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釋出今年第三次載人發射——美東時間2025年6月25日凌晨2點31分(北京時間6月25日下午2點31分),一枚二手獵鷹9號火箭劃破佛羅里達夜空,從美國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成功發射公理4號(Ax-4)任務,這是公理航天公司(Axiom Space)第四次私人宇航員任務。此次發射還是SpaceX第18次載人航天任務、2025年第三次載人航天任務,也是今年全球第八次載人航天任務。
盡管經歷了技術故障、環境挑戰和超長隔離期的重重阻礙,搭載美國、印度、波蘭和匈牙利四人乘組的飛船依然順利升空,開啟了商業航天與國際合作的新篇章。
一波多折的發射之路
公理4號的發射之路充滿坎坷。原定5月29日發射的任務因全新龍飛船(編號C213)未準備就緒而推遲。6月初,任務調整至6月11日,但6月8日的靜態點火測試暴露了準備第二飛的一級助推器(編號B1094.2)液氧泄漏問題。SpaceX建造與發射安全副總裁威廉·格斯特邁爾透露,該泄漏在4月Starlink 12-10任務后就曾出現,但翻修未能徹底解決。他在6月9日新聞發布會上表態:「我們發現助推器修復不完全,已加裝凈化系統以緩解問題。」
6月12日發射團隊完成修復并通過濕式彩排測試,但新挑戰接踵而至: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星辰號服務艙(Zvezda)出現壓力異常,一直不斷漏氣。此艙段早有泄漏史,美國宇航局(NASA)與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檢測到近期修復后出現新的泄漏特征,需進一步檢查和密封。隨后空間站乘組將轉移通道壓力穩定在100毫米水平,但這種變故導致公理4號推遲了6月19日和22日的發射窗口。
此外,天公也不作美。龍飛船上升走廊的天氣狀況進一步復雜化局勢,迫使任務從6月10日推遲至6月11日。等到6月24日,天氣好轉,直至6月25日發射日的天氣有利概率達90%,僅需警惕零星陣雨。4名宇航員經歷了現代航天史上最長的發射前隔離期,超越阿波羅時代,在佛羅里達堅持待命,終于抓住稍縱即逝的發射窗口。
歷史性乘組
公理4號乘組體現了任務口號——實現回歸,標志著印度、波蘭和匈牙利首次派宇航員登上國際空間站,也是這三國自上世紀70-80年代以來首次載人航天活動。
Peggy Whitson
此次任務由公理航天人力資源總監、前NASA宇航員佩吉·惠特森(Peggy Whitson)擔任指揮官。惠特森在四次任務中累計在軌675天,完成10次太空行走,是美國累計太空時間最長的宇航員。她曾任NASA首位空間站科學官及第16次遠征任務指揮官,豐富經驗為此次任務提供保障。
Shubhanshu Shukla
飛行員舒布漢舒·舒克拉(Shubhanshu Shukla)是印度空軍上校,擁有超過2000小時飛行經驗,駕駛過Su-30 MKI和MiG-21等機型。2020年入選印度加甘揚(Gaganyaan)計劃的他,深受1984年首位印度宇航員拉凱什·夏爾馬(Rakesh Sharma)啟發。舒克拉表示:他一直是我的導師,指導我如何應對。夏爾馬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人類航天計劃中作用顯著。
S?awosz Uznański-Wi?niewski
任務專家斯拉沃什·烏茲南斯基-維斯涅夫斯基(S?awosz Uznański-Wi?niewski)是波蘭籍歐洲航天局(ESA)預備宇航員,繼承1978年波蘭唯一宇航員米羅斯瓦夫·赫爾馬謝夫斯基(Miros?aw Hermaszewski)的衣缽。作為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工程師,他擁有輻射防護電子學博士學位,將攜帶赫爾馬謝夫斯基1978年使用的波蘭國旗,象征傳承。維斯涅夫斯基表示:「他在我的選拔過程中給予了很多支持。」赫爾馬謝夫斯基已于2022年去世。
Tibor Kapu
任務專家蒂博爾·卡普(Tibor Kapu)是匈牙利機械工程師,入選匈牙利到達軌道(HUNOR)計劃,追隨1980年宇航員貝爾塔蘭·法爾卡斯(Bertalan Farkas)。卡普從事空間輻射防護研究,致力于激勵年輕一代。他攜帶的個人物品包括匈牙利邏輯游戲Tantrix的一塊六邊形瓷磚,體現其分析思維。卡普說:重返太空舞臺對匈牙利科學意義重大。
借光優雅號
此次任務首次采用嶄新龍飛船C213,這是SpaceX第五艘加入現役的載人飛船,也是最后一艘造的載人飛船。原計劃用于NASA Crew-10任務,由于推進和環境控制系統問題推遲使用,后被重新分配給公理4號。這些延誤使得C213的首飛窗口與Ax-4需求重合,公理4號因此「借光」了這艘全新飛船。而SpaceX快速響應能力確保了C213在Ax-4中順利首飛,展示了商業航天的靈活性。
公理4號也是首次使用全新載人龍飛船的私人乘組。在此之前,SpaceX承運6次私人商業航天全都使用復用龍飛船,而現役四艘載人龍飛船首次飛行,全都用于承運NASA官方宇航員。
新飛船在進入軌道后由任務指揮官公布船名:Grace——優雅號,這一傳統延續了SpaceX慣例。此前,載人龍飛船家族已有奮進號Endeavour、耐力號Endurance、恢復號Resilience和自由號Freedom四艘命名飛船,C213加入將完成這一序列。
第五艘龍飛船正式命名Grace,由Ax-4任務指揮官惠特森在軌宣布:「Grace不僅是個名字,它反映了我們在太空中的優雅航行,象征科學與精神的和諧。」這一命名呼應了乘組的國際合作主題,同時也體現了任務的優雅與堅韌。惠特森曾在發射前透露,飛船名稱與任務零重力指示物——一只名為Joy的天鵝毛絨玩具有關。天鵝在印度象征智慧,在波蘭代表堅韌,在匈牙利寓意優雅,完美體現了乘組的國際文化融合。
