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協鑫通威推動TOP6硅料產能收儲,這當然需要政府出手。去年,鹽城拯救暴雷光伏企業潤陽,同樣也是政府出手。這兩點,有分別嗎?如果這兩種違背市場規律的做法沒有分別,為什么總有一些人要責難悅達的行為呢?對投資企業見死不救,難道就一定正確嗎?
同喜悅,共發達!這是悅達集團的SLOGAN。
只要悅達但有一口氣在,即使已經暴雷,潤陽股份也很難死掉。
擁有8家煤礦的江蘇悅達,不但有財力為潤陽兜底,而且能為窟窿和潤陽差不多的高合汽車兜底。
趕碳號萬萬想到,事情發展到今天,最終拯救困難光伏企業、拯救困難新能源車企的,竟然是煤炭,是新能源企業們每天心心念念要取而代之的化石能源!
2023年10月,趕碳號攝于潤陽股份總部大堂
01潤陽如何斬獲23.1億投資?
6月25日,京山輕機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晟成光伏擬以現金方式對潤陽股份增資1.5 億。增資完成后,晟成光伏持有潤陽股份8,437,500 股,占轉股后目標公司總股本的1.5523%。
公告稱,此次京山輕機增資來自潤陽股份的欠款2,083 萬美元(按1美元=7.2012人民幣,折合人民幣1.5億元)。在收到債務清償款項后,晟成光伏將以等額人民幣 1.5億元資金,以現金出資方式對潤陽股份進行增資。
京山輕機不愧是做設備的,這個描述有點繞了,這事本質上不就是債轉股嗎!
京山輕機,是趕碳號已知的、第6家被迫投資潤陽股份的設備企業!
自去年6月潤陽股份暴雷以來,江蘇悅達現金增資10億元,設備企業捷佳偉創、奧特維、羅博特科、高測股份、拓斯達、京山輕機等先后把對潤陽股份的債權轉成股權。
由此,已經陷入經營困難、走到破產邊緣的潤陽股份,合計獲得了23.1億元的資金支持!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就當下的資本市場環境、光伏市場環境,潤陽股份即使能在A股IPO,募資金額恐怕也難超過這23.1個億吧?
不得不說,從化債、融資結果看,潤陽股份成績斐然,躺而?,躺贏!
天眼查顯示:最近上市公司弘元綠能、雙良節能等多家企業也因合同糾紛起訴了潤陽股份。那么,這些企業會不會也同意把債權轉成股權、協助潤陽股份渡劫呢?我們走著看吧,有可能。
債權人同意把對潤陽的債權轉成股權,原因可以歸結為下面三方面:
第一,潤陽股份經營困難,債務纏身,短時間內不具備還款能力。除了債轉股外,債務人也沒有其他選擇。假如潤陽股份破產清算,那損失更大。
公告顯示:2024年末,潤陽股份凈資產只有74億元,負債總額高達290億元;總資產負債率高達79.62%。
2024年,潤陽股份凈虧損近9億元,就當前的光伏環境,在市場化條件下,潤陽股份至少短期內沒有扭虧的能力。
來自潤陽股份財報;單位:萬元
第二,債務人暫時相信潤陽股份畫的大餅,希望潤陽股份可以按協議約定:在規定時間前完成IPO上市(A股主板、科創板、創業板)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同時,債轉股也有利于設備企業美化自己的財務報表——減少應收賬款。
第三,江蘇國資悅達的背書是有效的。
所有的債轉股協議中,都約定“若目標公司(潤陽)未能在規定時間前完成IPO上市(A 股主板、科創板、創業板),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且投資人換股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或投資人所持目標公司股權沒有被全額收購,由承諾人按照約定回購投資人所持有的目標公司股權。”
“對上述補償或回購義務,目標公司、陶龍忠作為主責任人承擔全額連帶責任;悅達集團及其控股公司作為補充責任人,在主責任人沒有能力履行債務或者無力償還債務的情況下,按比例承擔補充責任。”
潤陽股份的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陶龍忠博士,可能沒有作此擔保的實力和信用,但是悅達集團有!
悅達集團是這些“債轉股”交易的最終擔保方。債權人相信的是悅達集團的信用和實力。
可以說,悅達集團是潤陽股份的救命稻草,是拯救潤陽的第一功臣!
02悅達集團的底氣,來自煤炭!
