能”、“整合資源”為名,一口氣關停了位于深圳、天津、吉安等地的18家分廠,這些工廠,無一例外,全是杜建英一系勢力盤根錯節的核心據點,釜底抽薪,一招斃命,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今麥郎代工”風波,其根源也正與此番生產線驟然收縮有關。
更具象征意義的是,那些曾以私生子之名命名的“昌盛”系列公司,被宗馥莉盡數更名為她自己一手打造的“宏勝”,這不僅是更名,更是抹去印記。
最狠辣的一招,是針對股權的“零元購”,宗馥莉主導下的娃哈哈母公司,利用品牌和控股優勢,對杜建英派系持有的部分存在爭議或“不規范”的股權,直接進行了“0元對價”的強制回購清理。
這場豪門風暴遠未平息,法律的庭審與商業的絞殺仍在同步進行,宗馥莉步步為營,招招凌厲,展現出的不僅是手腕,更是一種不留后患的決絕而在這場風暴的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