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醫學的微觀世界里,一場關于“精準”與“光明”的探索已悄然走過十八載。
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中心“小而強”眼黃斑病臨床創新團隊以科研為刃、以仁心為甲,用眼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在毫米級的視網膜空間里書寫生命奇跡,讓“亞洲人視力殺手”的威脅在科技與溫度的交織中節節敗退。
針尖上的光明救援:
一例手術背后的精準與溫情
“眼前的黑影像團烏云,差點以為這輩子都看不清了。”61歲的張師傅(化名)怎么也沒想到,一場與光明的“生死時速”正悄然拉開帷幕。
因左眼突現 “黑影” 且逐漸擴大,視力驟降至0.1的他,慕名找到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中心常務副主任陳亦棋主任醫師。經檢查,病因是被稱為“亞洲人視力殺手”的“特發性息肉樣脈絡膜血管病變(PCV)”。這種黃斑病變若不及時治療,將導致永久失明,而傳統治療效果有限。
關鍵時刻,陳亦棋主任決定采用眼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實施視網膜下注射。手術中,機器人系統將醫生手部動作震顫縮小至1/10,震顫過濾精度達10微米,直徑僅100微米的注射針以≤5微米的誤差穿透 200微米厚的黃斑區視網膜,將20微克rt-PA溶血藥精準送達病灶,整個過程僅耗時1分鐘,術中即見積血溶解。術后1周,張師傅視力恢復至0.4;1個月后,視力奇跡般回歸1.0。
這場手術不僅是眼科手術機器人主從防抖穩定操作、3微米超高穿刺精度等技術優勢的完美展現,更彰顯了團隊以科技精度守護生命光明的仁心。當直徑不足發絲1/5的注射針在機器人輔助下完成“微米級舞蹈”,冰冷的技術參數便化作了重見光明的溫熱希望。
十八載科研長征:
從樣機研制到臨床突破的中國速度
所有光芒的背后,都是時光的沉淀。
2007 年,沈麗君帶領團隊以“讓手術更精準”為初心,踏上眼科手術機器人研發的漫漫長路。2013 年,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輔助機器人系統樣機誕生,隨后團隊在動物實驗中完成玻璃體切割、視網膜異物取出、視網膜激光、視網膜血管搭橋術、視網膜組織和視網膜血管穿刺注射等基礎研究,為臨床轉化筑牢根基。
2021年,應海外歸國機器人團隊的邀約,團隊合作開啟新篇章,深度參與眼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與臨床轉化。憑借七大技術優勢——3微米超高穿刺精度、4個自由度高靈活精準操作、10毫秒高速實時安全控制、主從防抖穩定操作、鞏膜刺入不動點微創控制、柔性力控安全交互、易用操作人機工程學設計——突破傳統手術瓶頸。
2023年,科研成果迎來爆發式突破:4月獲第三方安全性和有效性動物實驗報告;5月,國內首個眼科手術機器人臨床啟動會暨全國首家臨床基地在錢塘智慧城落成;7月7日,陳亦棋成功完成亞洲首例眼科機器人手術,標志著該技術正式從實驗室走向臨床。
截至目前,團隊已完成兩期臨床試驗,累計實施30余例機器人輔助視網膜下注射手術,以科技硬實力重新定義眼科手術的精準邊界。
從區域標桿到全國引領:
科技普惠背后的責任與擔當
科研的價值,在于照亮更多人的生命。
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中心不僅是技術創新的 “孵化器”,更是行業發展的 “領航者”。沈麗君、陳亦棋團隊牽頭國內六大醫院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推動眼科機器人技術從“浙江經驗”走向“全國實踐”。
2024年底,“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以《精準數字導航手術,毫厘間贏光明》為題專題報道團隊事跡,相關內容在健康時報、新浪微博、今日頭條、愛奇藝健康、騰訊視頻、B站等十余家平臺傳播;2025年3月,CCTV2專題視頻《機器人給眼球做手術,好比在針尖上跳芭蕾》播放量突破百萬,讓這支“光明守護者”團隊的創新實踐深入人心。
向光而行:
在毫米之間看見千萬級的光明希望
十八載征程,這支“小而強”臨床創新團隊以“3微米精度”叩開精準醫療之門,以“仁心仁術”讓技術落地生花。如今,眼科手術機器人憑借七大技術優勢,成為對抗黃斑病變的“利器”——其主從防抖穩定操作確保手術零震顫,鞏膜刺入不動點微創控制實現切口毫米級精準,柔性力控安全交互為患者提供雙重安全保障。
從實驗室到臨床,從首臺樣機到亞洲首例手術,這支團隊用十八年光陰證明:當溶血藥的精準遞送遇上機器人的“穩準狠”,當醫生的臨床經驗融合人工智能的精密計算,失明風險終將化作重見光明的微笑。他們以“毫厘之間見真章”的科研精神,在眼科醫學的版圖上,書寫著“科技向善,光明永恒”的中國答案。
眼科中心
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中心是浙江省眼科醫學臨床重點專科、省眼病精準醫療重點實驗室、省眼病研究所、首批省級“小而強”眼黃斑病臨床創新團隊;也是省眼健康指導中心和防盲指導中心掛靠單位,省醫學會防盲學分會和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專委會主委單位,及省醫學重點學科“眼底外科學”帶頭人單位,“玻切大師在身邊”項目全國玻切培訓基地、間接檢眼鏡培訓中國區示范基地。眼科中心設備先進,技術實力雄厚,涵蓋眼底病、白內障、兒童眼病、角膜病、屈光、視光、青光眼、淚器病、斜弱視、眼外傷、眼腫瘤、眼眶病等各臨床眼科亞專業。微創玻璃體視網膜顯微手術、黃斑疾病精準診療及評估、兒童眼病防治一體化居國際領先水平,微切口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術(尤其是多功能IOL精準植入)位國內前列。自主研發中國首臺微創視網膜手術輔助機器人系統,成功開展亞洲首例手術機器人輔助的黃斑區視網膜下穿刺t-PA注射臨床治療。
沈麗君
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中心主任,主任醫師
擅長:玻璃體視網膜疾病(尤其是黃斑疾病)、白內障、近視相關性眼病等眼科疑難疾病的綜合評估及精準診治,精通微創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和個性化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功能性人工晶體植入術、ICL矯正術等,以精準診療和高成功率著稱。
門診時間
朝暉院區
名醫門診:周四上午
陳亦棋
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中心常務副主任,主任醫師
擅長:晶狀體脫位及無晶狀體眼手術、白內障手術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脫離、高度近視相關眼病、黃斑病變、眼外傷以及先天性白內障、兒童視網膜脫離、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視網膜母細胞瘤等兒童眼病的診治。
門診時間
朝暉院區
精英門診:周一全天
越城院區
精英門診: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部分圖片來自攝圖網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