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曦是華潤銀行15年來的第五任董事長。
文/每日財報 張恒
近日,廣東金融監管局披露了一則行政許可文件,經審核,核準錢曦珠海華潤銀行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一紙公告的落定,意味著在代行華潤銀行董事長職責近半年后,擁有招商銀行背景的職業經理人錢曦正式通過監管核準,完成從銀行行長到掌舵人的身份躍遷。這場歷時兩年的晉升之旅,標志著華潤銀行管理層迭代進入新階段。
據悉,錢曦是華潤銀行15年來的第五任董事長,該行前四任掌門人分別是蔣偉、劉曉勇、李福利、宗少俊。
回溯錢曦擔任華潤銀行“二把手”的2024年,該行經營業績數據呈現分化鮮明對比。總資產規模首次突破4000億元關口,成功躋身城商行“4000億俱樂部”,但規模擴張的背后,其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卻浮現出較大隱憂,凈利潤大幅縮水,盈利水平已跌至近年低點,逾期貸款規模快速攀升,撥備計提壓力與日俱增。
在經營業績承壓與戰略轉型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華潤銀行于2025年啟動董事會全面改組。隨著如今錢曦正式履新董事長職務,該行原有管理層格局被徹底打破。這場人事地震不僅涉及決策層換血,更引發市場對華潤銀行經營層業績走向的高度關注。
錢曦火速被提拔成新掌門,
行長空缺待補位
作為招商銀行體系培養的金融骨干,1970年出生且擁有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高級經濟師職稱的錢曦,其職業生涯始于招行系統,曾先后執掌廣州分行、大連分行、佛山分行及西安分行等重要區域機構,并擔任總行戰略客戶部總經理職務,積累了豐富的跨區域管理經驗。
2023年5月,華潤銀行通過市場化選聘引入錢曦擔任行長,這一人事安排為該行后續高層變動埋下伏筆。短短兩年間,錢曦職務實現了跨越式晉升,速度堪稱罕見。2023年12月獲行長任職資格,2024年4月進入董事會,2024年12月,錢曦更是首次以華潤銀行黨委書記的身份帶隊前往美凌集團考察調研,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新任掌門人熟悉業務、推動變革的前奏,已現掌舵端倪。
實際上,當時錢曦的職務仍是華潤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而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職則是由宗少俊擔任。彼時,就有媒體報道稱,按照該行以往慣例,錢曦后續或將接任董事長一職。
果不其然,2025年1月,錢曦正式當選華潤銀行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直至如今任職資格順利獲得核準落定,標志著其完成從經營層到決策層的角色轉換。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因為同屬本地原因,此次人事更迭延續了華潤銀行與招商銀行的人才互動傳統。2015年該行面臨高管全面更替,招行背景高管即加入掌舵,曾引入時任招行佛山分行行長艾東出任行長兼黨委書記,同期招行副行長尹鳳蘭亦轉任監事長,形成管理層深度融合。
此外,今年1月3日,華潤銀行還經歷了一輪董事會“大換血”,選舉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10名董事會中,僅錢曦和王遙兩人留任董事,其余8名董事均未續任,取而代之的新進入董事則均為新面孔。
錢曦升任董事長后,華潤銀行行長的位置再次空缺。該行曾在2025年2月再次發出海選行長的公告,要求候選人任職單位資產規模超過4000億元、1975年以后出生,且擁有10年以上的銀行從業經驗等。目前,尚未有行長人選的消息傳出。
盡管目前行長職位因錢曦晉升形成空缺,但當前華潤銀行副行長和行長助理數量總計已高達7位。具體來看,歷經此番管理層變動之后,華潤銀行形成以招行背景高管錢曦掌舵,“五副二行助”的管理層格局。其中,五位副行長分別為張宏山(兼任董事會秘書)、田宇、陳世長、徐偉國和鄭強,行長助理為程紹凱和陳建軍。此外,該行核心高管還包括首席信息官張昕,主要負責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和信息技術管理。
利潤連續暴跌超70%,
為何深陷業績下行困局?
