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刀郎新歌《羅剎海市》的火爆,清朝文學家蒲松齡筆下名篇《聊齋志異·羅剎海市》作為這首歌曲的靈感源泉,也隨之引起熱議。那么,你知道蒲松齡的《羅剎海市》講述了什么樣的故事嗎?蒲松齡諷刺的又是什么呢?
馬驥意外流落羅剎國,因相貌被當地人恐懼
馬驥,字龍媒,出身商人之家的他,自小便灑脫大方,成年后更是風度翩翩、一表人才。馬驥喜歡唱歌跳舞,甚至經常跟著戲班子演出,用錦帕纏著頭,就像一個美麗的少女一般,因此又有“俊人”的美稱。
馬驥十四歲考中秀才,因而在當地極為有名,后來年老體衰的父親,認為讀書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衣穿,便希望兒子能夠繼承家業,馬驥因而棄文從商。
一次,馬驥與他人去海外經商,結果不幸被颶風刮走。在海上漂了幾天之后,馬驥被海水沖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馬驥想知道自己到了哪里,于是起身來到了一個都市,卻發現這里的人都非常丑陋,當地人看見英俊的馬驥,反以為他是妖怪,紛紛驚叫逃走。
馬驥起初也被當地人的相貌嚇了一跳,后來發現這些人都懼怕自己,便反過來跑去欺負他們。發現有當地人在吃飯,他就跑過去,等到別人被嚇跑,他便用剩余的飯菜果腹。
馬驥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漫無目的游蕩,很久以后來到了一個山村,發現這山村中的部分人樣貌還算正常,但全都破衣爛衫,像是乞丐一樣。
山村人最初對馬驥也極為恐懼,見到他便遠遠躲開,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發現馬驥似乎并不是吃人的妖怪后,這才敢慢慢接近他。
雙方雖然語言不通,但在連說帶比劃之下,大致也能弄懂,馬驥于是向他們介紹了自己的來歷,村里人這才眾口相傳,說來客并不吃人。可是即便如此,那些長得丑陋的,還是看到他就跑,始終不敢接近于他。
那些樣貌正常、敢于接近馬驥者,設宴招待馬驥。馬驥向他們詢問懼怕自己的原因,當地人說,“曾經聽祖父說,從我們這里往西走兩萬六千里,有個‘中國’。那里的人樣貌都很詭異,原來我們也只是聽說,如今才算相信了。”
馬驥又問他們為什么這么窮,當地人說,“我們這里不注重學問才能,只注重樣貌,長得最美的做大官,稍差的做小官,再差一點的也能受到貴人的寵愛,只有像我們這樣的,從出生起便被認為不吉利,常常遭到拋棄,即使沒被拋棄,也只是為了傳宗接代罷了。”
馬驥通過向當地人詢問,才知道這里叫做大羅剎國,村子往北三十里便是都城。馬驥于是便請村民帶著自己到都城看看,村民們滿口答應。第二天雞一叫,村民們便起身,帶著馬驥向京城走去。
發現當地人以丑為美,馬驥通過扮丑成為官員
馬驥在村民帶領下來到都城時,正好遇到官員們退朝,村民便指著其中一頂大轎子說“這是宰相”,馬驥看去,發現那人兩只耳朵朝后長著,有三個鼻孔,睫毛像是簾子一樣蓋住了眼睛。村民又指著幾個騎馬的,逐個向馬驥介紹各人官職,馬驥發現這些人大多都是披頭散發、相貌猙獰的丑八怪,而且官職越高,長得越丑。
游玩完畢,馬驥眾人往回走,結果街上之人看到他,都被嚇得大聲叫嚷著逃走,如同遇到怪物一般,即使村民再三解釋,街市上的人仍然只敢遠遠看著。
口口相傳之下,羅剎國眾人都知道山村來了一個奇怪的人,于是朝中大小官員都想見識見識,便讓村中百姓將馬驥帶去。然而,當馬驥抵達后,卻沒有一家人敢開門迎接,大家都只敢在門縫里偷看議論。
村人見狀,便對馬驥說,“這里有個執戟郎,曾前往各國出使,他見識很廣,或許不會害怕你。”于是領著馬驥前去拜訪,那位執戟郎見之十分高興,將馬驥奉為上賓。馬驥見那執戟郎,足有八九十歲,眼睛突出,胡須猶如刺猬一般。
執戟郎說道,“我年輕時,曾奉國王之命出使諸多國家,唯獨沒有去過‘中國’。如今我已一百二十多歲,卻能有幸見到上國人物,定要報告國王。雖然我已退休多年,十幾年都不曾上朝,但為了你,明天還是要去一趟。”
