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與劉氏得知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辦法,讓李氏侍寢。不久,李氏懷孕。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李氏生下皇子,真宗對外聲稱是劉氏所生,取名趙受益(即宋仁宗)。封劉氏為德妃,而李氏只封為崇陽縣君。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二月,劉娥被真宗立為皇后。仁宗即位,皇后劉氏被尊為皇太后。劉太后將崇陽縣君李氏遷往真宗的永定陵守陵。仁宗雖為李氏之子,卻歸于劉氏名下,并與楊淑妃一同視養。
明道元年(1032年),劉太后晉封李氏為宸妃。冊封當天,李氏逝世,年四十六歲。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病逝,仁宗才知自己是李宸妃所生。尊李宸妃為皇太后,謚號莊懿。慶歷年間,改李氏為章懿皇后。“貍貓換太子”典故中,李妃的原型。
五是楊皇后(984-1036年):益州郫縣(今成都市)人,禁軍天武副指揮使楊知儼的女兒。貌美如花,聰慧嘴甜。十二歲時,被選進趙恒(即真宗)的王府做妾。楊氏通敏有智思,與劉娥交好,情同姐妹,彼此信任無間。劉娥成為皇后,封楊氏為淑妃。真宗東封、西祀,楊氏均隨從。劉皇后“借腹生子”,楊氏代為哺育,細心照料。景祐三年(1036年)十一月,楊太后去世,年五十三歲,追謚為莊惠皇后,后改謚為章惠皇后。
8.宋仁宗趙禎的四位皇后
一是郭皇后(1012-1035年):應州金城縣(今山西應縣)人,平盧節度使郭崇孫女,宋仁宗趙禎的第一任皇后。天圣二年(1024年),與已故左驍騎上將軍張美的曾孫女張氏一起選秀入宮。尚未親政的仁宗看中了美麗的張氏,想娶為皇后。臨朝主政的太后劉娥卻傾向郭氏。同年十一月,冊立為皇后。郭皇后仗著劉太后的撐腰,性格妒忌,嚴密監視宋仁宗的行蹤,使他不得親近其他宮女妃嬪,導致仁宗十分憤怒。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劉太后駕崩。之后,仁宗不再理會郭皇后。不得圣寵,沒有子女。
當時,后宮之中,尚充儀、楊美人貌美可人,深得仁宗歡心。郭皇后多次到尚氏、楊氏居處,對她們破口大罵。一天,仁宗臨幸尚氏,尚氏向仁宗訴說郭皇后的不是。恰逢郭皇后趕來,二人爭執起來。郭皇后不勝憤怒,舉手扇向尚氏。仁宗見狀,急忙上前救尚氏。郭皇后收勢不住,剛好打在宋仁宗的頸部。宋仁宗龍顏大怒,要廢郭皇后。
明道二年(1033年),廢除皇后名號,入道修行。冊封凈妃,賜名“清悟”,出居瑤華宮。后來,宋仁宗頗為想念郭氏,遣使存問,賜以樂府詩。郭氏和詩答之,言辭很愴惋。仁宗密令召她回宮,郭氏說:“必須由百官立班上冊才行。”此時,仁宗已立曹氏為皇后,無法滿足她的要求。景祐二年(1035年)十一月,郭氏得了小病。仁宗派宦官閻文應帶御醫前去診治。八日,郭氏突然暴死,年二十四歲。次年,仁宗深悼郭氏,追復她為皇后。
二是曹皇后(1016-1079年):真定靈壽(今河北靈壽縣)人,樞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孫女,吳安僖王曹玘的女兒。明道二年(1033年),皇后郭氏被仁宗以無子為借口廢掉,幽居于長寧宮。十六歲的曹氏,被仁宗養母楊太后看中。
景祐元年九月(1034年),冊立為皇后,為仁宗第二任皇后,素有賢名。慶歷八年(1048年)正月,有閏正月。仁宗準備兩次陳設彩燈過燈節,因已辦過一次,第二次被曹皇后以要節儉為由勸止了。過了幾天,幾個衛士作亂,直到仁宗的寢室。仁宗打算出逃,曹皇后關閉殿門,急呼都知王守忠帶兵入宮平亂。這一夜,凡是派出去的太監、侍從,曹皇后親手剪掉他們的頭發說:“明天論功行賞,以頭發為證。”因此,人人出力,亂兵被消滅。
英宗繼位,尊為皇太后。不久,英宗患病臥床,執政大臣們請曹皇后垂簾,權同聽政。曹皇后選擇在內東門小殿垂簾聽政。次年五月,英宗病愈,曹皇后還政,共聽政十三個月。神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居慶壽宮。元豐二年(1079年)十月,曹氏崩逝,年六十二歲。神宗詔易太皇太后園陵為山陵。謚號慈圣光獻皇后,葬永昭陵。
三是張皇后(1024—1054年):河南永安(今河南鞏義市)人,追封清河郡王張堯封的次女。八歲入宮,由宮人賈氏撫養。仁宗在宮中宴飲,席間叫了仙韶院的樂伎歌舞助興。張氏出眾的姿容,優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了仁宗。張氏不僅外貌出眾,還聰明伶俐、靈巧可愛,能言善辯。尤其擅長揣摩仁宗心思,深受仁宗的寵愛,封為貴妃,禮儀逾于曹皇后。皇祐六年(1054年)正月,張氏去世,年三十一歲。仁宗傷心不已,追封皇后,謚號溫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