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際,一種名為隱翅蟲的小昆蟲活躍起來,近期不少人都因它 “中招”,隱翅蟲究竟是何方神圣?
隱翅蟲體內含有堪比硫酸的強酸毒液。這種毒液的腐蝕性極強,一旦接觸到人類皮膚,就會引發皮炎,所以它也被稱為 “會飛的硫酸”。
多地網友都有過被隱翅蟲傷害的經歷。廣東有網友反映,身上出現了線狀、片狀的紅斑,伴有灼痛和瘙癢;廣西某醫院接診數據顯示,近期因隱翅蟲導致皮膚問題的患者明顯增多;湖北和杭州也有不少網友曬出自己被隱翅蟲 “光顧” 后的照片,癥狀不一而足。
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拍打隱翅蟲。當拍打隱翅蟲時,它體內的毒液會大量釋放,從而使皮損面積迅速擴大。原本可能只是小范圍的不適,拍打后可能會變成一大片紅腫、疼痛的區域。
很多人在被隱翅蟲叮咬后,會使用酒精、碘伏、牙膏、生姜汁等涂抹傷口,這其實是錯誤的處理方式。這些物品不僅無法緩解癥狀,還可能刺激皮膚,加重炎癥。
那么,該如何預防隱翅蟲帶來的傷害呢?家庭防護方面,要注意物理隔離,比如安裝細密的紗窗、紗門,防止隱翅蟲進入室內。外出時,盡量穿長袖長褲,避免皮膚暴露在外。如果發現隱翅蟲落在身上,不要拍打,輕輕吹走或用物品將其撥落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隱翅蟲家族大部分成員其實是益蟲,堪稱農業小衛士。它們會捕食蚜蟲、葉蟬等害蟲,在農業生產和生態循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我們也不能 “一刀切” 地對它們趕盡殺絕。
隱翅蟲雖小,卻能給我們帶來不小的困擾。了解它們的特性,做好防護措施,我們就能在享受夏秋美好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被其傷害的風險,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