說罷,執戟郎設宴款待馬驥,席間有十多名歌女輪流獻上歌舞,然而這些歌女卻都長得像夜叉一樣,全都用白錦纏著頭,紅色衣服拖于地上,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只覺腔調節奏很是奇怪。
執戟郎詢問馬驥,“中國也有這樣的歌舞嗎?”馬驥說有,執戟郎便請馬驥模仿幾句,馬驥便用手敲著桌子唱了一曲,主人高興的說,“妙哉!你的歌聲如鳳鳴龍嘯,我還從未聽到過。”
次日,執戟郎上朝將馬驥推薦給國王,國王高興地要下詔召見,然而大夫們都說馬驥樣子怪異,恐怕驚嚇龍體,國王這才放棄。
一天,醉酒的馬驥拔劍起舞,用煤粉抹在臉上扮成張飛,結果執戟郎卻認為這樣很美,于是建議馬驥扮成張飛去見宰相。馬驥聽從其建議,執戟郎于是請那些大官們來喝酒,那些客人見到扮丑的馬驥,都驚訝的說,“奇怪,前幾天那樣丑陋,今天卻又這樣漂亮了。”一時間,眾人把酒言歡,十分快活。
次日,大官們紛紛向國王推薦馬驥,國王十分高興,派人召見馬驥。見面后,國王向馬驥詢問‘中國’治國安邦之法,馬驥詳細講述一番,國王大加贊賞,特別賜宴款待,席間又命馬驥獻上歌舞,于是馬驥也學著執戟郎家中歌女的樣子,以白錦纏頭,唱些靡靡之音,國王見狀十分高興,當天便封他為下大夫,并時常邀請其參加家宴,極盡恩寵。
然而,時間長了,大家也都知道馬驥那副“美貌”是裝出來的,于是對其指指點點、議論紛紛,不再與其接近。孤立不安的馬驥遂上書國王請求辭職,但被國王所拒,馬驥又請求休假,國王便給了他三個月的假期。于是,馬驥便坐著官車,載著金銀珠寶返回了山村。
馬驥成為龍王女婿,返家后與妻子長期分離
回村之后,馬驥將金銀分給了過去的那些朋友,村民們感激涕零,決定次日去海市淘換些珍貴玩物送給馬驥作為報答。馬驥詢問海市在什么地方,村民回答說是四海蛟人聚集賣珠寶的地方,馬驥便也要去見見世面,村民說海上波濤洶涌十分危險,往日那些貴人都是將錢交給村民,讓村民代自己前去購買,馬驥則說自己本就是海上客,不怕風濤浪涌。
于是,村民們便帶著馬驥,裝載著達官貴人送來的錢財,前往了海市。抵達后,馬驥發現集市上全都是光彩奪目、人世少有的奇珍異寶。
這時,有一少年騎著駿馬走來,集市上的人紛紛說是“東洋三世子”來了,世子看到馬驥,說“這不是偏遠小國來的人”,便派人詢問馬驥鄉籍何處,馬驥于是詳細講述了自己的籍貫和姓氏,世子十分高興,請馬驥與自己同行。
后來,世子將馬驥帶回了龍宮,見到了龍王,龍王讓馬驥寫一篇描寫海市的文章,馬驥寫出來后,龍王十分滿意,因此召集四方龍族舉行盛宴。酒過三巡,龍王提出將愛女嫁給馬驥,馬驥連連答應。
馬驥娶了龍女之后,龍王封他為駙馬都尉,并將他寫的《海市賦》傳送四海龍宮,一時間馬驥聲名遠播,四海龍王爭先請求馬驥前往赴宴。
馬驥雖然在龍宮過著紙醉金迷的富貴生活,但離家三載的他,卻十分想念家鄉的親人。龍女和龍王得知后,便贈送給了他大量金銀財寶,讓其返回家鄉,龍女表示此后雖然兩人分隔兩地,但自己會堅守貞潔,請求馬驥也不再另娶,并說自己已經懷孕,與馬驥約定三年后送還兒女。
馬驥回家后,父母雖然健在,但妻子卻改嫁了,父親想為馬驥再娶妻子,馬驥卻堅守約定,只收了一個婢女做妾。三年后,馬驥來到約定地點,果然見到了自己的一雙兒女,以及龍女留給自己的一封信,因為不知如何前往龍宮,馬驥只好帶著兒女返回家中。
后來,龍女雖然偶爾也能現身與馬驥相見,但都是片刻后便消失不見,兩人長期保持著分居兩地的狀態。等到兒女成年,龍女再次現身,又送給女兒珊瑚樹、龍腦香、夜明珠等物作為嫁妝,之后便在風雷中離去,沒有與馬驥相見。
以上便是蒲松齡《羅剎海市》中的故事。蒲松齡一生追求功名,由于屢試不第,一生郁郁不得志,認為自己乃是懷才不遇。這篇《羅剎海市》,無疑便是蒲松齡借馬驥在羅剎國的遭遇,對當時社會和朝廷的極盡諷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