2024年是錢曦擔任華潤銀行行長的完整會計年度,其業績發展情況牽動人心。只不過,受政策利率及市場利率水平整體下行,疊加區域同業競爭較為激烈的影響,去年華潤銀行息差水平持續收窄;同時受宏觀經濟變化及政策調整影響,該行資產質量有所承壓,撥備計提規模較大,盈利水平大幅下滑。
拆分盈利結構表,2024年華潤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1.32億元,較2023年增長4.87%。從收入構成看,利息凈收入為該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非息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收入進一步多元化。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實現利息凈收入45.78億元,較上年下降4.46%,所占總營收的比重為64.19%。其中,華潤銀行利息收入主要由貸款利息收入和金融投資利息收入構成,而隨著信貸業務和投資業務規模的擴大,2024年該行實現利息收入142.64億元,同比增長6.59%,其中發放貸款及墊款、債權及其他債權投資利息收入占比分別為71.39%、21.02%。但由于吸收存款和應付債券規模上升,去年該行發生利息支出96.86億元,同比增長12.75%,其中吸收存款、應付債券利息支出占比分別為73.79%、19.05%。
進一步來看,受宏觀經濟增長承壓、銀行實行減費讓利政策,疊加區域同業競爭較為激烈等因素的影響,2024年華潤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下滑,付息負債成本上升,導致凈息差持續收窄,已經壓縮至1.23%,不僅較上年下降了27BP,而且也低于行業1.52%的均值水平,盈利能力承壓。
華潤銀行非息收入主要包括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024年該行實現非息收入25.54億元,較2023年增長27.12%,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5.81%,同比上升6.27個百分點,主要系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大幅增加所致,由上一年度的-3.2億元轉為6.32億元,一年時間暴漲收益了9.53億元。
不過,同時期內該行投資收益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卻均在大幅滑坡,分別為14.14億元、3.25億元,分別較上年下降了10.7%、27.83%。
華潤銀行業務及管理費主要由員工費用及折舊攤銷等構成,近年來其業務及管理費支出規模變動不大,2024年全行累計發生業務及管理費25.25億元,較上年增長2.11%,實現成本收入比35.41%,較上年優化0.96 個百分點。
但即便如此,該行卻在去年大幅計提了信用減值損失,是其成立以來該指標增長最高的一年,撥備計提規模的增長一定程度上侵蝕了華潤銀行利潤空間。根據財報披露的數據,截至2024年末,該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42.92億元,較前一年大幅增長44.64%,其中計提貸款信用減值損失較上年減少0.41億元,降幅1.5%;而計提金融投資信用減值損失則從2.25億元暴漲至13.43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97.58%,反映出華潤銀行在債券、資管產品等領域存在巨大的風險敞口。
事實上,從2022年開始,華潤銀行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就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2022年-2023年,該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分別為20.85億元、29.67億元,加上2024年,華潤銀行在三年時間里共計提了93.44億元信用減值損失。而2024年與2022年相比,其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翻了一倍以上。
綜合影響下,2024年華潤銀行盈利指標急劇承壓,已處于該行近10年來的低位,僅高于2015年時水平。去年全年華潤銀行實現凈利潤僅為4.49億元,同比下降67.97%;歸母凈利潤4.44億元,同比大幅下滑了68.2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和歸母凈利潤也都降至了3億元左右,下降幅度均超71%。
不僅如此,同期該行平均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僅為0.11%和1.14%,分別較2023年下降0.29個和3.27個百分點。需重點關注未來息差水平變化以及資產質量變動情況對華潤銀行盈利能力帶來的潛在影響。
這一點,在華潤銀行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信息披露報告中也能找到印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合并口徑下華潤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4.49億元,同比下降23.09%;實現凈利潤1.41億元,相較于上一年度同期的5.47億元暴降了74.22%。
