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里發現結節是常見現象,這往往提示氣血運行通道不夠通暢,體內水液代謝失衡。
當多余水濕積聚成痰,痰濁膠著在肺部脈絡中,就容易形成阻滯物。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化解痰濕、恢復氣血正常流通。
今天,宏韻中醫邀請到肺病專家黎同明主任,給大家分享用兩味藥:茯苓和陳皮,助力消散結節。
茯苓擅長利水除濕,能幫助身體運化水濕;陳皮功在理氣燥濕,有助于化解痰濁阻滯。兩藥相配,對痰濕阻滯型的肺結節尤為適用。
分享一種日常調理推薦簡便的泡腳法:取茯苓15克、陳皮10克,加三碗水煮30分鐘。藥汁倒入溫水中,水深浸沒腳踝上方三指。
每晚固定時間泡20分鐘,持續兩周可初步感受身體變化。足底穴位受溫熱藥力刺激,能帶動全身氣血循環更順暢。
門診案例分享
實際效果如何?看看這則案例就知道:
55歲崔先生,體檢發現雙肺多發結節,其中最大的直徑約9毫米。他日常總感覺胸口憋悶,呼吸不暢,早晨起床總要咳幾口白色粘痰,平時沒精神,吃飯也沒胃口。
診察可見:舌胖苔白膩有齒痕,脈象繃急帶滑感。此為典型痰濕困肺、脈絡阻滯之象。
開方:茯苓、陳皮為主力,法半夏、炒白術健運脾胃,佐枳殼、桔梗開通肺氣,配丹參通利血脈,生甘草調和諸藥。同時配合上述茯苓陳皮泡腳方日常泡腳輔助。
調理3個月后復診,崔先生反饋氣促胸悶基本消失,咳痰減少。復查顯示原9毫米結節縮小至5毫米。這說明體內痰濕環境改善后,肺部脈絡疏通能力逐步恢復。
真正解決結節問題的根本,在于調整產生結節的體質基礎。如果只關注消除現有結節而不改善內在環境,就像春天除雜草卻不松土,很快又會長出新苗。
中醫運用茯苓陳皮等方法,實質是從水液代謝和氣血循環兩個核心環節著手,一邊消散可見的結節,一邊修復身體的運行機制,這才是標本兼治的思路。
最后提醒: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一人一方,依據體質情況隨癥加減,建議專業中醫辨證后再開方服用,切勿私自用方。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大家,覺得有用請點亮在看,分享給家人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