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牧王在5月27日收到上交所《問詢函》,但此前未有相關風險提示。監管層主要關注兩大問題:一是公司資金使用情況,包括大規模金融資產及股權投資的合理性、公允價值計量依據、減值計提是否充分,以及在高額投資背景下仍存在大額有息負債的原因;二是主營業務合規性,涉及供應商及客戶關聯關系、收入確認與成本結轉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等。
6月25日晚間,國內男裝上市公司九牧王(601566.SH)發布公告,回應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其2024年年報信息披露的《問詢函》。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根據最新公告內容,九牧王在5月27日收到上交所《問詢函》,但此前未有相關風險提示。監管層主要關注兩大問題:一是公司資金使用情況,包括大規模金融資產及股權投資的合理性、公允價值計量依據、減值計提是否充分,以及在高額投資背景下仍存在大額有息負債的原因;二是主營業務合規性,涉及供應商及客戶關聯關系、收入確認與成本結轉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等。
此次監管問詢聚焦九牧王的投資虧損及財務合規性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容誠會計師事務所對相關事項出具了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但細究公司披露信息可發現,其投資決策邏輯、公允價值計量方法以及減值計提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待解疑問。
主業不振仍跨界投資,公允價值計量資產三年累計損失3.4億元
作為國內男裝行業代表企業之一,九牧王近年來正面臨主營業績增長乏力的挑戰。財務數據顯示,自2019年起公司扣非凈利潤持續低迷,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更是連續錄得同比下滑。
數據來源:同花順
面對市場挑戰和經營難題,企業本應聚焦主業轉型升級,通過產品創新和渠道優化來突破發展瓶頸。
然而九牧王的研發投入卻呈現逆向操作態勢。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及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速均為負值,2023-2024年間研發費用率更是連續兩年下行。這種在行業轉型期削減研發投入的做法,與其宣稱的"打造精英生活的時尚產業集團"戰略定位相背離。
數據來源:同花順
公司并未在研發上下功夫,而是選擇將大量資源投向跨界投資領域。
九牧王的金融資產及股權投資規模龐大,包括一級股權投資、股票、債券、私募基金、信托產品、可轉債等。2022年至2024年公司前述投資期末賬面價值分別為24.79億元、22.8億元、22.7億元,占公司總資產的比重高達44%、39%、40%。
這些投資不僅未能帶來預期收益,反而造成較大虧損,這一戰略選擇與行業困境下的常規應對之策相悖。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九牧王說明在主營業務之外,開展大額金融及股權投資的原因及合理性。
對于如此高比例的跨界投資,九牧王在回復交易所問詢時解釋稱,這是應對服裝行業轉型的主動戰略選擇。公司表示,通過實施“實業+投資”的戰略,既可助推主業發展,又能探索第二增長曲線。
然而細究其投資組合可見明顯的"主業偏離"現象。在已完全退出的10個項目中,無一與服裝主業直接相關;未完全退出的18個項目中,僅2.6億元投資的景林九盛基金部分項目涉及韓都衣舍(但已退出)和快時尚項目,其余分布在教育、傳媒、TMT、新能源、醫療等完全跨界領域。所謂的“助推主業發展”從何談起?
以跨界投資作為服裝上市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更是脫離了主業,結果也“事與愿違”。財務數據顯示,九牧王的投資業務已對其整體盈利能力造成顯著拖累。2022-2024年間,公司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及股權投資持續錄得虧損,年度凈損失分別為1.69億元、1.16億元和0.59億元,三年累計凈虧損高達3.44億元。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虧損規模已超過同期公司累計實現的歸母凈利潤(2.74億元)。這種"投資反噬利潤"的異常現象,以最直觀的財務數據印證其跨界投資戰略的失敗。
2024年,九牧王一級股權投資遭遇滑鐵盧,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高達1.15億元,其中單筆最大虧損來自對陽光保險的投資。回溯投資歷程,公司于2015年通過斥資3億元入股北京銳藤宜鴻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從而間接持有陽光保險股權。雖然陽光保險于2022年成功登陸港交所(06963.HK),但2024年其股價暴跌37.24%,直接導致九牧王該項投資產生1億元的巨額公允價值損失。
這一案例暴露出公司跨行業投資的風險,即便投資標的完成上市,二級市場波動仍可能拖累前期投資。
與此同時,在持有大額金融資產的情況下,九牧王仍維持較高有息負債規模,2022-2024年間公司累計支付利息費用5380萬元。這種"既投資又借款"的財務策略,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盈利壓力。
數據來源:同花順
此外,九牧王的投資版圖中還隱藏著錯綜復雜的關聯交易網絡。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林聰穎及其直系親屬、董事陳加貧家族成員參與多個投資項目,與上市公司形成密切的關聯投資關系。因缺乏透明的決策流程和公允的交易定價,使得外界難以判斷其中是否存在非市場化的資金支持行為。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上交所拷問九牧王會計合規性:投資估值與減值準備合理性存疑
自2014年至2024年末,公司一級股權投資累計投資額達18.6億元。已退出項目實現盈利4.9億元,但是未退出項目已確認虧損2.1億元,6個項目賬面價值低于期末成本;剩余12個項目因無活躍市場報價簡單采用成本法計量,未確認損益。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新刊財經整理
此次監管問詢直指其估值的合理性及計提減值的充分性。上交所明確要求公司說明:賬面價值確定的合理性;以及在公允價值變動持續虧損的情況下,仍不對股權投資計提減值的依據是否充分,是否存在減值風險被低估的情形。
公司對大量未上市項目采用投資成本作為公允價值基準,雖然會計師事務所認可其符合會計準則形式要求,但實質上這種處理方式難以真實反映投資風險。
更重要的是,截至2024年底,公司對相關金融資產及股權投資均未計提任何減值準備。公司對此的解釋是,這些投資已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然而,公司既未披露減值測試結果,也未提供長期股權投資未來現金流的合理預測及敏感性分析,投資賬面價值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無從得知,未能有效回應上交所關于減值準備充分性的核心質疑。
九牧王對無活躍市場報價的投資項目采用"成本即價值"的簡化估值方法,且未對相關資產計提任何減值準備,這一會計處理方式與會計準則要求的審慎性原則恐存在偏差。尤其是在公司有市場報價的投資項目已持續錄得虧損的情況下,這種簡化處理方法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可能導致未上市投資項目的風險被系統性低估,進而掩蓋了整體投資組合的真實質量狀況,最終導致對其資產的高估。
作者 | 毛墨竹
編輯 | 吳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