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國際上又熱鬧起來了,俄烏打來打去停不下來,背后全是各大國較勁的身影,中東地區也不消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沖突不僅沒緩解,現在鬧的越來越熱鬧了。
聯合國被夾在中間搞的十分尷尬,以色列住聯合國代表語氣囂張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一副全然不把聯合國放在眼里的架勢,現在聯合國內各種國際決議常因一票否決權被擱置,想要真正解決問題難于上青天。
好在有我國這個負責任大國在中斡旋,世界還算維持了基本穩定,有道是:世界破破爛爛,東大縫縫補補。近日我們在香港簽訂了組成新國際組織的合約,60多個國家贊成支持,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全球刮起調解風!
這事要從2022年開始說起,那年我國聯手近20個國家提出弄一個解決國際爭端機構的設想,現在的世界被西方國家搞的烏煙瘴氣,聯合國的很多決議都沒辦法正常實施。
一旦成功,世界各國就可以不看別人臉色,不搞政治操弄,通過友好協商把事情解決,這對世界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增強,支持我國決定的國家越來越多,5月底我國香港將正式進行成立大會和簽約儀式,這對于我們和世界來說都將是一個變革的轉折點。
至于將地址選在香港的原因也很簡單,香港一直是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法律體系相對成熟,經過這么多年發展,島內已經培養了大批法律和調解人才。
貿易中心從一開始就是開放的,能很好地接納不同國家和他們的文化習俗,這樣的特質讓它非常適合作為調解場所。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家表示愿意加入國際調解院的建設,成立儀式當天還將有大約20個國際組織派出高級代表前來參加,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它的核心任務就是“調解”,國家之間的沖突可以通過平臺得到解決,甚至連國家與外國投資者之間的分歧也能通過它來處理,算得上是全腳本的調解服務。
相比直接打官司,調解明顯更加靈活、省錢也更高效,而且調解達成后的執行通常都很順利,不像法庭判決可能會遇到重重阻礙,這種機制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相對平和的途徑,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問題而非激化矛盾。
畢竟是大家心平氣和坐下談,很多事情沒必要搞到死我活,從這點來看也符合我國一貫推崇的以和為貴原則。
日漸式微的聯合國
現在的全球局勢已經越來越復雜了,大國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白熱化,當年建立的老牌國際組織已經有點不符合現在的情況了,就算聯合國也已經有些力不從心。
聯合國是根據二戰結束后的秩序建立起來的,雖然在當時看來是解決紛爭的最優解,但二戰已經過去了大幾十年,這些年前世事更替,很多當年的解決辦法已經有些不合時宜了,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讓很多經過艱辛努力才達成的決議直接作廢,成了一紙空文。
再加上這些年美國的一些操作也在利用聯合國制度中的漏洞進行所謂的“技術性違規”,無論是單方面行動還是動不動就退出協議或組織,都讓本該最具權威性的聯合國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境地。
這個全球最重要的國際組織似乎成了個別國家謀取利益的工具,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擁有足夠的公正性和影響力了,雖然名義上依然能解決國家之間的沖突和戰爭罪行,但現實早已不像最初設想的那樣純潔公正。
有點像被西方強國操控的“私人俱樂部”,所謂的公平與正義似乎早已不知去向,本來應該堅守的原則,現在好像被拋在一邊成了一紙空談。
不管是之前給普京發的通緝令還是羈押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海牙國際法院的存在好像根本就不是在解決問題,反而是將國際爭端政治化了。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就曾經公開抱怨,海牙法院就是西方政治操控的工具,至少在審理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的問題上就完全沒有公平可言。
這些年國際上對海牙國際法院的抱怨越來越多,只要涉及到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海牙國際法院存在的意義就是想方設法從法律條文上找到傾向于西方陣營的法條,法律上為西方陣營進行辯護。
時間長了,大家對海牙國際法院的信心也就淡漠了,原本應該主持正義的機構不在發揮應有作用的時候,那那些處于弱勢的群體也就不再對國際法抱有希望了。
聯合國安理會也是問題不少,一票否決權現在差不多變成美國和俄羅斯控制局面的工具了,正是看清了這些缺陷,我國才提出設立國際調解院的建議。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想建立一個更加公正也更有效的平臺,讓各國之間的爭端能夠更快更好地得到解決。
