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選秀大會眼看就要揭幕,不夸張地說,這幾天整個聯盟的氣氛都像鍋里水燒開前那一刻,球迷、記者、經理人全都繃著一根弦,楊瀚森的名字這輪在中國球迷圈刷屏不是沒有道理,飛抵紐約、家人到場、訓練營表現進步,所有劇本都踩在“新秀逆襲的節奏點上,問題是,首輪末能否聽到自己的名字,還是被“二輪天才標簽套牢,真到了那一刻誰也不敢打包票,畢竟每年選秀夜都不缺冷門、驚喜和遺憾,楊瀚森這一路走來打破質疑的橋段不少,這次就看命運是不是愿意再給他一次鏡頭特寫。
說到交易市場,今年選秀前夕的騷操作真的沒讓人失望,凱爾特人這波陣容大換血簡直像是“清倉甩賣+豪門自救的合體操作,先是把霍勒迪送去開拓者砍下西蒙斯,轉頭又拉著老鷹、籃網三方大洗牌,把波爾津吉斯和一個次輪塞進老鷹,換來籃網的尼昂和次輪簽,老鷹再把曼恩和22號簽送到籃網,這一串操作下來,賬面上凱爾特人省了1.8億美金的奢侈稅,連帶上霍勒迪的交易,一下子把球隊的薪資壓力拉回到了能喘氣的區間,這背后邏輯其實很清晰,波爾津吉斯季后賽表現掉線,數據擺在那兒,7.7分4.6板0.7助攻,跟他剛加盟時的想象差了不止一檔,季后賽不是試驗田,豪門更沒時間等一位“玻璃屬性+狀態起伏的前場核心慢慢找感覺,管理層這次干脆利落,擺明了要為核心陣容清障、為未來騰空間。
你說這波操作能不能讓凱爾特人徹底翻身,其實還得看后續補強和陣容化學反應,雖然省了錢,但純賬面來看,換來尼昂和未來的次輪,短期內很難補上波爾津吉斯那點護框和空間能力,西蒙斯能不能真正融入球隊體系也還是未知數,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凱爾特人這次是真的在“自斷臂膀,攤牌重啟,打破舒適區的陣痛期可能剛剛開始,豪門陣容再洗牌,誰能保證不會有更大的驚喜或者“翻車呢,你說巧不巧,這種陣痛感,恰恰是豪門自救最真實的寫照。
與此同時,奇才隊也沒閑著,在交易市場上跟鵜鶘隊拉了一波3換3,CJ-麥科勒姆、奧利尼克加一個未來二輪簽換來普爾、薩迪克-貝和今年第40順位,表面看起來像是“互通有無,實際上奇才這邊操作算得上是“血賺,甩掉普爾那2年6500萬的合同包袱,反手接手麥科勒姆只剩1年3070萬的合同,等到2026年休賽期,奇才直接騰出近1億美金的薪資空間,這對一支剛剛開始重建還沒什么吸引力的隊伍來說,簡直就是提前預熱自由市場大禮包,麥科勒姆本賽季還能場均21.1分、3.8籃板、4.1助攻,要是能降薪續簽,也算穩住更衣室和戰術底線,ESPN給B+的評價其實不算夸張,這次奇才是真的“擺爛有道,未來可期。
當然,聯盟里沒有永遠的贏家,鵜鶘這邊雖然收獲了普爾和貝,但這倆人實打實的天賦和即戰力在西部競爭格局里,能不能撬動什么質變,還是得打個問號,尤其普爾的合同壓力和場上起伏,前車之鑒擺在勇士那幾年,鵜鶘管理層也別指望突然孵出下一個“泡椒或者“哈登,重建之路從來都不容易,尤其是遇到大合同和天花板有限的球員時,操作空間一旦被鎖死,溢價和風險比誰都清楚。
說回選秀,楊瀚森首輪能不能被選中,實話講,這事最后還是看球隊需求和臨場判斷,模擬榜單只能當個參考,選秀夜一到,誰都可能被“欽點或者“冷落,楊瀚森去年打出來的硬仗、試訓期間的提升都是真金白銀,問題是NBA球隊看重的不止是當下的模板,還有未來的成長空間和適應能力,首輪末確實有可能,二輪初段也說得過去,關鍵是看哪支球隊愿意為他的短板買單,愿意花時間去雕琢他這塊“半成品原石,你要說有中國球員加成或者商業推廣優勢,這年頭也沒那么管用了,選秀主旋律還是看貨真價實的硬實力,楊瀚森要真被搶進首輪,那就是這屆選秀夜的最大彩蛋,否則落到二輪,也無需太過失落,畢竟NBA的故事永遠是場上說了算。
有意思的是,凱爾特人和奇才這兩波操作其實有點像“冰火兩重天,前者是豪門自救、背水一戰,后者是徹底擺爛、徹底重啟,大家都在為未來做打算,只是方向和路徑不同,球迷圈子里早就開始對噴,有人說凱爾特人“擺明了要拆隊,也有人覺得奇才“終于想明白了要重建,這些爭議就是NBA的煙火氣,交易、選秀、重組,哪一步沒踩對都可能被歷史嘲笑,但誰又能保證下一步不是逆襲的開始呢。
最后,楊瀚森首輪概率五五開,凱爾特人后續大概率還會有動作,畢竟豪門從來不甘心只省錢不爭冠,奇才擺爛還沒到底,指不定下賽季還會繼續送走老將撈籌碼,這才是NBA有趣的地方,風云變幻,誰能笑到最后,只有時間知道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