31國60多項實驗
公理4號的科學任務是歷次任務中最雄心勃勃的,涵蓋31國60多項實驗,數量創歷史新高。NASA與ISRO合作的Myogenesis-ISRO研究將在微重力環境中探索肌肉干細胞再生,測試支持線粒體功能的化學物質,以對抗肌肉萎縮。這不僅有助于長時航天任務,還可治療地球上與年齡相關的肌肉損失。
匈牙利HUNOR計劃的END-SANS實驗將測試含藥物成分的隱形眼鏡,以穩定微重力中眼球形狀變化,或為地球上黃斑水腫患者帶來福音。波蘭航天局(POLSA)與ESA合作研究宇宙輻射對藥品保質期的影響。波蘭西里西亞大學的AstroMentalHealth項目將評估隔離對宇航員心理的影響。印度的Space Microalgae實驗由ICGEB和NIPGR領導,研究可食用微藻在微重力和輻射環境中的適應性,為可持續太空營養提供可能。
阿聯酋主導的研究將探索微重力中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宇航員的血糖管理。技術演示項目如Wireless Acoustics將評估可穿戴設備在聲學監測中的應用,可能改善飛船設計。這些涵蓋生命科學、材料和技術的實驗凸顯公理4號在推動太空探索和地球創新中的雙重作用。
技術挑戰與突破
這次發射任務使用的是獵鷹9號B1094.2助推器,屬于第二次飛行,升空7分40秒后成功垂直著陸在佛州卡角1號著陸區(LZ-1),距這枚助推器上次Starlink任務僅僅僅45天。這種快速周轉復用彰顯了SpaceX可重復使用火箭的實力,盡管液氧泄漏和第五臺引擎的推力矢量控制問題需要迅速修復。
這次發射還是SpaceX今年第81次航天發射(78次獵鷹+3次星艦)、總計第467次成功回收獵鷹助推器,以及第434次復用獵鷹助推器。
龍飛船計劃于6月26日上午7點(美東時間)與空間站對接,開啟14天任務。在軌道機動后,飛船將自主接近空間站,與和諧模塊對接。乘組將在軌專注于科學研究、STEM推廣及為公理航天計劃于2028年發射的自由飛行空間站積累運營經驗。
公理4號不僅是任務,更是太空民主化的象征。對印度而言,它與ISRO的加甘揚計劃契合,為舒克拉提供寶貴經驗。對波蘭和匈牙利而言,它重振了自冷戰以來沉寂的航天項目。指揮官惠特森強調:這次任務加速了我們的航天計劃,激勵了下一代。公理航天在開辟低軌新路徑中扮演關鍵角色。
盡管多次延誤令人沮喪,卻凸顯NASA、SpaceX和公理航天對安全的承諾。隨著獵鷹9號一級助推器在發射7分鐘后成功降落LZ-1,優雅號龍飛船奔向國際空間站,公理4號任務不僅會推動科學進步,也將強化商業航天在全球合作中的關鍵地位。
關鍵信息索引
SpaceX to launch fourth commercial Axiom mission to the space station
Axiom-4 mission aboard new Dragon capsule launching to ISS
SpaceX Axiom Space Mission 4 Official Launch Discussion & Updates Thread!
'Joy,' a plush baby swan, will launch with Axiom Mission-4 crew as zero-g indicator
X post by SpaceX
>End
本文轉載自“ ”,原標題《第五艘載人龍首飛,公理4號借光「優雅號」》。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太空與網絡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并經過編輯。
未按照規范轉載及引用者,我們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部分圖片難以找到原始出處,故文中未加以標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
HISTORY/往期推薦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絡》,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衛星與網絡》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絡》副社長:王俊峰
·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編輯:艷玲、哈玫,周泳、邱莉、黃榕、娜娜
主筆記者:李剛、魏興、張雪松、霍劍、樂瑜、稻子、趙棟
策劃部:楊艷、若?、李真子
視覺總監:董濘
專業攝影:馮小京、宋偉
設計部:顧錳、潘希峎、楊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業務部:王錦熙、瑾怡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等事宜,請加微信:15910858067
商務合作;展覽展廳設計、企業VI/CI及室內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及品牌推廣;企業口碑傳播及整體營銷傳播等,請加微信:13811260603
雜志訂閱,請加微信:wangxiaoyu9960
·衛星與網絡各分部:
成都分部負責人:沈淮
長沙分部負責人:賓鴻浦
西安分部負責人:郭朝暉
青島分部負責人:江偉
·衛星與網絡總部負責人:農燕
·會議活動部負責人:喬顥益、許克新、董今福
· 投融資及戰略層面合作:劉雨菲
·本平臺簽約設計公司:一畫開天(北京)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負責人:楊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