逾期貸款激增,
資產規模突破四千億大關
經由以上分析,華潤銀行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逐年增加,足以說明其或許正面臨著貸款違約上升的風險,才需要計提更多損失來覆蓋潛在壞賬,資產質量隨之承壓,也將面臨一定信用風險管控壓力。
截至2024年末,華潤銀行逾期貸款規模高達80.66億元,較年初的67.01億元激增了近14億元,其中,光逾期3個月內的貸款就達到了41.58億元,逾期三個月至約一年的高達22.3億元,逾期1年至3年的為16.42億元,都是不可小覷的規模。
拉長周期來看,該行逾期貸款已經連續兩年急劇抬升,要知道2022年和2023年分別為36.3億元、67.01億元,也就是說,該行逾期貸款的規模兩年時間激增了超44億元,增幅不可謂不大。作為前瞻性指標,華潤銀行逾期貸款快速上升,意味著潛在資產管理壓力加大,需關注資產質量遷徙對盈利的影響,同時該如何認定和應對,也成為其重要挑戰之一。
對此,華潤銀行不得不通過核銷、現金清收、以物抵債等方式處置這些不良貸款。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華潤銀行核銷不良貸款本金、表外利息合計25.09億元,其中本金22.4億元,表外利息2.69億元。
在持續加大不良核銷力度下,2024年華潤銀行資產質量指標略有改善,不良貸款率同比壓降了0.08個百分點至 1.65%;撥備覆蓋率提升至 172.7%,同比上升3.38個百分點。但不容忽視的是,該行的不良貸款率本身就處在相對較高的位置,遠遠大于行業平均水平1.5%,存在可觀的優化空間。
此前,中證鵬元曾在評級報告中指出,華潤銀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和房地產業,在當前房地產市場景氣度較低且相關企業資金鏈整體趨緊的背景下,面臨的信用風險有所上升。此外,該行針對部分經營承壓客戶還采取了無還本續貸、展期及借新還舊等重組方案支持其穩健經營,此類貸款資產質量未來存在一定向下遷徙的風險,或將加大該行資產質量下行壓力。
雖然資產質量面臨較大風險敞口,但也阻擋不了華潤銀行資產規模持續擴張的步伐。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股東資源優勢,該行不斷拓展信貸業務和投資業務,直接帶動了自身資產總額快速增長,2024年末以兩位數的擴表速度實現總資產規模同比增長11.6%,成功突破4000億大關,達到了4340.4億元,順利躋身4000億城商行之列。截至2025年3月末該行資產總額進一步擴表至4402.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2%,資產保持穩定增長。
華潤銀行資產規模持續擴表與貸款規模快速增長密不可分,近三年其復合增長率可達20%,2024年末該行發放貸款及墊款凈額為2350.3億元,同比增長13.54%,在資產總額中的占比為54.15%。
從投放行業來看,2024年末華潤銀行前五大貸款行業分別為房地產業、租賃商務服務業、金融業、制造業、批發零售業,前五大行業貸款余額合計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為38.94%。其中,該行對房地產領域仍呈一定的依賴,不僅對房企貸款規模仍高達269.21億,占比為11.17%,位列貸款行業第一,而且在該行前十大借款人中就有3家為房企。與此同時,租賃和商業服務業為267.79億元,占比11.11%,且較上年8.36%的占比水平大幅提升,在其前十大借款人中也有3家為租賃和商業服務相關企業。可見,華潤銀行在這兩大行業的貸款集中度較高,需重點關注相關企業信用風險變動情況。
除此之外,2024年華潤銀行個人貸款余額高達1110.82億元,占比總發放貸款及墊款規模的46.07%,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在城商行中處于較高水平,表明該行對零售業務的獨特偏好,并加大了布局力度。
據悉,華潤銀行個人貸款主要包括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個人按揭貸款等產品,主要以個人經營貸款及個人消費貸款為主。其中,該行通過“小微信貸智能化項目”,為小微客戶提供更方便快捷、靈活專業的貸款融資服務,持續推動信用貸款流程數字化,并配置區域化政策規則,實現精準獲客。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686.62億元,較年初增加43.78億元,普惠小微貸款客戶數達74067戶,較年初增加1395戶。
與此同時,近年該行推出“車位貸”“汽車貸”及“優質白領貸”等優質客群信用貸產品,改善客群結構;針對存量“快樂易”產品,持續監測其貸后風險并收緊準入門檻;完成互聯網貸款產品“潤秒貸”的測試放款。截至2024年末,該行零售AUM規模達1137.89億元,較年初增長16%。
總的來看,面對當下一系列經營難題,華潤銀行選擇在這一時間里選擇高管人事大換防,或許是一種必然。只是新管理層上任后,該如何帶領華潤銀行突破業績經營頹勢,打開新局面,依舊任重道遠。
丨每財網&每日財報聲明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信息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電話:010-64607577
手機(微信):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