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今年握有兩張二輪中后段的選秀簽,以騎士目前試訓球員的數量來說,個人是不太認同Brian Windhorst提出的騎士有可能會交易選秀簽的看法。
騎士在超過第二層豪華稅的情況去選擇交易,終究還是屬于弱勢一方,就算加上今年的兩個二輪作為甜頭也不會是多好的籌碼,再加上騎士往年都會有想向上交易的消息傳出,但每次都沒有發(fā)生。
很明顯,今年騎士看得出來在積極尋找大型側翼和內線,針對球隊較為薄弱的位置尋求補強,本篇,我們介紹三位相對值得嘗試的人選:
布魯克斯-巴尼澤
巴尼澤來自籃球氛圍濃厚的印第安納,從高中起就是相當全能的球員,加盟西北大學之后逐年得到進步,大三賽季成為球隊主力,還入選了十大最佳陣容三陣和最佳防守陣容,大四賽季更是打出生涯最佳表現(xiàn),場均17.1分4.2助攻8.8籃板。
從身高體重來看,巴尼澤在身體條件上已經具備對抗職業(yè)強度的能力。雖然他不是那種爆發(fā)力十足的球員,但很懂得運用自己的身體和腳步節(jié)奏去創(chuàng)造空間。擋拆中的決策、突破時的腳步力量運用、甚至是低位背框的小勾手,都讓他能夠在自己的節(jié)奏下穩(wěn)定得分。
雖然他不是進攻中主要持球的球員,但具備極強的策應特質,能作為讓球隊進攻運轉更流暢的萬金油球員。
最大的挑戰(zhàn)還是在于他的投射和運動能力,第一步不夠快、籃下終結效率普通,也讓人懷疑他未來在NBA面對更高強度防守時是否能穩(wěn)定貢獻。投射方面,他的出手姿勢雖然固定,但整體投射效率卻并不好,這一點也大大影響了他的無球價值。
考慮到騎士板凳上還有去年的首輪新秀杰隆-泰森在等待機會,巴尼澤如果在無球端沒辦法再進化,騎士就算選到他可能也不會有太多機會。
不過他的球商、新秀成熟度和實戰(zhàn)經驗,讓他有機會成為一名即插即用的輪換型側翼。對其他需要穩(wěn)定角色球員的球隊而言,巴尼澤還是值得他們投資的選擇。
杰克遜-羅賓遜
杰克遜-羅賓遜的大學籃球之路一波三折,五年間入學四所學校,從德州農工到阿肯色大學,然后來到楊百翰大學,最后則是追隨教練加盟肯塔基大學。
這位來自奧克拉荷馬的側翼射手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比賽節(jié)奏,2024–25賽季,羅賓遜場均得到13分3.5籃板,三分命中率為37.6%,不幸的是他在二月因手腕受傷而提前結束賽季,也因此缺席了今年的選秀聯(lián)合試訓。
羅賓遜的進攻端重心主要在外線,不只擁有流暢出手和穩(wěn)定命中率,也展現(xiàn)出了射手潛力。場均三分出手超過6次,不論是定點投射、掩護后的接球出手、又或者運球后的出手,他都能以腳步和節(jié)奏擺脫防守人完成跳投。
不過如果要在NBA扮演穩(wěn)定輪換角色,目前他還有幾個明顯短板:首先是籃下侵略性不足,他也不擅長主動制造對抗,缺乏造犯規(guī)的能力。這導致他容易在NBA高強度防守中陷入只剩跳投的單一進攻模式,而無法撐起真正的球隊進攻重任。
其次是他的組織視野仍有提升空間,助失比幾乎接近1:1,意味著他還是偏向于個人終結,無論是在楊百翰還是肯塔基,他都沒有展現(xiàn)出多少主動創(chuàng)造隊友得分機會的能力。雖然偶爾能送出簡潔實用的傳球串聯(lián),但整體威脅依舊有限,如果不能夠補齊這一環(huán),最終大概率只能在聯(lián)盟中擔任射手型3D輔助。
防守方面,他在一對一單防和輪轉防守上的基本功還不錯,但有時會過度追防導致失位,也需要更加積極參與籃板爭搶。受限于體重和核心力量的短板,當遇到NBA等級的掩護時,在擠過掩護或者轉身補位上也仍不夠及時穩(wěn)定,這些都會是后續(xù)球隊選擇他時需要考量的潛在風險。
總結來看,羅賓遜屬于是一名具備職業(yè)身材、成熟跳投技術、一定即戰(zhàn)力的得分型側翼,他的進攻技能雖然不多樣,但以3D來養(yǎng)成的話還是具備穩(wěn)定潛力,還是有很大機會在第二輪被選中。
薩柳-尼昂
在今年選秀中,尼昂并不是大多數媒體的熱門人選,但他在意大利聯(lián)賽的表現(xiàn)相當扎實。場均8.2分5.1籃板,球隊角色明確,屬于是一名防守強悍、低使用率的鋒線選手,同時也有成為控球前鋒的潛力。以他目前的身體條件和球隊風格來看,他有機會成為球隊防守端可以立即選擇的類型。
身材體型足夠、下盤力量穩(wěn)定,腳步靈活且協(xié)調性出色,在防守擋拆中能有效應對持球人和掩體。他具備出色的擠過掩護能力,善于運用肩膀和身體強度吸收掩護時的對抗,同時髖部轉動流暢,能快速穿越持球者和掩護者之間的縫隙,保持防守位置和對位強度,也展現(xiàn)出了擔任關鍵大鎖的潛力。
當然,雖然目前的防守意識和橫移速度都還很出色,但也經常出現(xiàn)過度盯球而被對手偷走后門的問題,整體還需要更多比賽經驗來克服。
至于進攻端,尼昂的優(yōu)勢來自于他不斷地移動、突破以及積極爭搶進攻籃板,讓他在不干擾主攻手的情況下發(fā)揮作用。擅長弱側空切、無球跑位等掩護進攻動作,善于利用隊友的掩護制造換防機會,讓球隊進攻保持傳導流動。
他在第一步突破上具備爆發(fā)力,搭配上身體強度,經常能強悍的直接殺入禁區(qū),為球隊創(chuàng)造出額外的得分機會。
盡管尼昂具備出色的突破爆發(fā)力和第一步速度,但缺乏穩(wěn)定的籃下終結能力,容易在空中被干擾而失去平衡。此外,尼昂的三分命中率不穩(wěn)定,出手頻率也不高,目前也尚未展現(xiàn)出足以威脅防守人的射程威脅。這一點也影響了他在無球端的進攻價值,如果對手選擇放投,他很可能會成為球隊進攻空間上的拖累點。
另外一點,他的持球技術略顯生硬,雖然能靠第一步打出破壞力,但在面對高強度防守時常缺乏變速節(jié)奏和假動作應對,導致突破后難以創(chuàng)造穩(wěn)定終結機會。這一部分如果無法改善,很可能會限制他在更高級球場上的進攻潛力。
尼昂的身高和臂展,以及防守能力是騎士目前稀缺的類型,防守技能完整、籃板拼搶積極、球風強硬,在角色明確情況下也能立即做出貢獻。未來如果能加強終結手感和投射穩(wěn)定性,自然能夠進一步鞏固他在NBA的生存可能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