而且這并不是法院開庭判決,調解的最大優勢就是能根據當事方意愿來量身定制解決方案,雙方可以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下解決問題。
這點跟海牙法院那種硬邦邦的審判和裁決完全不同,國際調解院靠柔性的溝通和調解讓矛盾雙方達成共識并和平解決問題,再加上調解的靈活性和低成本,比直接訴諸法庭要有吸引力的多。
這些年有很多國際糾紛都是通過調解圓滿解決,2023年我國成功促成的沙特和伊朗恢復外交關系,直到現在也被國際上津津樂道,認為這是個世紀和解。
在這方面我們確實很有優勢,而且我國主導的新機構還有很多海牙國際法院不具備的新本事。
國際調解院VS海牙國際法院
海牙國際法院可以算是資歷很深的老牌仲裁機構了,作為聯合國的下屬機構,但海牙遵循的卻一直是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對發展中國家的保護力度很弱。
國際調解院則是我們國家主動發起成立的一個全新平臺,從這點上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是舊秩序的遺產,一個則是新需求的產物,從背景上來看兩個結構就完全不一樣,而且我們前面也說過,海牙國際法院就是個審理機關,雙方從開庭之初就針尖對麥芒,完完全全的法庭對抗,最終由法院做出一錘定音的判決。
和國家之間的矛盾哪有那么容易判決,其中涉及到很多歷史、經濟甚至是政治上的多重因素,單純用簡單的法條那你就沒有辦法徹底的解決終端,就算國際法院強行給出判決,也大概率是輸的一方不服,贏的一方也不一定樂意執行。
而國際調解院就完全不同了,不打官司不判決,靠調解就可以達成解決矛盾的目的,而且調解的氛圍完全不一樣,雙方很不安全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一次不行可以多次,最終總會談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海牙國際法院名義上是獨立的,但其實誰都知道它就是西方大國操縱下的產物,只要爭端涉及大國利益,裁決根本就不可能公平公正。
俄烏沖突就是個典型,在局勢還沒有完全清晰的時候,海牙國際法院已經對普京發出了通緝令,還做出了一系列針對俄羅斯的裁決。
而我國發起的國際調解院則完全不同,它將由各國平等參與,沒有任何大國擁有特殊權力,我們的目標是創造一個讓所有國家都能在公平公正環境下進行對話和協商的平臺。
在設計時國際調解院也參考了各國文化的不同,盡量讓每個參與者都感到公正和尊重,調解程序也不是既往的西方優先,更不會根據西方的習慣和模式進行,而是鼓勵根據各國不同的文化特點社會背景量身定制調解方式。
這種方式可以搭搭增加調解的成功率,同時也能讓各國對調解結果更心服口服,貼近各個國家的調解方式也讓國際調解院多了一種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
海牙國際法院在這方面根本就沒有辦法跟國際調解院相比,他們一向的做事風格就是按照西方的法律傳統進行審理,偏重西方法律思維,從來不求同存異,完全是一副按照西方制定的游戲規則來評判世界的霸權思想。
但這樣的方式會讓很多國家覺得不適應,在接受判決時自然也就產生了抵抗心理,國際調解院跟海牙國際法院還有一點明顯的不同就是影響力的平衡。
聯合國五常在海牙法院都有不小的影響,美國可以通過一票否決權影響決議執行,所以這些年世界一直有取消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權的呼吁,雖然我們也是常任理事國之一,但我們希望的是國際正義能夠真正實現。
國際調解院的成立就完全符合我國的對外政策,所有參與國不論大小強弱,享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在國際調解院中是不會出現特權國家的,也沒有哪個大國能用霸權操控其他國家的爭端解決方案。
這才是我們追求的國際理想,至少國際調解院的存在就可以讓全球治理的公正性往前邁進一大步。
當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是絕對不愿意看到自己構建起來的秩序崩塌的,所以調解機構肯定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特別是現在國際局勢如此動蕩,未來要解決的問題一定會很多。
但正因有挑戰才顯得國際調解院十分重要,各國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嶄新的平臺處理國際糾紛,而不需要單純依賴西方的法律和制度來解決問題。
當然調解也不是萬能的,有的矛盾本身就是不可調和的,所以在調解之外各國依然可以保留大家都認同的強制手段,不管怎么樣調解依然還是最友好的國際爭端解決路徑。
海牙法院解決不了的事兒調解可能有更好的結果,如果調解和判決都達不到效果,或許真的需要一場熱沖突了。
結語
或許國際調解院并不能在一夜之間改變什么,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搭建這樣一個開放平的平臺,潛移默化地調整和塑造新的國際規則,用不了多久,這個調解平臺肯定會吸引更多國家的支持和參與,未來的國際秩序也有可能隨之發生重大轉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