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時光(散文)
文/圖/悟喜(寧夏)
六年了,那幅貓畫依然清晰地浮現在眼前。畫中的它有著溫柔的藍色眼睛,神秘而機敏的黑色頭部與耳朵,潔白的臉頰上點綴著一抹鮮艷的紅,為它增添了幾分靈動。棕黑相間的身體勾勒出自然的層次感,雪白的腹部與四肢透著純凈,棕色的尾巴與整體色調和諧呼應。它總是安靜地趴在窗臺上,陽光為它鍍上一層金邊,時光仿佛在此刻變得緩慢。我握著畫筆,一筆一畫描摹著它的輪廓,像是在記錄一段無聲的陪伴。
記得2021年冬天,一個穿著樸素的溫州女孩微信付款260元帶走了它。她中等身材,略顯瘦削,說話時聲音輕柔,帶著些許感慨。她說畫中的貓讓她感到溫暖,能撫平心中的孤獨。我目送她離開,雖有不舍,卻也為畫作找到知音而欣慰。
如今陽光依舊,窗前卻少了那個熟悉的身影。我時常在想:那幅畫是否還掛在她家的墻上?畫中的貓是否仍用溫柔的目光注視著新的世界?它可會偶爾想起,曾經那個用畫筆記錄它模樣的人?
時光如風,雖吹散了往日的痕跡,卻帶不走記憶中的溫暖。那只貓,那幅畫,早已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像一束柔和的光,永遠照亮著心底的某個角落。
也許,在某個陽光正好的午后,它也會靜靜地想起我,就像我時常想起它一樣。
藝術最動人的力量,或許就在于它能將某個瞬間凝固成永恒。這幅貓畫承載的不僅是一只貓的形象,更是一段跨越時空的情感連接。當畫筆與心靈相遇,創作便不再是簡單的描摹,而成為情感的容器。畫作離開畫室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它自己的生命旅程——在不同觀者眼中獲得新的解讀,在不同空間里延續著情感的共鳴。正如那位溫州女孩在畫中找到了慰藉,創作者也在回憶中獲得了溫暖。這或許就是藝術最珍貴的價值:它讓我們明白,美好的事物永遠不會真正消逝,它們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著,在記憶里,在畫布上,在人與人之間無聲的默契中。
作者簡介:悟喜?,寧夏西海固人,80后,棲居大理蒼洱間。素心種字,不諳世故只諳耕;閑拾棗花調墨,漫裁山風作信。曾赴金山教孩童識字,亦行鄉野扶貧,接過九星暮光。十三載公益路,而今筆墨寫天真,耕煙種霞。詩作散見《鄉村精短文學》、《作家地帶》等。
投稿須知:
平臺用稿無稿費, 投稿本平臺必須為首發原創作品,凡在其它媒體或網絡平臺上刊發過的作品請勿投稿。
1.投稿需先關注《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
2.投稿微信號:13877397223
投稿郵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臺刊發且收到贊賞費7天后,贊賞費的80%發放給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臺運營管理。(字數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請“原創”標識的作品才可以獲得讀者贊賞費)
4.本平臺刊發的作品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且侵權與否均與本平臺無關,如作品涉及侵權請聯系本平臺刪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聲明,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均由投稿者承擔,本平臺不負其任何連帶責任。
本文由《鄉村精短文學》原創,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識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