來自悅達集團官網
公司官網介紹,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達集團)創業于1979年,40多年來,始終堅持服務鹽城經濟社會發展不動搖,始終堅守實體經濟,成為全省重點國有骨干企業。
目前,悅達集團在境內外控股悅達投資、悅達國際2家上市公司,實際運營企業150余戶,擁有4萬多名員工,注冊資本100億元,資產總額超900億元,主體長期信用等級達3個AAA。
毫無疑問悅達是潤陽股份的白衣騎士。那么,現在有兩個問題:
第一,悅達集團為什么會救潤陽?
在此不得不說一下悅達集團和潤陽股份的淵源,以及悅達集團的背景。
江蘇悅達的實際控制人是鹽城市政府,是徹頭徹尾的地方國有資本。而潤陽股份不僅是鹽城當地新能源的龍頭企業,并且也是悅達集團投資、扶持的重點企業。潤陽股份招股說明書顯示:上海悅達新實業集團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悅達新能源;江蘇悅達的控股公司)是潤陽股份的第2大股東,持股僅次于陶龍忠。
據說,去年6月潤陽股份暴雷以后,鹽城市及悅達集團對于是否拯救潤陽其實在內部是有爭議的。一方認為,救潤陽的代價太大,而且未必救得活,應該充分遵循市場規律,該怎樣就怎樣;另一方則認為,應該全力保護本地產業,全力拯救潤陽,化解各類風險。
當然,這事沒有對錯。地方政府愿意全力拯救一家民營企業,這體現了鹽城的大度與開明,膽識與氣魄。
同樣,也有純粹市場化的地方政府。比如,揚州就遵循市場規律,任由揚州棒杰破產,且追討當時名股實債的投資;而更多的地方政府,在光伏企業出現流動性危機后,選擇為企業提供擔保,助力企業融資、拿訂單,共渡難關。
或許正是由于存在兩種不同意見,也或許因為整件事評估、審批和決策流程都需要一定時間,因此當潤陽股份在暴雷、債主臨門紛紛擠兌之時,通威股份毅然出手,擬50億元收購潤陽!現在回頭看,通威股份扮演的這個白衣騎士,在極大程度上緩解了潤陽的燃眉之急,也為悅達接管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經過數月的討論,最終悅達集團決定全力拯救潤陽。2024年9月,江蘇悅達集團黨委書記及董事長張乃文,親自出任潤陽股份董事長。
百度百科顯示,張乃文長期在鹽城政府工作,其在2017年4月,任江蘇省鹽城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2020年12月,任江蘇省鹽城市財政局局長、黨委書記,市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2021年9月, 任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新任董事季青、蔡文龍也同樣來自悅達新能源。
潤陽股份已經被悅達集團全面接管。悅達集團不僅自己對潤陽股份輸血10億元,同時積極化債,推動“債轉股”。
第二,為什么債權人都相信悅達信息的實力和信用呢?
其實,悅達集團是比光伏龍頭通威股份更有實力的存在。
(1)悅達是鹽城最重要的國資平臺企業。
(2)能源板塊——上海悅達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于2003年4月在上海成立,并于2006年8月完成重組,是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為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而投資興建的國有企業。公司按照“以能源基地為主導、獨立投融資主體、集團上海地區總部”的公司定位,已基本形成傳統能源與新興能源、資本運作協調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正是悅達新實業在2017年率先投資了潤陽,成為其重要股東。
(3)悅達新實業,不僅投資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更是較早布局投資傳統能源。現在,悅達的傳統能源業務仍然熠熠生輝、充滿活力,非常賺錢!
官網顯示:“目前,公司旗下控股、參股8家煤礦企業,累計煤炭資源儲量近50億噸,可采儲量超30億噸,現有年生產能力近2000萬噸;6家非煤能源類企業;1家售電服務類企業。”
其中,悅達新實業最重要的煤礦資產,是陜西黃陵二號煤礦有限公司:礦井始建于2004年5月,可采儲量6.4億噸,礦井核定生產能力800萬噸/年。配套建設有一條年運量2000萬噸的鐵路專用線和一座年洗選能力為800萬噸的洗煤廠。
黃陵二號煤礦,2024年的凈利潤是44億元。悅達和陜西煤業分別持股46%、54%,歸屬悅達新實業的凈利潤有20個億!
