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停火不到48小時,伊朗防長納西爾扎德便飛抵青島,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這是伊朗軍方高層在停火后的首次外訪行程。
而中國這次作為東道主,邀請了包括俄羅斯、巴基斯坦、白俄羅斯等在內的10國防長悉數到會。
不過伊以雙方的硝煙剛滅,伊朗防長就急迫來華參會,他的此行也絕非赴約這么簡單,在與中方會談時,他直言向中方提出了一個請求,那就是希望中國能繼續(xù)主持公道,為維護中東停火局面發(fā)揮更大作用。
德黑蘭剛經歷12天的激戰(zhàn),此時為何急切求助中國呢?這場多邊會議又暗含哪些戰(zhàn)略信號?
雖說伊以雙方“互毆”了十幾天后停火了,但是表面上一片“和諧”,實則暗流洶涌。此前特朗普高調宣稱促成伊以停火,但現實是脆弱的停火協(xié)議已多次遭雙方互相指控“違約”。
伊朗在此輪沖突中損失慘重:革命衛(wèi)隊將領陣亡、核設施被毀,國內通脹率飆升至42%、貨幣貶值60%,經濟瀕臨崩盤。
而以色列這邊也損失不小,境內多地被轟炸,還有人員傷亡,彈藥和防空導彈庫存也消耗不少,雖短暫休整,但隨時可能再度開火。
此時的德黑蘭也清醒意識到,美國主導的停火只是權宜之計,無法解決根本性威脅。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防長訪華前緊急與中方通話,坦言“只有以色列停止攻擊,才能開啟真正談判”,并懇請中國“制止美以破壞和平”。
這種急迫感背后,是伊朗對自身安全漏洞的焦慮,因為其境內的防空系統(tǒng)在現代化空襲中暴露明顯短板,急需外部技術支持。
這次納西爾扎德的來華行程安排,也對外展露了德黑蘭的核心目標。
伊朗方面想要爭取更多的戰(zhàn)略保障,在與中方會談中,伊朗防長強調“感謝中國理解伊方正當立場”,并呼吁中方為緩和局勢承擔更重要作用。這實則是希望中國以聯(lián)合國安理會和上合組織核心國的身份,牽制美以進一步軍事冒險。
而除了這些,破解經濟困局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影響,伊朗近些年能源出口受阻、產業(yè)鏈斷裂。
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穩(wěn)定的石油進口和完整工業(yè)體系成為伊朗經濟“續(xù)命活水”。伊朗駐華大使甚至在防長抵華前便遞交國書,疾呼“捍衛(wèi)伊朗主權”,想要復制俄羅斯對華貿易穩(wěn)定經濟的路徑。
不過除了希望中方來說和,伊朗表達了謀求軍事合作的意愿,在沖突期間,伊朗防空系統(tǒng)難以應對高強度空襲,而中國近年推出的紅旗系列防空導彈、殲-10CE戰(zhàn)機等裝備在實戰(zhàn)中表現突出。盡管伊方未公開求購武器,但參觀中國052D驅逐艦等動作已釋放明確信號。
對于伊朗防長這次的請求,中方如何回應呢?我國一貫堅持“不選邊站隊,互利共贏”的外交原則,對伊朗的回應既展現支持,又清晰劃定底線。
董軍防長在會議中多次表態(tài),霸權行徑是“最大亂源禍源”,呼吁各方加強多邊協(xié)作維護“全球戰(zhàn)略穩(wěn)定”。這既批評單邊制裁,也暗含反對伊朗采取過激行動。
中方主張合作要講信譽,此前中伊軍工項目因伊方突然轉向而中斷,中方此次更傾向“探路式”接觸,要求伊朗放下短期投機的想法。
并且我國一直堅持“勸和促談”,推動該地區(qū)的無核化。巴西、俄羅斯近期已呼應該主張,要求以色列加入“不擴散條約”,直指中東安全的矛盾根源。
有人會問,中國憑什么成為“中東和平頂梁柱”呢?
在這次沖突中,王毅外長對伊朗的回應盡顯大國智慧,既直斥美越“核設施不可侵犯”的紅線,又提醒伊朗“保持克制”;既支持主權尊嚴,又劃清“不縱容過激行動”的邊界。
而對比美國,他們一邊高喊和平,一邊給以色列送導彈;中國的立場是,要和平?先停火、護平民、坐下來談、聯(lián)合國協(xié)調!四步走拳拳到肉。
而這次的防長會議,實則是中國搭建的“安全信任平臺”。不止伊朗!埃及、阿曼外長早前已致電中方,呼吁中國主持大局。沙特與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的余溫未散,中東各國猛然醒悟:美國拉偏架,中國真勸和!誰更有公信力,是顯而易見的。
這次的青島防長會備受外界關注,期間也創(chuàng)造了兩個“首次”,那就是去年白俄羅斯正式加入后的首次10國全員出席,以及伊以沖突后首次多邊防長協(xié)調會。其傳遞的三大信號值得關注。
結伴不結盟,不同于北約搞結盟那一套,上合組織聚焦“非傳統(tǒng)安全合作”,如反恐演習,不針對第三方。巴基斯坦防長阿西夫直言:“上合是保護地區(qū)發(fā)展的護盾,大家可和諧共處拼經濟”。
伊朗借上合平臺爭取成員國支持,實則為停火協(xié)議“加裝保險栓”。俄羅斯同步打出“核彈頭支援”心理牌,雖被以媒斥為虛張聲勢,卻成功牽制美以戰(zhàn)略精力。
而隨著中國方案地落地,中方以“擴大朋友圈”的模式推動務實合作,如青年軍官交流、軍事醫(yī)學研討會等。這種“軟性防務”的聯(lián)動,比軍事同盟更有凝聚力。
伊朗防長此行,說白了就是向動蕩中的中東投出一張“信任票”,當美國主導的安全體系失效,德黑蘭選擇將籌碼壓向中國倡導的多邊共治模式。
但對伊朗而言,真正的考驗在于能否把握機會窗口,如果繼續(xù)搖擺于短期戰(zhàn)術投機,或將錯失與中國深化合作的良機,但是一旦真正踐行可持續(xù)安全戰(zhàn)略,上合組織或成為其中東破局的關鍵杠桿。
至于我國呢?我們無意取代誰,只是在用行動證明:和平的錨點,從來不在霸權而在公道,在于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