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隨著清脆提示音,電梯穩(wěn)穩(wěn)停靠在6樓。近日,在衡水桃城區(qū)富億坊小區(qū)3號樓,80多歲的劉奶奶在兒子攙扶下走出電梯,臉上洋溢著笑容:“現(xiàn)在每天都能下樓遛彎,再也不用怕爬樓了!”這部嶄新的電梯,不僅解決了居民的“垂直交通”難題,更成為串聯(lián)鄰里幸福的“暖心通道”。
步入小區(qū),3號樓南側(cè)兩部玻璃幕墻電梯格外引人注目,深灰色的金屬框架,通透的玻璃幕墻。居民李女士說:“運行時一點噪聲都沒有,而且還穩(wěn)當!”電梯內(nèi),醒目的安全標識、24小時維保電話和特種設(shè)備登記證一應(yīng)俱全,處處彰顯安全細節(jié)。
富億坊小區(qū)3號樓作為小高層,1至2層為底商,3至7層住戶長期受“爬樓難”困擾。“以前母親想來小住,爬幾層樓就氣喘吁吁,住不了兩天就急著回家。”劉書林回憶,“垂直交通”的阻隔讓團聚成了難題。如今,隨著電梯投入使用,住在這里的“懸空老人”終于告別“望樓興嘆”的日子。
回憶電梯加裝歷程,2023年9月,在劉書林的牽頭下,居民們組建了微信群。歷時兩個月,經(jīng)過居民間幾十次的線上線下討論,“樓層階梯式分攤”方案以超90%支持率通過:一樓住戶出資近2萬元,樓層每升高一層多承擔七八千元,高樓層住戶主動多擔責。施工期間,工程進度每日在群內(nèi)播報,費用明細全程公示。電梯投用后,鄰里自覺維護衛(wèi)生,防護鐵門既能阻隔雨雪又能防止結(jié)冰,每層還設(shè)置應(yīng)急步行梯通道,細節(jié)之處盡顯適老化關(guān)懷。
據(jù)了解,富億坊小區(qū)3號樓單部電梯花費30多萬元,后期維護費用每戶年均400元。如今,兩部電梯已在3號樓兩個單元投用,惠及17戶家庭。“現(xiàn)在鄰里串門更勤了!”居民們感慨,電梯不僅解決了出行難題,更拉近了鄰里間心與心的距離。
從“懸空老人”的出行困境到“一鍵直達”的便捷生活,這一方小小的轎廂,正載著17戶家庭駛向更便利、更溫暖的幸福新生活。
來源:衡水新聞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