此外,悅達新實業參股的煤礦企業還有:陜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橫山縣天云煤礦有限公司、陜西韓城礦業王峰煤礦有限責任公司、鄂爾多斯市巴音孟克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西蒙悅達能源有限公司等。
所以說,悅達集團財力雄厚,完全有實力拯救潤陽!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傳統的煤炭在拯救新能源行業。
公開資料顯示:除了拯救光伏外,悅達也在拯救新能源汽車企業。
同樣是投資潤陽的那一年——2017年,悅達還投資了高合汽車。2017年9月,悅達集團與華人運通開啟股權合作。2018 年底,悅達集團對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增資。2019年6 月,東風悅達起亞與華人運通達成戰略協議,將停產的第一工廠出租給華人運通,改造為 “高合城市精品工廠” ,幫助高合汽車解決了造車資質問題,使其首款車型 HiPhi X 得以在此生產。
同樣,也是在潤陽股份遇到經營困難的2024年,高合汽車的母公司華人運通因面臨嚴重的財務困境,向法院申請重整及預重整。
據媒體報道,截至2024年8月底,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賬面資產總額為59.83億元,賬面負債為157.81億元。
同樣,收拾這個爛攤子的,還是悅達。悅達一方面幫助高合汽車穩定用戶、客戶,一方面參與高合汽車的破產重整。
好在高合汽車迎來轉機。2025年,市場傳出高合汽車復產的消息,同時也有消息稱中東資本、黎巴嫩公司EVElectraLtd.有意控股高合汽車。對價是多少呢?據說僅出資1億美元,就拿到高合70%的股權!
趕碳號也希望,在悅達的全力支持下,潤陽也能早日出現好轉。
僅從這兩個案例上來看,似乎悅達投資傳統能源煤炭,要遠比投資新能源成功。
當然,依靠傳統產業支持新能源產業的不只是發生在悅達和潤陽身上。
去年,12月6日,特變電工將其控股子公司天池能源所持有的全資子公司準東能源)49%股權,以15.0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新特能源。和同行企業估值相比,這次交易價格明顯低了。可以說,這是特變電工低價出售優質火電資產“輸血”新特能源。眾所周知,硅料行業卷,新特能源日子不好過。
其實,硅料企業東方希望、新特能源一直依靠自備火電廠卷硅料;位于樂山、宜賓的光伏企業也在依靠便宜水電,這些都算是依靠傳統能源優勢發展新能源吧。
在傳統能源企業面前,新能源企業的經濟實力、抗風險能力以及地位和人脈,那都差太多了。
03一手增持一手減持,意欲何為?
談了這么多,悅達積極幫助潤陽化債,推動債轉股,但有一件事情令趕碳號不解。
天眼查顯示:潤陽股份的股東中除了2017年就投資的悅達新能源外,還有悅達集團。
然而,在2025年捷佳偉創、京山輕機等企業發布的公告中,老股東悅達新能源已經變成了“杭州光曜致新睿逸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我們并不知曉他們之間的交易價格。
但是,這家合伙企業的第一大份額持有人,已經變成了專門處理不良資產的東方資產。那么,這算不是悅達新能源變相轉讓退出了一部分對于潤陽的投資呢?
悅達這是看好潤陽,還是不看好潤陽呢?
來自天眼查;杭州光曜致新睿逸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合伙人信息
后 記
光伏去產能,似乎去了個寂寞。如果最后都是國企接盤力挺,那么這場淘汰賽真的要曠日持久了。
不過,這種擔心或許是多余的。國企的考核更為剛性和嚴格,國企的錢肯定也不能助力企業一直做虧本的生意。接盤之后重組、重整,將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避免出現潤陽式的擠兌和連鎖反應,可能才是各地國企接盤的初衷。就像我們最近幾年在地產等行業看到的情況一樣,保交樓。
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悅達,也并不是每一家爆雷光伏企業都能成為潤陽。但是,時至今日,如果我們說潤陽股份已經被救活了,恐怕為時尚早。光伏市場環境越來越嚴峻,莫說是潤陽了,就是規模實力比潤陽大得多的頭部上市光伏企業,都不敢說自己一定能安全穿越這一輪周期。
自悅達接管潤陽以后,市場在變差而不是變好。即便是身經百戰的光伏大佬,在2024年時也難以預測到現在和未來。只能說,潤陽股份是幸運的,即使不能實現IPO,也避免了企業家、創業者最不愿意接受的現實:破產清盤。
現在,趕碳號不知道悅達包括鹽城在內,是否后悔當初的這個決定。這事,真的沒有對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