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特朗普的要求下,北約32個成員國全部同意將國防預算提升到GDP的5%。很明顯,特朗普這一招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但中國不是無計可施,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聲稱,中國手里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稀土。
32國表態
特朗普自當選以來,成為頭一個對大西洋聯盟唱衰的領導人,他一開始便毫不掩飾他對北約的冷漠態度。
在他眼里,北約早不是當年那個守護世界和平的鋼鐵長城了,反倒成了個吃美國喝美國的累贅,因為美國承擔的防務費用遠高于其他成員國。
他不僅要求北約成員國增加軍費開支至GDP的5%,還曾威脅如果盟國不掏錢,美國將不再“保駕護航”。而西班牙這些本就手頭緊的國家,現在被逼得直跳腳。
表面看,歐洲國家多掏些錢,好像腰桿子更硬了。可仔細琢磨,這錢大頭都流進美國軍火商口袋了。并且這一措施可能使得這些國家更加依賴美國的軍工產業,甚至會進一步加劇對美方軍事技術和武器系統的依賴。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動不動就拿北約“第五條”說事。“第五條”簡單來說,就是對任何北約成員國的攻擊都將被看作是對整個成員國的攻擊。
他經常在公開場合聲稱要更改這一條約,這無疑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如果美國真的重新定義“第五條”,那么北約的集體防衛體系將面臨根本性危機。對于長期依賴美國安全保護的歐洲國家來說,這一轉變可能意味著它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安全戰略,甚至可能走向更為獨立的防務合作模式。
不過,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通過迫使其他成員國增加軍費,特朗普不僅讓美國的軍事開支負擔得以減輕,更是通過擴大北約的軍事能力,提前為可能發生的沖突做準備。
前不久,北約秘書長呂特分析:“如果大陸攻臺,俄羅斯很可能介入。”而美國提高歐洲國家的軍費,就是要保證一旦中美發生直接對抗,那特朗普身后就有31個軍援國。
中國的稀土王牌
雖然特朗普的政策對中國確實有不可避免地影響,但這不代表我們沒有辦法。近日,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在談到這一問題時就明確表示:中國手上還有王牌,那就是稀土。
稀土資源作為現代軍事和高科技產業的關鍵原材料,已成為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全球稀土儲量中國占了大頭,生產加工更是被壟斷了。
美國這些年可算是嘗到卡脖子的滋味了,從導彈制導系統到iPhone手機,哪個不要稀土?
庫爾特還表示,若想徹底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將需要整整一代人的努力。當前,美國正在推動尋找替代供應鏈,但這一轉型過程很艱難。稀土開采容易,但要把礦石變成能用的材料,那技術門檻就很高了。
與此同時,歐洲國家面臨的困境更加復雜。德國車企沒了中國稀土,電動車生產線分分鐘停擺;法國軍工企業要是斷供,陣風戰斗機都飛不起來。
可要說讓歐洲跟著美國制裁中國,他們又舍不得中國這個大市場。歐盟現在左右為難,既想跟著美國搞“去中國化”,又怕把自己的產業鏈搞垮。
總的來說,雖然特朗普推高了北約軍費,但這畢竟需要十年時間,在這十年里變數太多,這一計劃能進行到哪一步還不好說。
而中國要加強對稀土資源的管控,握好這一王牌,這不僅能確保國內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利用,更能在國際上維護國家利益和保護產業鏈的完整性。
信息來源:
《美前副國務卿坎貝爾:美國需要至少一代人的時間才能減少對華依賴》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